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党第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妇女理论,已成为百多年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妇女运动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同样,在我国的革命历史进程中也是薪火传承,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对妇女和妇女解放运动关切倍至,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有明确的指示和决策,从而使中国的妇女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江泽民同志对新时期的妇女和妇女工作的论述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鲜明性和全面性的特征。他指出:“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妇女与男子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都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文章论述了这一比较研究的意义和可行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的相同之处和差异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前驱之一,在其毕生从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中,李达反思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要解决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先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成问题。李达在自己的理论工作中,较早地反思和解决了这个前提性问题。李达的卓越贡献,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及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丹增 《中国妇运》2004,(4):41-42
2003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妇女九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妇女的重要作用和妇女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通过扎实有力的工作促进妇女事业的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世纪向全党发出的党加强对妇女工作领导的号召,不仅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中国共产党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极大地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和妇女事业的发展总结实践经验和规律升华为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  相似文献   

5.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十分关注妇女命运、重视妇女工作。建国50多年来,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妇女的伟大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各级妇联组织如何引领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一要打牢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引导男女平等,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科学、最彻底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妇女理论纷纷扬扬,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妇…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1,(1):40-41,29
201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刊特开辟《党的妇女工作90年》专栏,介绍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指导下,党的妇女运动方针政策的历史沿革,展示在党的光辉领导下,中国特色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妇女组织在推动妇女解放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文蕈力求历史与现实、知识与理论的统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为中国妇女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使妇女解放面临许多新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矛盾,加之西方女性主义的传播和研究,激发了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争论;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向警予是我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开拓者和先行者,毕生致力于妇女的解放运动,她对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介绍和传播,一方面启蒙了中国广大的妇女,为中国的妇女解放找到了先进的理论,同时也为其探索中国妇女的解放道路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向警予的妇女解放理论是新的方法论与女性独立意识的完美结合。她是一首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完美篇章与个体命运极度悲歌的交响曲。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需要在这里沉思。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时期,中国社会对家庭妇女、家务劳动的社会定位与认识处于不断变动与调试之中,中国妇女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具体问题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了不一样的家务劳动理论与劳动妇女解放经验。茹志鹃创作于"大跃进"年代的《如愿》《春暖时节》,是典型的"家务事,儿女情"小说,但是却涉及家务劳动与妇女解放、底层妇女自我认同与主体建构等大问题。茹志鹃对"大跃进"时期广泛动员家庭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化劳动的时代话语,既积极呼应又有些微的疏离,留下了作家对时代话语、妇女命运细腻而复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欣 《传承》2013,(8):60-61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文明、最进步、最科学的妇女观。是观察和处理妇女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广大妇女争取自我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进步性体现在六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了妇女解放的重大作用,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要求妇女要在经济上独立,劳动妇女自身也要联合和组织起来,在革命中得到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关于中国妇女运动的阶级分析与评价,发现妇女运动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颇具张力的概念。劳动妇女运动和一般妇女运动是两个基本分析范畴。党对妇女运动的评价与态度随着革命形势而发展变化,充满辨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三八"纪念,"三八"纪念是推动妇女运动的重要杠杆:优化纪念形式,提高妇女运动的效率;维护妇女权益,巩固妇女运动的基础;服务时代主题,提升妇女运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革命和阶级解放的现实需要,并以妇女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革命区域的女性参政进行了制度建构,并予以积极实践。虽因革命的优先性、男权政治利益和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多重因素,致使参政制度的实施充满了路径依赖的特性,但却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男权政治格局,传播了性别平等的政治理念,并为建国以来性别政治平等的积极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建设要在妇女运动实践中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因而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五@四"时期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其基本概念、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背景.认为这一时期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女子解放",其基本含义是女子摆脱屈从男子的地位,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自由.其理论背景较为复杂,有"天赋人权"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进化论、人道主义理论,而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几个分析范畴的产生"妇人运动"与阶级、妇女与劳工、妇女与社会主义、妇女与民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思想,女性学揭示女性的本质、特征、存在状态及其发展规律。21世纪,中国女性学须创新;须坚持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现实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须吸收和借鉴国外女性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与妇女运动的关系是中国特色妇女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1927—1937年中共中央及部分省份关于妇女运动的有关文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理念是“整体化”,即将妇女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整体部分”,而不是附属于党的工作的独立部分;并通过不断自省的方法,检查党的妇女工作的失误,使党的妇女工作理念得以实施;党的妇女工作的具体方法是深切体察妇女的特殊需求,并努力在革命进程中体现妇女的特殊利益。党的妇女工作理念与方法对妇女运动的影响呈多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实现了妇女运动严格的组织化和制度化,这些措施保证了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方向和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女性群体的特殊利益,制约了妇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19世纪末世界妇女运动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中国妇女运动受报刊舆论对西方妇女运动报道的影响而深受其启蒙,成为世界妇女运动的一部分。晚清时期社会舆论已经形成规模,各种政治派别大多办有舆论机构,宣扬对妇女运动的立场和主张。通过整理这些报刊舆论,我们能够发现当时报刊刊登的各种妇女权利主张之间的区别。报刊等社会舆论对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启蒙作用主要是暗示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表现出多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误读、早熟、笼统等缺点。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陈云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做出了艰辛探索。陈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和大众化探索的同时,始终坚持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始终坚持回答时代课题、关照现实世界;始终坚持加强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从思想理论到革命实践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化的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法,是做出科学决策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过程中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明晰事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统一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