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内聚焦     
《党的建设》2011,(11):8-8
本月初,我省的玉米杂交新品种“吉祥一号”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农业部保护的玉米新品种,也成为我国第二大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汪金友 《实践》2007,(7):48-48
内蒙古九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自治区种业十强、内蒙古种业十佳诚信企业。九丰种业与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五国专家服务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该组织每年定期选派育种专家指导九丰种业玉米育种工作。目前九丰种业已有"九玉一号"、"九玉二号"、"九玉三号"、"九玉四号"、"九玉201号"等品种通过审定。科研技术实力雄厚,已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格局。在阿荣旗,九丰种业已累计落实玉米杂交种生产田12万亩,项目区农民获得纯收入4800万元,推广优良品种2400万公斤,农民可增产粮食72000万公斤,增加纯收入72000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市属农业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科技咨询等工作,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辽宁铁岭分中心,国家专用玉米原种扩繁基地,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国家大豆、玉米、水稻试验、示范、展示基地,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水稻良种繁育基地,辽宁省大豆育种重点实验室。现有职工123人,中共党员78名。市农科院党委始终把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工作重中之  相似文献   

4.
数字看宁夏     
《共产党人》2012,(24):10
800万亩宁夏2012年实施粮食优新品种推广计划,推广面积突破800万亩,其中水稻优新品种推广率达63.4%,玉米优新品种推广率灌区和山区分别达100%和78%,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推广率达53%,为实现粮食"九连增"发挥了积极作用。据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处介绍,2012年,宁夏按照"山川有别"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出优新品种推广规划。目前,全区共计建设粮油高产万亩示范片120个,推广覆膜保墒集水补灌旱作节水农业面积16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技术900万亩。全区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良种统供率分别达37%、82%、100%。738.3亿元据月度工业统计快报显  相似文献   

5.
“玉米团长”是赵久然的微信和微博昵称。“我是研究玉米的,‘团长’就是带领一个团队做好玉米科技创新工作。”他笑着说。培育出玉米新品种10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增产粮食200多亿公斤,从事玉米科研工作30多年,赵久然带领团队为实现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中国饭碗里装满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来,看镜头,笑一笑….."2月26日,农四师七十一团良种繁育站的女工们手捧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奖牌在镜头前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们用巾帼的别样风采谱写着一曲曲丰产增收的和谐乐章。七十一团良种繁育站肩负着团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及病虫害检测任务,这支清一色的女技术员服务队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7,(8)
<正>孙吴县地处小兴安岭北麓、黑河市中部。全县辖11个乡镇、94个村,境内有2个国有农牧场,7个国有林场,总人口10.5万人。耕地面积176万亩,是省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孙吴大面积种植大豆的历史可追溯到1990年,曾被确定为全省超早熟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特别是孙吴处于适宜大豆种植的"镰刀弯"地区,玉米退出  相似文献   

8.
雷应勇 《当代贵州》2012,(34):59-59
2003年,经过我和同事们共同努力,杂交玉米新品种“织金3号”终于研制成功。~200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后,“织金3号”种植面积已累计超过150万亩,每年要为群众增收一亿元以上。该品种每年还在以8-10万亩的速度扩种。“织金3号”的成功,使我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总算没有辜负组织和群众的期望,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农业科技这片广阔天地里,我愿意做一颗优良的种子,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9.
新闻秘书     
《当代贵州》2011,(14):8
贵州看点[新发布]"十一五"十大农业科技成就(事件)揭晓4月28日,我省"十一五"十大农业科技成就(事件)评选结果在贵阳揭晓,荣膺殊荣的十项成就是:烤烟漂浮育苗技术、安单玉米杂交良种、无性系引领茶产业、农村信息传播服务、小土豆变增收金蛋、太子参在国内领先、科技支撑抵御极端气候灾害、水稻新品种和栽培、牧草新品种的选育、高油高蛋白油菜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有责任把自己的智慧、精力倾注到自己所热爱的土地上。”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总农艺师徐万陶谈起自己深爱的农垦事业时这样说。徐万陶60年代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三十多年来,兴安盟的每一块农垦土地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在近十几年的玉米育种工作中,徐万陶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奇迹般地构筑了一个较高水平的玉米育种基因库,一批土生土长的早熟、优质、高产品种,在兴安大地上破土而出,为世人所关注。育种是一项复杂的科研活动,而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搞种子繁育的人都知道,玉米新品种选育是各种农…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10,(3):60-60,F0003
宁夏原种场始建于1953年,1978年移交自治区农牧厅管理,是自治区专业化农作物种子繁育生产单位;1994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原种场,1998年被定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2002年被农业部定位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4年被农业部定位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主要承担自治区农作物审定品种的提纯复壮、繁育生产以及农业新技术、新优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2.
钟玉堂 《实践》2006,(1):30-32
通辽市农科院是一个以培育玉米、蓖麻、高粱、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为主,集科研开发、推广经营、教学服务为一体的地区级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来,由于内部改革没有跟上,单位的生存和事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期间,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李登海,1949年生,中共党员,山东莱州人,他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致力于高产玉米的育种、攻关和推广,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屡次突破产量纪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中学毕业后,他回乡参加了刚成立的农科队,当时农民种植的玉米亩产只有二三百斤,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达到亩产两千多斤。"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也能够办到。"李登海下定决心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探索中国玉米高产的道路。1974年,他被推荐到莱阳农校学习,毕业后全身心投入玉米良种培育之中。  相似文献   

14.
“别看这缸不大,一口缸里就有几千尾鱼苗,这是上个月村里观赏鱼协会引进的新品种,养3个月后,一对就能卖3元钱。”自贡市大安区团结镇土柱村观赏鱼养殖户李正华悠闲地拾掇着缸里的水草,乐呵呵地说,“‘中国西部观赏鱼繁育基地’在我们村落户以后,省委书记刘奇葆特地来视察过,还告诉我们发展观赏鱼既卫生又环保,市场会越来越大。去年,我家纯收入10多万元,今年我又增加了30口缸,收入会再翻一番。”  相似文献   

15.
正黄德强是九师团结农场一连的一名普通职工,1991年参加工作,多年来,他坚持学科技、用科技,带头推广应用新技术,成为团场职工致富带头人。近年来,黄德强承包土地近90亩,种植甜菜、番茄、制种玉米等,他大胆尝试新品种,大胆运用新技术,产量年年提高。2011年他承包了70亩甜菜地,当团场推广甜菜种植新技术"双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黄淮流域和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条锈病菌平均5.5年就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可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常规方法要8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菌变异的速度。“小麦也是三种野生植物杂交后,经过9000多年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能不能让小麦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种再次杂交呢?”望着颗粒无收的麦田,年轻的李振声把目光聚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  相似文献   

17.
80年的漫漫人生路,让原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中心甜菜所所长、研究员邹如清的脸上有了不少皱纹,头发也不知何时变得花白.甚至,她的目光也不再像从前那么有神,那么有光彩.然而,翻看相册,看看昔日自己精心培育的一个又一个甜菜新品种,澎湃的激情又在她的心中涌动. “我国第一个杂交品种——甜菜4号、新疆第一个早熟性品种——新甜5号、新疆第一个二倍体杂交品种——新甜9号,这三个‘第一’填补了三个空白,摘取了三项桂冠.它们让我这一生无憾无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邹如清给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选择,她们选择了农学专业,注定在黑土地上奉献青春乃至生命,而她们却无怨无悔。位于巩乃斯河畔的农四师七十一团良种繁育站,肩负着团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气象服务、病虫害检测、种子加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牵头完成的"宁夏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开发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被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评为2012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5月,宁夏实施利用全球环境基金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计划总投资80万美元。项目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适应气候变化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研究、推广,以及对适应气候变化新理念的宣传培训,提高农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3,(3):23-25
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和繁育基地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的东北虎林园是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和繁育基地、国家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拥有各种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800余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