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欧洲大陆的匈牙利,国家虽小,但是外贸活动相当广泛,它与140个国家保持经济关系,八十年代初与97个国家签订贸易合同,它的贸易伙伴国绝大部分在欧洲。它的产品远销五大洲,五、六十个国家。它的外贸总额占国民收入的50%,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极重要的地位。据匈牙利中央统计局1983年公布的资料,1982年匈牙利外贸进口总额达3248亿福林,出口总额达3245亿福林,其中与社会主义国家外贸进口额达1730亿福林,占进口总额53.3%,出口额达1853亿福林,占出口总额57.1%;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贸进口额达  相似文献   

2.
苏联《经济报》1984年第23期刊载苏联工商联合会主席团主席波得符拉诺夫与《经济报》记者的谈话介绍苏联工商联合会的活动。苏联工商联合会由4500多家工业企业、研究单位、设计院、外贸组织与国内贸易组织联合组成。它在促进苏联外贸发展方面起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多年民主德国的科技潜力有了很大增长。1982年用于科研设计工作的经费占国民收入的4.1%,这个数值与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用于科学和技术的经费水平相当。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数从1970年的  相似文献   

4.
(一)成就在70年代,曾被称为创造“红色奇迹”的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如今的情况如何?根据最新得到的统计资料:1987年,民主德国国民收入增长4%,工业生产总产量增长3.75%,农业每公顷生产46公担谷物,取得了丰收。80年代以来,民主德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采取集约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从1980年到87年,劳动生产率提高60%,每年递增4.4%,原材料节约率也以每年4.1%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每个联合企业对科技发展的拨款均有所增加,生产自动化的程度提高较快,现在全国已有一万多个工业生产项目使用电子计算机操作。集约化方针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数字上,而且体现在政府经济部门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1999年5月3日,韩国国会通过《政府组织法修正案》,从而使政府机构由原来的17个部、2个处、4个委员会和16个厅改为17个部、4个处。4个委员会和16个厅的规模。这次机构改革可以概括为“人事权归总统,预算权和弘报权归国务总理”,即新设的中央人事委员会直属总统,而新设的企书u预算处和国政弘报处则直属总理。随着直属总统的中央人事委员会的设立,总统将进一步掌握政府官僚组织。中央人事委员会负责制定高级公务员问~3级)的任用、提升标准并提呈总统任命,政府各部门在任命或提升3级以上公务员时也要提交该委员会审查。直属总理的企划…  相似文献   

6.
民主德国联合企业的最主要的进展在于:它“成功地把生产同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这两者的联结建筑在经济基础上。这样,联合企业就日益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不断加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经济上的应用”。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通过严格的商品货币关系切实地形成科技和生产结合的经济基础。这个问题的解决决不是行政命令的结果,而是十多年细致而认真的工作成果。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早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民主德国已经开始进行扎实的经济体制改革了。如果有人以为,民主德国目前并不提出要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说法,因而这个国家没有什么改革,那么这是极其肤浅的看法。有没有必要强调根本性改革的迫切性,这取决于这个或那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经济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联合公司的建立——专业化企业管理1963年民主德国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基本上是按照苏联利别尔曼所提出的方案进行的。如果说其有什么新奇之点的话,则在于通过根据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建立国家联合公司,建立新型的企业管理体制。国家联合公司是1958年在废除依靠部、委的企业管理体制的同时所建立的。在1963年开始实施的称之为新经济制度的经济改革中,国家联合公司从单纯的行政机构变成为采取独立核算制的经济机构,同时,在国家经济委员会的领导之下,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的起点罗马尼亚经济改革的起点是齐奥塞斯库疯狂的工业化所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它包括畸型的工业结构、巨大的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贫困的生活。齐奥塞斯库自1965年执政以来,一直坚持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不顾实际的需要和可能,盲目追求高速度的工业化,优先发展冶金、钢铁、化工和石化等规模大、耗能高、依赖进口原料的重型工业,建立了一批盈利低、亏损大、用汇多的巨型企业,造成了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民主德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少数几个坚持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之一,98%以上的经济活动包含在国家计划内。而且也是搞中央集权体制而取得比较明显效益的唯一国家。在当前苏东大多数国家陷入经济困境的情况下,民德的经济形势甚至可以说一枝独秀了。  相似文献   

10.
持续、稳定地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有条不紊地向全面集约化过渡,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说是近十多年来民主德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进入七十年代,东西方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降,然而民主德国经济却始终保持旺盛的势头,1976~1980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1%,八十年代上半期为4.5%,这一增长速度不仅明显高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而且高  相似文献   

11.
苏联第一次经济体制改革是在赫鲁晓夫执政年代。根据苏共中央全会的决议,1957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法令,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彻底改组。这次改组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的划分上,很少涉及到国家和企业的关系问题,基本上是用一种行政管理方法(地区管理)代替另一种行政管理方法(部门管理),并没有触动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本身。改组后不久,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严重起来,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把下放的权力重新再集中到中央。接着人们开始探索经济改革的新途径,苏共22大成为苏联第一次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一、两种制度竞赛结果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之间的铁幕落下,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西方占领区于1949年5月23日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则于1949年10月7日宣布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两个德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民主德国坚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并取得了在这种体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民主德国98%以上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计划之内,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最高。 民德把国民经济计划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在不断完善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环节的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一般认为,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只适用于经济粗放发展的阶段,而民主德国却  相似文献   

13.
教育民主德国实行免费教育。从1959年开始对所有儿童进行十年普及义务中等教育。民主德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45/50~1962/63学年——建立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学校(1958年进行综合技术训练,1959年把中学改造为十年制普通综合技术学  相似文献   

14.
苏联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在重新调整外贸政策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其主要方针是真正扩大产品的直接生产者——联合公司和企业,各部和主管部门在外贸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并加强责任性,为它们进入国际市场敞开大门。从1986年8月19日批准《关于完善外贸经济联系管理措施》的决议起,到1988年底苏联已有55个部和主管部门,所有加盟共和  相似文献   

15.
民主德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住宅建设,把它看作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党的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主德国就有130万套住宅化为灰尽,另有80多万套住宅受到重创,数百万人因之无家可归。然而,在二次大战后,新建立的民主德国百业待举,首先只能先解决吃饭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重视发展农业,后来又发展工业。民主德国建国后,住宅建设才得到飞速发展。1951~1970年期间,民主德国先后共建造了110万套住宅。直到七十年代初,党和国家开始特别重视住宅建设问题。1973年,党和政府提出要在1990年前基本解决住宅问题,即让每家得到单独一套住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还在1971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就确定了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统一的政策,而住宅建设是个核心问题。在以后党的第九次和第十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有发展中国家150多个,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0%,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这里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发展潜力。也是当今世界日益壮大的一支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近年来,苏联重视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1960年的贸易额只有8亿卢布,1984年已猛增到184.6亿卢布。相隔24年,增加了23倍。1975年苏联向发展中国家的输出额是33亿卢布,到1984年已扩大到109亿卢布,上升了两倍多。1984年的顺差额已经达到33.9亿卢布。虽然苏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一般只占苏联外贸总额的15%左右,大大低于苏同经互会以及西方国家的比率。但是这对于扩大苏联的政治影响,平衡外贸收支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一)  相似文献   

17.
法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居第四位的经济大国,其外贸发展水平也同样居第四位。战后法国外贸的发展与法国经济的变化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也同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休戚相关,法国外贸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阶段相一致,外贸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一) 1946-1950年,这是战后经济调整恢复时期,这时的外贸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二) 1950-1957年,法国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外贸开始拓展并初具规模。(三) 1958-1973年,在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法国经济步入了所谓“黄金时代”,与法国经济实力的加强相适  相似文献   

18.
保加利亚自1982年实行第三个改革文件《经济机制章程》以来,突破了传统的苏联模式,在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扩大企业计划自主权方面迈进了一步。1984年保又进行了补充修改,实行工业企业自负盈亏和承包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保新机制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区别。1986年4月保共召开了十三大,提出了关于在社会管理领域内进行整体改革的问题,要求在社会管理方面发生质变。保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格里沙·费利波夫最近发表文章指出,“陈旧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19.
根据苏共中央一九八三年七月全会决议和其后通过的《关于扩大工业生产联合公司(企业)计划和经营活动权力以及加强它们对工作成果责任的补充措施》决定,苏联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五个工业部进行工业企业扩权试验。与此同时,经济学家们继续讨论与扩权有兼的种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扩大工业企业自主权的实践在经互会东欧成员国中起步较早,所以苏联很重视研究它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前不久苏联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组织了  相似文献   

20.
(五)科研经费的来源和管理民主德国的科研经费来自国家预算、联合企业和企业的科技发展基金和银行贷款。基础研究(主要由科学院和高校担任)的经费以及跨部门的纲要和研制项目的经费原来由国家预算负担,目前其中的一部分由联合企业承担。其余的科研经费均由联合企业承担,银行给科研的贷款是分阶段发放的,即在完成“记事本”所规定的前一阶段任务后拨给下一阶段的经费。科技基金的构成办法如下:总经理根据五年计划的有关指标确定从成本中提取基金提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