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在1979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并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中共中央建议对1978年宪法“作比较系统的修改”.作为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真直接主持宪法修改起草工作.他在研究比较了以往三部宪法后提出,修宪应当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关于修宪的原则,彭真提出:一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二是宪法只能写现在能够定下来的、最根本的、最需要的东西;三是先考虑内容,再仔细斟酌文字.他强调,宪法是大家制定,大家修改,大家遵守,因此要充分发扬民主.从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修宪委员会到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修宪委员会共召开了五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也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其间宪法草案还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在彭真主持下,修宪委员会及其工作班子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努力把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和智慧结合起来,为新时期的建设与改革、民主与法制的推进,完成了一项具有奠基意义的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3月5日,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是对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第5次修改。宪法为啥要修改?宪法修改对我们的生活有啥影响?2分钟的短视频,带你get宪法修改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4.
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探索(中)夏阳(十六),1982年11月26日至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的新宪法充实了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款,是这次修改宪法的重要进展之一。新宪法在《总纲》中不仅把教育、科学、...  相似文献   

5.
记者:今年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胡乔木诞辰100周年,也是1982年宪法实施30周年。胡乔木曾经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被誉为"党内第一支笔"。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请您向本刊读者谈谈胡乔木作为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长,对这次宪法的修改作出了哪些贡献?  相似文献   

6.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崭新的社会主义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它是一部继承和发展1954年宪法优良传统、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好宪法。回顾总结我国宪法50年发展的历史经验,明确宪法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对于在全党全社会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一我国1954年宪法是…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4,(3):58-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四年来,除建国前夕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有人称为“约法”,实际上是临时性的宪法)外,先后有四部宪法,即一九五四年宪法、一九七五年宪法、一九七八年宪法、一九八二年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8.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1982年宪法)。今年恰逢1982年宪法实施三十周年.借此机会,特将1982年宪法相关问题的研究梳理如下,以期读者抚今追昔之余.体会到这部宪法对于法治建设与权利保障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9.
视野     
“三个代表”将被写入宪法据新华社报道,不久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说明,并将提请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的建议如下: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  相似文献   

10.
现行宪法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大意义记者:谢教授,首先感谢您接受本刊专访。2012年是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现行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想请您对此做一具体评价。谢春涛:1982年,为适应国家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就是通常简称的八二宪法。  相似文献   

11.
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改宪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2.
《求实》198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改草案或草案),已经由宪法修改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已于今年四月二十六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议决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这是十亿人民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人民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宪法草案的修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宪法草案的修改问题(一九五四年九月十四日)毛泽东宪法草案有两个地方要修改,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们提出的意见,改了比较好。一个地方是序言第三段: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面加“第一次会议”五个字。下面的年月日也填起来,写成“一九五四年九月...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制定,颁布了四部,并于1988年和1993年各作过一次修改。 在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对宪法修改主要之处为:第十一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第十条第四款改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相似文献   

15.
正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这标志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此后,国家和人民开始从灾难中走出来,国家政权与政治制度建设的恢复与发展提上了日程。197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召开会议,重新恢复活动。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修改通过了宪法。这部宪法以1954年宪法为蓝本制定,局部恢复了1954年宪法关于政治制度的规定。这期间,地方各级人大陆续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它与一九七八年宪法相比,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具有许多新特点。一九七八年宪法是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不久制定的,那时由于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人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继续犯着“左”的错误,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全面清理“左”的错误的思想准备不足,致使一九七八年宪法不可避免地受到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04,(2)
1.第四次修宪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这是这部国家根本大法二十一年来的第四次修改,是我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上,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为四届人大)是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筹备时间最长的一次代表大会。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召开的.根据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四年(1975年后宪法将任期改为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