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当前理论界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经济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定义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如下三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同时又允许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包括早期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阶段。早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后来承认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实行计划调节,从而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与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混合经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济学百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之后,20世纪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过去的百年中,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与碰撞和裂变、斗争和困惑、异化与交融交织在一起的。  一、政府或市场:永恒的一条主线  迄今为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现代有国家干预调节的市场经济。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紧紧围绕着政府和市场这一主线展开的。国家干预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两大思潮之间的分歧与论战,早在15世纪末西欧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时期出现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重…  相似文献   

3.
徐广军 《探索》2002,(1):104-106
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政府干预主张具有不同的含义。政府干预思潮的这些历史错位和由此带来的认知错位,导致了我国学者在论证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时产生概念上和政策建议上的争论。同时,西方干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不同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决定的,因此结合我国国情来阐述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和演化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何时何人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16、17世纪算起,已有四五百年了。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形成,则是19、20世纪的事情。谁最先提出“资本主义”一词?谁最先从经济制度的涵义上使用资本主义一词?谁最先提出“市场经济”概念?似乎没有人去关注和较准确地考证过。美国学者罗森堡和小伯泽尔在其所著《西方致富之路》一书中涉及到资本主义一词的最先使用问题,但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原话是这样的:“不管是《共产党宣言》还是《资本论》第一卷,  相似文献   

5.
从"看不见的手"到政府直接干预,再到宏观调控,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亚当.斯密、马歇尔等新老古典学派都认为不断增加国民财富的最好办法就是给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由竞争、自动调节、不需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体系,无须政府进行干预。直到凯恩斯才提出了政府干预理论。现代西方国家既反对"纯粹的"自由经营论,又反对"纯粹的"国家干预论,而主张国家应对经济运行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它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和调控体系都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及不可自救的功能缺陷,因此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现象。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弥补市场不足提供了基本依据;政府失灵又决定了政府干预必须积极、适度、有效,从而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实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二元机制的“凸性组合”。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上,存在着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两种基本调节力量。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其实,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上,还存着第三种调节力量——道德调节。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执行的场合,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代替不了的,也是法律所代替不了的。”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调节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保证、动力和协调四种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使市场失灵在所难免,而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也将导致政府失灵。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经济。市场体系的规范,基础设施的提供,政策计划的制定,和谐社会的形成,这一切无疑都依赖于政府积极有效地介入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学习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和认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保善三、关于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现代市场经济,都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经济,纯粹市场调节的经济是没有的。现代经济学,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分...  相似文献   

10.
科斯说:政府不能过多干预经济运行在凯恩斯从宏观经济理论的角度分析和诊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中的毛病并提出政府以宏观政策手段干预经济运行过程的对策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一批研究者则从制度史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创立了“新制度经济...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有两种典型形态,一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这两种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进行综合考察,能使我们从中获得诸多宝贵启示.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第一个典型形态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大体时间是从资木主义市场经济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者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经济生活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市场完全靠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操纵和运作.政府职能主要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应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同时 ,还应发挥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本文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就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合理干预进行初步探讨。一、现阶段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现代市场经济表明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尽管有许多优点和长处 ,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消极方面 ,那就是 ,一旦完全竞争假设不成立 ,市场机制就不能或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即发生“市场失灵”。市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充分就业均衡的自然趋势”和“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指导下,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然而,现实是无情的:20世纪30年代,西方各国相继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这一严酷现实,古典经济理论及其经济政策主张受到了怀疑,各种新说不断涌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主张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的英国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贷币通论》(1936年)。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比起古典经济理论,的确算是一场“革命”,但它也是不全面的。凯恩斯…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市场经济阶段。与之相适应,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观念转换,根本出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变化。但是作为经济理论观念基础的西方哲学“转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哲学,从康德开始,一步步地实现着“哥白尼式的倒转”。此后,人们研究的视点,一步步从客体转向主体;探讨的主题,也由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一步步地趋向价值论。与此同时,崇尚“实证”的实证主义,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那里,越来越受到青睐。哲学观念的转向,必然会在…  相似文献   

15.
陈黎娟 《世纪桥》2009,(13):85-85,89
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但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然而当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时,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即与“市场失灵”相对应,还存在着“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6.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大肆宣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趋同”的论据,主要的和最具有欺骗性的有三条:第一条,生产资料方面,资本主义不再是单纯的私人经济,社会主义亦不再是单纯的公有制。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加部分公有,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加部分私有,因而所有制已相互“趋同”;第二条,经济计划与管理,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加计划调节,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加市场调节,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使两种经济制度相互接近;第三条,分配制度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收入均等化”为目标的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的外贸市场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可以称为“前市场经济”或者“不发达的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第一阶段;近现代的大工业商品市场经济是第二个阶段;“现代化以后”的金融市场经济是第三阶段。中国真正建立起工业化体系是在1949年以后,因此经济转型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转型是20世纪初,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转向现代工业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而90年代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己经开始了“后现代化”——“新经济”,现在,理论界所说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概念的转换,实际上是指西方的“传统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关系。因此,当我国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完成,第二个转型也已开始了,要从还没有完成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这是两个转型的重叠,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性。第三个转型是在上述两个转型中还包含着改革开放以来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向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一、现实背景1·政府的危机。二战后,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各国的政府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以前消极的“守夜人”角色转变为积极地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到20世纪后半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两大经济学派及其消长西方经济学门派林立,理论主张各异。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是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学派。自由主义是指主张自由竞争,由市场机制的力量来协调社会经济活动,国家为此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条件并承担某些不适合由市场协调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自由主义坚持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立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正统理论。把资本主义看作能够自行调节经济的"最理想制度",否定国家干预私人企业的必要性。20世纪30年代以前,自由主义在整个西方经济学中一直是主流,占支配地位。国家干预主义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大政府机能,限制私人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的理论和主张。国家干预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承认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蔡承荣 《求实》2002,(8):52-54
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比西方国家晚了约半个世纪。由于我们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所以在经济领域政府的定位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定位经历了从“完全不管”到“管”再到“少管”的发展过程 ,而我国则正从“全管”向“部分放权”过渡。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所以我国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 ,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政府定位不准及由此形成的政府失灵这一难点问题出现的根源、危害及相关对策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