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改革的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在整个中国改革的启动中也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这些都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中。它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切中时弊,为我们勾绘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蓝图。时至今天,其中一些内容,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
把“制度”和“体制”区别开来,即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称为“制度”,把制度的外在表现形式称为“体制”。这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那么,什么叫政治体制呢?。政治体制是指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属下的各种政治设施系统,各种政治集团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活动方式的总和。我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进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制度、体制和机制保障。但也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显得滞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我们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强化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北京市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也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的改革基本上是围绕着分配制度上打破“大锅饭”和劳动制度上破除“铁饭碗”这两个重点进行的。总的看来,方向已经明确,步子已经迈开,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下一步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同志: 前两次信中我们讨论了在企业领导体制和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改革中,一方面党委要从观念上,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另一方面厂长和各级行政领导在这些方面也要有一个大的转变,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后者会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我们都认为在建立新的体制过程中,行政领导干部要尽快把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工作抓起来,建立“双包两制”;同时,企业党委又不能撒手不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这就告诉我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的重点又是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走向市场。只要抓住转换经营机制,就抓住了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事,它既涉及到理论观念的转变,又涉及到实际操作问题;既牵扯到外部环境,又牵扯到企业内部诸方面的改革;还牵扯到企业机制转换的具体形式和途径问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一系列配套改革和协调工作。一改革也是一场革命,革命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正确的理论,可  相似文献   

7.
江金权 《党建》2013,(12):56-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用“六个紧紧围绕”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任务和总体思路,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起进行整体部署。《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渚I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表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使我们党更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步目标的关键一年,在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本刊记者就如何应用新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全面完成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走访了省政府副秘书长崔广义。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会议把一年一度的计划工作会议改为了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这是不是不同于以往的一个明显变化或者特点?崔广义:是的,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从国家大的体制上说,国务院体制改革成立了“发展改革委员会”,与之相…  相似文献   

9.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日前指出,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像当年建立深圳等经济体制改革特区那样,着手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特区。李永忠认为,“包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难以有实质性的推进,就在于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特区。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改革尝试,之所以浅尝辄止,不敢深入推进,也在于对这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失败,没有像当年经济特区的改革那样,有人敢于出面‘埋单’。”●钟青李永忠还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几个经济特区的试验圈。继续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这样几个‘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我们这个体制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对所有人都不好";"真正强大的政府是实行宪政"的政府;如果不实行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空间比较小"。这些所谓的改革论调,不仅因缺乏事实依据而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其真实意图不言自明,那就是要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动摇我们的制度自信,最终目的是想把我们的改革开放引向西方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这一命题,将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提出的机构改革、领导制度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后来进一步提出并得到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等思想和实践的成果,熔于一炉,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论概括和理念提升。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定位,是中国政治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深化了…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曲折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抓住关键突破口并持之以恒地扎实推进,才能切实开拓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列在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的首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各级人大制度改革与创新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枢纽,可被视为理性而有效的突破口。未来进一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不仅是我们制度自信的表现,更能够为全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要弄清究竟什么是改革的问题,关键在于明确改革的对象和性质,揭示其最本质的规定性。关于改革的对象和性质,必须用两个命题结合起来界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改革是对存在弊端的原有体制的革命”。 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 ,推进电子政务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形成行为规范 ,运转协调 ,公正透明 ,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这说明今后党和国家将更加重视、推进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从而建立规范、协调、高效、廉洁的各级政府。目前 ,改革开放风气领先的深圳、上海已经把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逐步向改革行政体制上转移 ,深圳市已争取到了中编办行政体制改革的试点。尽管国内外对深圳的改革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它其中有很多思路仍值得我们借鉴。深圳市与成都市同属副省级城市 ,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早期确立和后期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体制是在参考苏联模式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国情确立的,这为中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改革开放后,文化体制改革以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六大为界限,经历了启动和初步发展、大力推进、取得重大进展三个阶段。纵观当代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经过了“被动式”文化体制改革和新世纪“主动式”文化体制改革两大阶段。搞好新世纪的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巩固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08,(6):63-63
《小康》杂志近期刊登了对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专访。吴敬琏指出,阻碍和反对改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些在转型期中凭借特权受益的既得利益者的干扰;另一方面是一些改革开放前旧体制和旧路线的维护者利用这种情势“忽悠”大众,把他们引向反对改革开放的方向:中国改革有双重体制并存、“权力搅买卖”的寻租条件广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个好制度 ,必须坚持。但体制存在弊端,正是体制上的这些弊端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他深刻地阐明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1)这样就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找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和重点———旧体制 ,也即迈入了促进社…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14,(8):55-55
本书紧密联系全面深化改革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10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渎阐释,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命题,并第一次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并列在一起。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但在当前党的建设制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可以从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改进作风常态化的制度、反腐的体制机制以及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正处在新旧更替的世纪之交,世界各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大都进入了改革的时代,从英国的“撒切尔主义”到贵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重塑政府”,乃至日本的“小政府,大经济”,表明行政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越来越多的政府正在反思他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有作为的政府首脑都把行政改革作为追求的政绩.许多朋友都知道,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改革时期,而任何一项改革都涉及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都与政府体制改革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把行政改革推向了各项改革的最前沿,成为整体改革中最为关键的部位.这种地位的重要性使行政体制改革能够成为各国朋友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1、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行政改革虽然是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课题,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在我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