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们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新世纪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一代。“道德防线”和“法律防线”是合格人才的生命线,筑牢人生的这“两条防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与要求,事关治国方略的实施成效。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构筑“两条防线”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几千年来治国方略的根本性改变,是摒弃人治、  相似文献   

2.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中所蕴涵的厚重的人文因素为诸子百家吸纳和推崇,成为古人治国安邦的基本观点及方略.现代"和谐"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其所传承的人文精神不仅惠及中国民众,而且将对整个世界未来发展的模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批判与建设的力量,它对社会政治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2001年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以德治国"是对历史上治国理论的科学弘扬;"以德治国"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根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辨证统一,和谐一致,相互印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指南,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法律需要道德支柱,缺少道德防线的法律将直接面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冲击,但道德更需要法治的强制力来保障,所以应坚持二者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如何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与繁荣。现代意义上的“以德治国”与中国古代的“德治观”不同。现代意义上的“以德治国”是在继承、超越和发展传统“德治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以重视和强调法制的作用和法制建设为前提,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为根本原则,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因此,要全面深刻地领会、理解“以德治国”的精神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种治国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共同发挥作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写入了现行党章,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的治国之策,更加重视对全民道德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同样重要,二者的结合是兴国之举、利民之策、强国之举、安邦之策.只有德法并举,才能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法制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揭示了治国基本方略与社会主义基本目标之间的必然联系,作出了治国方略的法治选择.这一方略的确立,不仅意味着党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针的重大转变,而且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根本变革.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与新中国50年法制实践相伴而生的时期,是一个艰辛的渐进的历程,也是一个由发展到波折再到新的层面回归的过程;这一方略的确立,是对人类社会法治思想文化遗产的合理吸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法律需要道德支柱,缺少道德防线的法律将直接面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冲击,但道德更需要法治的强制力来保障,所以应坚持二者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0.
对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可以从多个视角和多个学科去寻求其存在的依据或理论基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我国借鉴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结合现实国情,审慎思考作出的战略选择。研究这一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认真反思各种治国方略的优劣,从而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正确认识这一治国方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从思想到行动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德治国",并明确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此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发表社论,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党和国家今后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说,"以德治国"是几千年来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精髓,中国古代各种思想中尤以儒家对此论述最详也最深入.本文试从<易经>的有关论述中,揭示儒家"德治"思想理论的最初来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大力推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的时代条件下,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就成为推行这一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在认识上却存在着诸多误区.因此辨析各种理论误区,揭示其深层的认识根源,就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这一治国方略载入宪法,使我党的治国方略得到根本大法的认可和保障.但是近两年仍有不少人对法治概念不清楚,主张人治和法治相结合.对此,本文在论述实行依法治国是历史的必由之路的同时对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途径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治国"思想是治国方略的创新和完善,德法并举方可长治久安;"以德治国"与现代法治相结合,有着与传统德治根本区别的科学内涵;实施"以德治国"方略,要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立健全社会运行机制;以德治校要求教师以德修己,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5.
黄中平 《理论前沿》2002,(13):25-26
“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需要我们科学把握。“三个代表”是治党治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完善的治国方略。实践“三个代表”必然要求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确立是对我国治国方略的完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坚持这一治国方略要求在法治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自从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方略以来,反响强烈,理论界尤其是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界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要对“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以德治国”能否作为治国基本方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德治与人治及传统德治的关系、如何开发利用传统“德治”思想资源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的主体、如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也是我国现代法治逐步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对这一基本治国方略又作了许多新的发展和概括。回顾法制思想和法治观念在中国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到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法治观念正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其内涵也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图景。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要深刻认识确立依法治国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必须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冷战”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是毛泽东治国方略形成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苏联和东欧国家治国的经验教训、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治国之道是毛泽东治国方略的思想渊源 ,毛泽东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历程 ,可以分为准备与实验阶段、形成与实践阶段 ,其内容充满了开创性、民族性和探索性 ,并形成了它的理论特色。毛泽东的治国方略 ,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