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海涛 《法制与社会》2010,(29):129-130
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犯罪已经是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并加以预防,将会严重的威胁到社会的安全,这对于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无疑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因此,预防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犯罪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分析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特点,原因入手,全方面的提出预防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对策及建议,其中改革社会帮教是主要的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2.
杨帆 《法制与社会》2014,(8):288-289
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犯罪问题,是当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预防和惩治犯罪、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的原因,从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3.
刑事犯罪人员在服刑期满后将重新踏入社会,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长时间的关押可能使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这些刑满释放人员可能就会因为这样的原因重新走上犯罪道路。通过近几年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案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人员再犯罪时往往手段更为残忍,情节也更为恶劣。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提升罪犯的再社会化能力,使其适应社会走上正常的生活道路,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论文结合笔者研究,分析阐述了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智  向静 《法制与社会》2010,(22):203-203,211
近年来,被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释放回归社会后又重新触犯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人员逐年增加,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检察工作实际,通过真实具体的统计数据,对释放人员再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从根源上遏制释放人员再罪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赵万祥  肖丹 《行政与法》2005,(5):124-125
刑释解教人员犯罪问题突出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刑释解教人员犯罪问题,探究刑释解教人员犯罪的心理机制,有益于实施针对性打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有效衔接,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重要环节。2009年6月,周永康同志在安徽考察期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机制建设。最近,安徽省司法厅结合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就安置帮教衔接工作开展了专项调研,着力推进新形势下的安置帮教工作。  相似文献   

7.
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也是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置帮教工作做得好,既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回归"人员重新犯罪,也是当前社会稳定工作的需要。因此,在现阶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化对刑释解教安置帮教系统化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雷 《法制与社会》2014,(2):250-251
我国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现象比较严重,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对刑释解教人员如何有效地采取社会保护措施,消除歧视,保障他们应享有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及社会责任感,将消极不利因素降到最底限度,对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犯因为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司法制度不健全的以及自身不健康的因素影响存在严重的潜在再犯罪倾向。同时对未成年犯实行的"一刀切"的轻刑化政策,也导致未成年犯再犯罪率逐渐递增。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对未成年犯实行轻刑化的可行性,通过对国家刑事法律政策的完善,对司法实践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有效降低未成年犯再犯罪率。  相似文献   

10.
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减少和预防重新犯罪 ,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形势下 ,努力探索安置帮教工作开展的新路子 ,亟需我们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一、我国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历史发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工作 ,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作为巩固教育改革成果的一种手段来抓 ,充分体现“给出路”的政策 ,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个方面 ,早在五十年代初期 ,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1 95 3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罚适用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将犯罪的人改造为社会有用之才是一贯政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妥善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关系到刑罚效果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刑法性质和刑释解教人员所处的环境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安置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青少年犯罪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当中青少年再犯罪所占比例较为突出,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高度关注。进入社会的转型时期,黑龙江省作为后进的经济发展区域,青少年再犯罪现象呈现出复杂多样性的特征,影响着社会稳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视角出发,以黑龙江省现阶段青少年再犯罪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再犯罪青少年、监狱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黑龙江省青少年再犯罪的总体态势、预防上存在的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以政府预防为研究起点,提出政府在预防青少年再犯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对刑释解教人员保护立法是刑释解教人员自身特点的内在需求刑释解教人员因服刑、劳动教养隔离社会若干年,在社会体系结构中具有自身的经济特点、思维特点和行为特点。在经济方面,表现为自我积累差,生活压力大,需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和扶持,社会的物质帮助与救济。在思维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引言: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的建设和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影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每年有70万左右的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这一数字正在逐年升高),他们回归社会成为普通公民后,就业、衣食住行、医疗卫生、失业保险、养老等问题还未完全纳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出现有些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刑释解教人员陷人生活困境,就医、养老没有着落等现象。其中一些人,还因生活所迫而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2007,(5):26-26
2004年以来,上海市虹口区高度重视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工作,各职能部门各尽其职,多策并举,通过各种途径推荐刑释解教人员就业达2453人次,上岗1512人次,就业上岗率达61.6%。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至12月,中央综治委特殊人群专项组办公室主任、中央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司长王珏,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副司长王学泽,  相似文献   

17.
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安置帮教工作,使他们顺利走上新生之路,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近几年来,我所全力做好该项工作,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不遗余力的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思想、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困难,真正成为他们的贴心人。一、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把好安置关我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以帮扶刑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06,(8):32-33
安徽省祁门县十分重视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他们坚持“衔接好、引导好、扶持好、服务好”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扩大安置能力,深化帮教措施,走出了一条“用足用活政策、因人施教、就地安置”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本刊现将安徽祁门县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做法刊登发表,供各地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姚子钦 《法制与社会》2012,(12):201+203
当前,随着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社会治安形势更为严峻,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重新违法犯罪呈现出新的高发态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考验。由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牵头,公、检、法、司、民政等各成员单位负责贯彻落实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同时亦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成员单位之一,责无旁贷肩负重任做好此项工作,为我省经济治安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张歆 《人民调解》2009,(1):23-24
刑释解教人员往往由于缺乏社会的关爱,很容易重新滑人罪恶的深渊.酿成社会悲剧。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近年来.江西省新干县倾情帮扶刑释解教人员.使他们不再犯罪。还让大部分人安居乐业.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我们主要在“接、帮、安”三字上动脑筋、下功夫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