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两幅雷锋的经典照片,曾给几代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幅是雷锋在汽车驾驶室中学习《毛泽东选集》,另一幅是雷锋与战友乔安山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2.
党和国家领导人是怎么想到要为学习雷锋题词?当年的具体经过又是怎样?原《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邢方群同该刊原编辑李禹兴共同撰写了一篇题为《全国学习雷锋活动的伟大开端》的文章,记述了1963年初《中国青年》杂志请求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雷锋题词的前后经过。这篇文章这样写道:“2月11日,《中国青年》杂志社召开编委扩大会议,专门讨论如何宣  相似文献   

3.
雷锋为什么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世人学习的榜样,答案会有多种多样:学领袖教诲,学全国人民,学英雄模范……这些答案当然都没错,但还有一个答案:雷锋学的是他的领导。近读《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籍,深感雷锋的领导言传身教,对雷锋成长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雷锋在县政府当公务员时,经常跟县委张光玉书记下乡。一次,在路上雷锋看见一颗螺丝钉,上去踢了一脚就走开了。张书记却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下身子把螺丝钉捡起来,抹去尘土装进口袋里。雷锋当时觉得很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捡颗螺丝钉干什么?过了几天,…  相似文献   

4.
正"柳州市志愿者人数已达14.3万名,组建了465支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建成56家‘雷锋超市’……"读完《当代广西》第20期刊发的《柳州:"雷锋超市"订制志愿服务》,作为一名柳州市民,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雷锋超市"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将原本零散化的"做好事"整合成专业化的服务平台。规范的管理使"雷锋超市"经费有保障、建设有标准、队伍有组织、服务有水准、考评有依据,让雷锋精神告别一  相似文献   

5.
这次全国雷锋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贯彻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实事求是地总结了雷锋研究会成立七年来的工作,肯定了成绩,总结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三年雷锋研究会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宣传雷锋精神,不断光大雷锋精神,光大民族文化,加强理论研究工作,提出新的时期学习雷锋的新内容,加强对全国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我们向社会各界呼吁,学习雷锋的活动不仅限  相似文献   

6.
雷锋仍旧活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伟大形象当年是怎样走向全国的呢? 他叫连云山。曾是中央军委驻《人民日报》军事记者组组长,兼《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  相似文献   

7.
乔安山每次来北京都要挤出时间和我见面,他说,没有16年前我去铁岭找他写剧本,就没有《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也就没人知道他是雷锋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8.
<正>“接过雷锋的枪,我们都学习他的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辽宁抚顺,雷锋当兵的地方,雷锋的许多故事曾发生在这里。这里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有个以“雷锋”名字命名的派出所——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雷锋派出所倍加珍视雷锋精神,自觉践行雷锋精神,把对崇高信仰和道德品质的不懈追求融进血脉,历久弥坚;把事关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的大事小情做得更深更实更细更贴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5,(5):59
雷锋一直是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也是人们非常崇敬的代表性人物。然而如果有人将这种崇敬之情用以整容成雷锋来表达,你是否会被雷到呢?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3岁的安徽小伙子张艺冬最近不太高兴。原因经过3次整容,他把自己的脸变成他认为的"雷锋"脸,同时还拍摄了一组形似雷锋的照片。他的行为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并引来很多非议。"整成雷锋的样子是我的自由,我崇拜喜欢雷锋,为啥媒体的报道要讽刺我?"张艺冬颇感委屈地说。  相似文献   

10.
吴志菲 《春秋》2013,(2):11-17
雷锋,解放前是一名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两年多的时间里,立功三次,还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分别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  相似文献   

11.
<正>雷锋以其平凡而短暂的一生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雷锋精神以无限的生命厚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雷锋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这一年是龙年,中国的全面抗战进入第4个年头,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中华大片国土沦丧,大量同胞在日寇铁蹄下或惨死或苟活,国家遭受了惨重的经济和军事损失,各种资源的消耗巨大。这一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且十分明确地回答:“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12.
这并不是一个凭空杜撰的话题,而是当前又一个学习雷锋精神的高潮掀起后与另一个时髦的名词“职工下岗”经新闻的结合而产生的思考。《雷锋战友下岗后》(见1998年3月8日(经济日报行版)一文报道:河南邓州市有560名曾“和雷锋一起Xi作、学习、生活,耳闻目睹雷锋先进事迹”的“雷锋战友”,陆续退伍后“处处事事以战友雷锋为榜样,传播实践雷锋精神”,被人们誉为“编外雷锋团”。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经历了下岗、失业。再就业,在考验面前,他们不失军人本色,无愧于“雷锋战友”这一称号。乍一看文,的确应理解为…  相似文献   

13.
雷锋同志逝世至今已经半个世纪,他仍然活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学习雷锋。学习雷锋,更需要把眼光放到本地区、本单位,发现和弘扬成千上万活着的雷锋。他们是新时代的雷锋,是亿万群众亲眼所见、亲身接触的雷锋。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7,(5)
<正>雷锋,一个响彻中国的名字,照亮了半个多世纪的道德天空。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雷锋精神超越时代,深入人心。今年是雷锋离开我们55周年,也是毛泽东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54周年,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第一批宣传报道雷锋事迹的资深报人甄为民,听他谈谈他是如  相似文献   

15.
一部深刻感人的艺术精品———《离开雷锋的日子》观感郑复聪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紫禁城影视制作公司联合摄制的故事片《离开雷锋的日子》,是近年来影坛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主题严肃、深刻,艺术风格朴素、感人的优秀国产故事影片。它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作用,对于社...  相似文献   

16.
<正>1960年4月,雷锋所在部队到抚顺支援钢厂建设。运输连的驻地,距离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原址)不到百米。当时,派出所多位民警与他相熟。民警沈德贵,曾与雷锋一道运送砖瓦,一起支援国家建设;户口内勤梁金英,曾经手办理了雷锋生前最大的一笔捐款;民警王世复曾与雷锋同期担任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自那时起,雷锋火种便永远留在了雷锋派出所。  相似文献   

17.
在举世闻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陈列着五幅为人所敬慕的英雄画像,其中,我国的雷锋排在第一位。在美国,70年代初期就有人学习雷锋精神,看雷锋日记,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学习雷锋研究会。正当雷锋在大洋彼岸成了倍受关注的人物,但在国内却有许多人对雷锋失去了原有的兴趣,甚至用恶语中伤雷锋,说他是“政治舆论工具的典型”,是“陈腐的观念。”一样的历史条件下,在同一个地球上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现象,人们不禁会对此疑惑不解。但是“雷锋的出国”应该赋予我们一个最为  相似文献   

18.
<正>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媒体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就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题词发表的当天上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晨耕、政委王引龙召集全体同志传达了毛主席的题词,并说下午天安门有游行,全团要去参加宣传活动。当时许多同志都提议说,我们是文工团,下午游行的时候理应拿出一首歌来唱。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歌队队长、作曲家生茂和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转型必然带来英雄的转型,不同的时代将给英雄们赋予不同的时代使命。雷锋,这个在20世纪中后期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英雄在进入21世纪后是永恒地活下去还是沉积在历史的尘封里,这是值得当今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雷锋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飘扬在新中国大地上的一面道德旗帜。“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思想强。”雷锋精神包含着对党无限忠诚的共产主义精神、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螺丝钉精神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文关爱精神。这三种精神集中体现在雷锋身上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将雷锋从一…  相似文献   

20.
请尊重雷锋     
周立波的清口有一个桥段,是关于雷锋的。这个桥段,表达了两方面的观点,一是对当前“学雷锋”形式主义的批评,二是对雷锋事迹真实性的质疑。对前者,老慕赞同;对后者,老慕是有些意见的,与立波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