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4—5日,2005年全国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议在南京召开。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就做好当前的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他在对上半年救灾工作进行总结时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成灾早,而且多灾并发、重灾连发,人员伤亡大、财产损失重,与2001年以来同期相比,今年属灾害偏重年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今年的防汛、抗洪和救灾工作,十分关心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在今年上半年的救灾工作中,由于领导重视,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2.
正党中央、国务院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高度重视。今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省唐山市调研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国民政救灾战线的同志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回溯既往,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鲁甸地震、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都牵动着国人的心。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全国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2,(5):59-59
为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和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年汛期减灾救灾工作,2012年4月16—8日,全国救灾处长业务交流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民政部救灾司有关同志介绍了今年救灾、  相似文献   

4.
窦玉沛 《中国民政》2010,(11):14-16
5月25~26日,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次党组中心组把贯彻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学习主题,十分及时、十分必要,对加强民政能力建设,提高民政为民本领,发展壮大民政事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听了中组部有关负责同志的讲解和几个单位的发言,我很受启发,更加加深了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减灾救灾工作是民政业务的传统工作,历来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一年一度的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对民政减灾救灾系统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开展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减灾救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进一步推动减灾救灾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 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暨民政系统人才工作会议2011年12月22日,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暨民政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工作决策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组部、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来,海南省民政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民政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督导检查,有效发挥了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一、召开全省民政系统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会议。9月份,省民政厅及时召开全省民政系统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会议暨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民政系统和海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问题为导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2,(9):59
为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和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年汛期减灾救灾工作,2012年4月6-8日,全国救灾处长业务交流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民政部救灾司有关同志介绍了今年救灾、减灾、备灾和救灾捐赠工作安排,并对救灾项目和补助标准、灾情发布和上报、减灾规划和人才规划、捐赠款物接收和发放等相关政策作了认真解读,对做好今年汛期减灾救灾工作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9.
全国民政系统救灾工作会议于1991年12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民政部和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办、解放军、武警、新闻以及各省(市)民政系统负责人共130位代表。田纪云副总理接见了会议代表并讲了话(全文见本刊), 本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1991年的救灾工作并讨论部署今后的救灾工作。崔乃夫部长对1991年的救灾工作作了全面、精辟的总结,并提出今后救灾工作五点原则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3,(10):6-9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较往年明显偏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民政救灾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灾害救助工作及时有序有力进行,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9月25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救灾物资储备调度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的开班式上,本刊记者就当前我国减灾救灾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等问题专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全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会议今天胜利闭幕。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祝贺会议成功,并向获得第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科技工作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20日)各位领导,同志们:现在,我受国务院领导同志委托,作会议总结。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温家宝总理亲自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这次会议有周转金和双赌会两个议题,我就周转金的有关情况,讲几点意见。1周转金工作的简要回顾和主要经验救灾扶贫周转金是救灾工作改革的产物。80年代初期,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总结以往救灾救济工作的经验教训,尝试对传统的救灾救济工作方式进行改革,改变单纯救济做法,把解决灾民生活困难与扶持生产结合起来,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启动灾民自身活力,提高救灾款使用效益。1983年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认真总结了各地经验,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纪要)的通知什,确定了救…  相似文献   

14.
正民政部党组向湖北省民政系统发出慰问信近日,民政部党组向湖北省民政厅、武汉市民政局及全省民政系统发出慰问信。慰问信指出,近期,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湖北省委和省政府、武汉市委和市政府采取一系列紧急防控措施。全省民政系统认真贯彻党委和政府部署,干部职工冒着感染风险,全力做好民政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现了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民政部党组和机关干部职工时刻挂念着民政系统同志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安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国1998年以来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南方各省遭受严重的台风、暴雨的袭击,在西部、北部地区则出现了罕见旱灾。面对灾情,各地民政救灾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民政部的安排,在应急救灾、灾害救助、灾情管理、备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望2007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全国第十二次民政工作会议也刚刚胜利召开。本刊特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副厅长(副局长)等领导,对2006年民政救灾工作做了精练总结,对2007年民政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展望。新的一年,民政人将继续谱写减灾救灾事业新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次参加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民政会议,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政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过去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民政干部所作出的贡献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原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政工作的坚强领导。这次会议对我们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必将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全面贯彻好这次会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形势下,全国春荒救济暨救灾工作会议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第十一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和2004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提出的任务,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救灾工作,落实各项救灾措施,并部署今年春荒期间灾民的救济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较往年明显偏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民政救灾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灾害救助工作及时有序有力进行,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9月25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救灾物资储备调度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的开班式上,本刊记者就当前我国减灾救灾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等问题专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  相似文献   

19.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受灾地区恢复生产保障民生;确定围绕保市场主体激发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会议指出,今年我国雨情汛情多年罕见,长江、淮河等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广,经济损失大,是历史上较严重的一年。有关地方和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科学防洪调度、及时组织避险等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人员伤亡比常年大幅减少。当前仍要毫不松懈继续抓好防洪救灾,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