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计算机犯罪及其防范袁保伟计算机自1946年在美国问世以来,这一代表效率、代表社会进步的新事物,在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变化和便利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领域。进入8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为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开始大幅...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主体高度智能性、犯罪客体多元化、犯罪手法多样性、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应从诸多方面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加以法律规制,包括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加强对网络场所的执法力度、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及执法人员水平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钟俊  王道国 《世纪桥》2009,(11):91-92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偏差,未能有效阻止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为此,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坚持德育优先、抓好法制教育、重视心理疏导、办好工读学校,最大限度地防止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产生单位犯罪的客观因素单位犯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所谓单位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带有团体性,犯罪行为具有滥权性,亦即以团体为主体特征的运用公共权力实施的犯罪。如单位走私、公款行贿、集体私分公款、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及执法犯法等行...  相似文献   

5.
经济犯罪是指在商品经济运行领域中,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严重侵犯国家管理制度、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近几年,我国经济犯罪问题与过去相比,在案发范围、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犯罪查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拟对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作一初步研究,并从中分析出应对经济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琼 《共产党人》2005,(7):46-47
金融犯罪,留给人们的警示和思索很多,其中金融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因为,道德因人而存在,金融职工是金融职业道德的主体,要预防金融犯罪必须筑起金融职业道德的防线,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防微杜渐,做到“胜人者智,自胜者强”。  相似文献   

7.
一 犯罪被害人是指正当权利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个人或群体。这里的犯罪行为是指行为人触犯了国家现行刑事法律的作为或不作为。由于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何为犯罪的规定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犯罪被害人的范围和种类也就不同。侵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侵害既  相似文献   

8.
所谓牵连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出于一个主要的犯罪故意和犯罪目的,在犯罪过程中实施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或者在犯罪方法,犯罪结果上,牵连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罪名这样一种犯罪。犯牵连罪的称为牵连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犯罪预防和矫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课题。近年来,未成年人因心态不良而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为了对此做进一步研究,本文选取某省少管所全体18岁以下未成年犯罪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并揭示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行为所占比例及其犯罪特点。继而以数据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总结出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行为之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当正视和重视此类犯罪行为,尤其在矫治措施的设置和选择上更应当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受到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向来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乃至有人将其作为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因素。同样,人们对家庭在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行为中的作用,也寄予很大希望。在当代的家庭中,预防青少年子女越轨犯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子女的越轨犯罪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对子女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家庭预防青少年子女越轨犯罪,应从多方面着手,多种教育方法并用,努力减少消极影响,化消极影响为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犯罪经济学在新古典范式下研究犯罪行为,其过度“去社会化”的人格假设与犯罪问题的社会化特征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社会互动理论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范式缺陷.它将个体嵌入到社会网络中,关注社会互动对个体犯罪行为的影响.这种转变对于犯罪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以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法律制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人类迈入 2 1世纪之际 ,一个由计算机现代高新技术驱动的信息与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迎面走来。然而 ,计算机网络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一把“双刃剑” ,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网络危害”。由此可见 ,如何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网络犯罪是当前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本文试就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进行剖析 ,并提出一此防范措施。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一 )犯罪形式多样化。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突出特征是犯罪形式多样化 ,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盗窃。罪犯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偷窃他人的财物 ,计算机成了非法行为工具。…  相似文献   

13.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直接客体有两个:国家对国有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因为所谓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某种特定的法益,它与同类客体的区别就在于它是被某一特定犯罪所直接侵害的法益,而非间接侵害的法益。  相似文献   

14.
以刑罚为主要手段的责任追究,目的是惩处和预防犯罪。对犯罪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要引入成本概念,做到罪罚相当。“罚不当罪”是犯罪行为不断递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处理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与“以人为本”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中央决定给予徐才厚等4名违纪官员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些人担任职务之高、犯罪行为之严重,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6.
犯罪经济学是一门新兴而潜力无限的犯罪学学科,其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对于犯罪原因的解释虽不适用于任何犯罪行为,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还有更多值得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地方,而且也需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行为人违反刑法规定,运用网络技术知识、网络工具或网络环境,对网络及其系统安全与运行进行攻击与破坏或进行其它犯罪的总称。本文探析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危害和特点,并对其主要防治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犯罪危害金融安全,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安全。2005年以来,我国金融系统大案要案层出不穷,涉案金额触目惊心,有的从犯罪到被查处往往时隔10多年,有的直到犯罪分子携款潜逃后才案发,由此暴露我国查处金融犯罪工作的薄弱。本文就此提出构建反金融犯罪专业缉查机构的设想,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从而维护国家和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包括有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的活动,社区中人们的互动关系等几层含义。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学家常把它作为研究社会的起点。社区犯罪控制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发生在社区以内;任何防范、治理措施,也都必须通过社区来落实。社区犯罪控制对于打、防、治重心下移,增强可操作性,都具有战略性意义。犯罪理论认为,犯罪现象的存在源于犯罪的“源”和“流”的存在;犯罪,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异。因此,…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作为当代的高科技之一正在迅猛发展。它的发展不仅对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带来巨大的推动与冲击,而且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随之而来计算机犯罪现象也逐渐增多,如侵犯知识产权,制造、传播各种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金融诈骗,非法侵入国家事务等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等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犯罪活动个个人单位国家带来多方面的损失严重的甚至危害到国家的安全因此,必须从技术措施及加强内部管理防范计算机犯罪同时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有关法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打击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