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爱娣 《求实》2006,(10):63-65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十一五”期间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绿色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农科教高层结合是笔者提出并加以界定的一个新概念。所谓农科教高层结合是指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高新农业科学技术、高等农业教育,这“三高”的结合。一、农科教高层结合的时代意义面对世界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要求我们:“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除在其他方面继续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外,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新农业科技更为必要和迫切。高新农业科技特别是生物技术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主流,21世纪是生…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实现我省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关键的两条,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然而,在传统体制下,不仅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得不到重视,而且二者又与农业发展严重脱节。这种状况在今天依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的探索,进而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农科教结合是促进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央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对于巩固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建设成果和“三讲”教育成果,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可以说,开展这次学习教育活动,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和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金钥匙”,抓住了做好新阶段农村各项工作的“牛鼻子”。各级党委一定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紧扣全党工作大局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提高干部素质这个关键,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这次学习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要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和制约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就创新“三农”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发展高效农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加强科技的应用。只有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链条之中,才能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环保、高效农业,才能实现农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3,(13):34-35
正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固原市在落实上述目标任务中,面临机遇,也存在很大挑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缺资金缺技术,"两缺"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7.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当前我国县市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科技推广能力较弱,不能满足农民对农业适用技术的迫切需要。农村乡土人才是指在我国农村涌现的从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土专家、土秀才、土能人,他们对推动农民学  相似文献   

8.
农科教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来武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关键的两条,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然而在传统体制下,不仅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视,而且二者又与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木 《求实》2000,(5):28-30
建立起既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 ,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不仅仅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思想、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也是寻求新的技术支撑、实现我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需要。一、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实现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二十一世纪农村经济新一轮的发展 ,关键是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建设农业强省 ,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必须进行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是农业大省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1 农业是基础产业 ,关系着农…  相似文献   

10.
苗遂奇 《党建》2005,(6):14-15
今年59岁的贾继增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从事农业科研工作30多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集体奖),三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曾获国家“五一”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今年“五一”,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为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先进性。平常时刻看得出来1965年高中毕业,凭着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对农业科…  相似文献   

11.
对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如果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要把“三农”问题解决好 ,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一、加强农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各国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国民素质的竞争。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核技术、农药化工技术的发展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用知识密集型农业代替劳动密集型农业 ,依靠科技和…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作为农业大市,保定市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研发投入不足、人才支撑不够等突出问题,在“科技兴农、产业富农、人才助农”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富矿”,推动专家下乡、科技下乡,用科技人才“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大文章”。  相似文献   

13.
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问题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老工业基地辽宁实现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辽宁省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低,这一现状制约了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县级部门在解决"三农"问题中该怎么干?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该怎么帮?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如何体现?在村级学教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村级学习教育与巩固发展县级部门学习教育成果相结合,通过构建上下联动、综合治理农村问题的新机制,对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角     
农业领域最高科技成果奖设立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中国农学会设立的“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近日正式启动。该奖项是目前农业行业内设立的级别最高的综合性科技成果奖。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介绍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为体现行业科技奖特点,奖励范围确定为农业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九五”以来,湖北省农村经济虽然有很大发展,但增长速度不快。其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优,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不多。针对这种情况,华中农业大学提出了服务湖北“三农”要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地为支撑,以服务为桥梁的思路,要求科技工作围绕国家目标,立足湖北实际,针对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求,组织大专家,争取大项目,推出大成果,解决大问题。总结“九五”以来科技服务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我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全面聚焦青海省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和农业农村科技需求,结合我省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全省农业农村系统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服务基层行动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从全省涉农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抽调百余名干部,成立8名厅级领导带队的联州联县督导组、12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40个包县联乡联村科技服务组,12名行业专家任组长的首席专家团队,自2022年3月起开展以“下基层、强服务、解民忧”为主题的服务基层行动,谋乡村振兴之策,想群众增收之法,着力解决农牧民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缺门路等急难愁盼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建与人才》2002,(8):22-2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树立常抓不懈的战略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农村牧区工作全局。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巩固和发展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特别是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机制,是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农村牧区党建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解决农村牧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发展学教成果,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要。我们务必从战略的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高等院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责任和使命。2004年12月13日,回良玉副总理在我校考察时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教育是基础,科技是支撑,人才是保障。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依靠农业科技教育的大力推动;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必须依靠农业科技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我们要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出一流的人才,出一流的成果。这次中心组学习请大家结合各自主管的工作谈谈对讲话精神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