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贤 《前线》2011,(12):59-59
我很喜欢音乐,闲暇之余,听一曲美妙的交响乐,或钢琴、小提琴独奏,简直是最大的艺术享受。虽说喜欢音乐,仅爱听而已,对如何欣赏知之并不多。那日得到一套《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一气呵成地读下来,觉得增长不少欣赏音乐的知识,仿佛自己与高雅音乐离得更近了。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文化与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音乐专业教学面临着高质量改革要求,加快迎合国内外的学术大环境,推进音乐教学改革,构建全新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是突破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困境的基本思路。本文立足广西高校电子管风琴教学现状,对其教学改革的意义、困境与策略进行重点研究,旨在可以顺利提高电子管风琴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孩子今年4岁了,可不可以开始学习音乐?”“4岁的孩子,听觉、语言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学习音乐了,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啊。但不能再小了,太小的孩子如果学习钢琴力度不够,手指的跨度也不够。只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集中精力的时间还很短,主要是让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音乐德育模式是在音乐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根据音乐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主体及客体的需要所形成的有利于提高客体音乐艺术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音乐艺术教育的新理念,一种德育教育的新视角,更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条新路径。文章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视域下,论证了高校构建音乐德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意义,阐明了高校音乐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供新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5.
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科学应用为音乐教育实践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模式,探索音乐与新媒体的交叉融合教学改革之路是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关键举措。文章以分析新媒体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以此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6.
李忠东 《党课》2008,(7):114-117
“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 自古以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仿佛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地图上看,奥地利的地形就如一把小提琴。18至19世纪,这里更成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舞蹈音乐的发源地。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海顿等扬名全球的伟大音乐家,也曾经居住于此并从事音乐工作,难怪人们会给维也纳冠以“音乐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董文静 《学习月刊》2010,(6):124-124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是一种基础音乐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赋予新的课程观,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8.
陆磊 《世纪桥》2008,(1):130-130,132
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教育首要的长期的任务。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当引起高校教学的进一步重视。首先要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上把握音乐素质教育的位置,其次要从素质教育的时代性上认清音乐素质教育的责任,第三必须从素质教育的先进性上下好音乐素质教育的功夫,最后要从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上抓好音乐素质教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余丹 《理论导报》2012,(12):42-43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切合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教育培养的基本方向。音乐院校的培养实践证明:学生毕业后,尤其是普通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是面向从事音乐基础教育,或者从事基层社会音乐活动,广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独奏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与人生     
现代人提倡胎教,一个幼小的生命未出世前就会接受到音乐的熏陶。其实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音乐,《摇篮曲》、《结婚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可谓人生三部曲,因此,人的一生都有音乐相伴。  相似文献   

11.
谭盾的音乐,可以回荡在庄严肃穆的歌剧院,亦可以响在喧嚣浮华的时尚秀场。他游刃于各个场合。谭盾是音乐界的才子,也是时尚界的宠儿。很少有人能将音乐玩到庙堂之高又雅俗共赏,但是谭盾可以。其实,谭盾只是一个任性的顽童,无论是在音乐里,还是人生中。  相似文献   

12.
吕骥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在长达70年的音乐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和题材的音乐艺术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我国近代和现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音乐的巨擘”。音乐道路上的执着者1909年春暖花开时节,吕骥出生在湘潭一个贫困的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虽是一位秀才,但不满足于接受封建教育,努力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进步思想,曾加人孙中山的同盟会。吕骥还在襁褓中,父亲便去世了。去世前嘱妻,对吕骥好好培养,寄予莫大的希望。吕骥10岁那年又失去了母亲,此后…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与人生     
现代人提倡胎教,一个幼小的生命未出世前就会接受到音乐的熏陶。其实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音乐,《摇篮曲》、《结婚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可谓人生三部曲,因此,人的一生都有音乐相伴。  相似文献   

14.
艾英旭 《党史博览》2010,(11):39-41
从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少年到音乐专家 于会泳,1926年6月生于山东乳山县海阳所镇西泓于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于会泳从小喜爱音乐。家里虽然穷,但父母仍然拿出家里的积蓄,让他念书。读到中学时,因家中贫困,辍学回家。回到家乡后,被当地聘为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5.
云朵音乐     
李珍 《党建文汇》2011,(8):22-22
在德国首都柏林,观众席地欣赏由能发声的“云朵”演奏的音乐。来自美国的戈特弗里德和来自日本的出月秀明都是后现代音乐爱好者,他们共同创作了这组能演奏音乐的“云朵”。  相似文献   

16.
吴越 《党建文汇》2010,(5):42-42
“太合麦田”唱片公司CEO宋柯表示,音乐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以来,唱片业却成了真正的“穷人”。关键原因在于“流行音乐工业、数字音乐方面以及互联网企业付给唱片公司的版权费很低”,当大部分利益都落入无线运营商口袋,就让音乐的生产源头行业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7.
2009年3月24日清晨,气温突降、雪花飘落,但寒冷的天气没有挡住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音乐表演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的脚步,他们准时来到南开区华苑社区活动中心开展党组织主题实践活动,把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奉献给社会、奉献给社区的广大音乐爱好者。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9,(5):54-54
当它再版时,网上有人发出“终于再版了”的感叹。 出版于2000年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早巳让爱乐者们踏破铁鞋无觅处。该书系著名的匈牙利裔美国音乐学家保尔·亨利·朗70年前所著。如书名所示,《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旨在以“西方文明”为整体舞台,展示音乐艺术在三千年漫长历程中所扮演的戏剧性角色。  相似文献   

19.
“这世界变化快,我们的本分不会变,我们的理想不会变。我们一起成就卓越的信念不会变!”——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刘晓松,一个15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学生”,在29岁那年放弃攻读博士学位选择创业。而今,他一手创建的A8音乐网。已成为中国首只以数字音乐概念上市的国家高新企业,屹立予数字音乐之巅。  相似文献   

2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各地音乐家、音乐团体也纷纷迁渝,战时重庆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一个新的音乐之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