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门事件”背景:1972年6月17日,尼克松总统连任委员会的5名共和党成员潜入民主党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全国总部,偷拍文件和安装窃听器,刺探民主党的竞选策略和活动情况,结果当场被捕。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同年11月7日,尼克松竞选连任成功。但是媒体并没有放过尼克松,从1972年至1974年,调查记者特别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对事件穷追猛打。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审理“水门盗窃案”,引起全国普遍关注。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此事与共和党“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世人称之为“破冰之旅”。对这次尼克松访华的详情和意义,许多人已是耳熟能详。那么,时隔4年之后,1976年尼克松受毛泽东邀请访华就鲜为人知了。当时,尼克松已经因为“水门事件”辞职,在美国声名狼藉,是一位“很不光彩”的总统,这时候毛泽东为什么还要邀请他访华,其中有何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12,(9):16-16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下称《公报》)。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五年九月六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在尼克松解释了美国政府关于“星球大战”计划的立场后说:“我们担心的是军备竞赛的质的升级。我们反对一切外空军备竞赛,无论谁搞外空武器,我们都不赞成。”这就是说,我们是不赞成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的。那末,什么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呢?现简介如下: 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三日,美国总统里根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正式宣布了“星球大  相似文献   

5.
姜森 《检察风云》2022,(23):84-86
<正>美军现役M1系列主战坦克被命名为“艾布拉姆斯”,是为了纪念美国名将、当年的驻越美军司令艾布拉姆斯。鲜为人知的是,他在越战中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激烈内斗——这是美军在越南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越南《青年报》近日刊发纪念1972年“阮惠战役”的文章:50年前,越共通过这场“统一决战”,向美国侵略军和南越政权展示了统一越南的决心,最终迫使美军全面撤出越南。  相似文献   

6.
吴澧 《政府法制》2014,(5):36-36
尼克松在中国最出名的,是打破了两国间多年隔绝的坚冰;他在美国最出名的,则是“水门事件”中险遭弹劾,史无前例地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辞职的总统。  相似文献   

7.
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中国西安邂逅一名七岁的中国小女孩。“你很想看见我,是吗?”“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民的”。“唔,……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这段对话最先刊载于《女友》杂志1999年第1期,后又经许多传媒传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克林顿对这名七岁小女孩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之时,我看不象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在公众场合刻意说出些言不由衷的话来做“政治秀”,而应当或多或少是他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或许就是不经意之间向一名中国小女孩吐吐苦水。…  相似文献   

8.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对这次访华做了充分准备:在盛大的国宴上,在座的美国人大都不会使用筷子,唯独尼克松不同于他人,不紧不慢地用筷子夹取美味佳肴,他那挺像回事的一招一式,吸引了众多记者的镜头.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报纸被新加坡判处有罪1994年10月7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学者林格尔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两报业公司所属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地区版上发表文章,影射新加坡是“极权主义政权”,并且是“依赖屈从的司法机构使反对党政客名誉扫...  相似文献   

10.
1973年,美国发生了当时的总统尼克松竞选期间窃听水门大厦对手竞选总部的丑闻。按照当时的惯例,一般政府高官腐败案件,由司法部任命的检察官(美国总检察长常由司法部部长兼任)进行调查。但这次涉及到总统本人,司法部由总统领导,检察官又由司法部任命,其公正信不能令人信服,所以,当时国会一致投票任命了一位“独立检察官”调查此事。当时甚至有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裳 《政府法制》2014,(17):5-5
福特:摔跤断送总统路 杰拉尔德·福特,1973年10月被尼克松任命为副总统,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后,福特当任总统。这位当年大学时代的橄榄球健将就任总统期间两次在公众场合失足跌倒,为他的形象打了不少折扣。  相似文献   

12.
孙乾 《法治纵横》2011,(9):22-22
1995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颁布,出现“责令辞职”一词。这被认为是中国官员问责制的源头。 7年后,中央正式颁布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其中除了“责令辞职”外,“引咎辞职”也开始被人熟知。2004年,中办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于引咎辞职的规定更为细化,共有9类情形适用。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对“调查式记者”这个特有名称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一些特大的新闻报道大都出自调查式记者之手,像纪实新闻片《伊拉克的军法审讯——伊拉克监狱美军虐待战俘报道》也是CBS调查式记者的杰作。还有“水门”事件,是《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调查式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典范之作,他们把舆论监督的矛头直指国家总统,最终导致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的总统辞职。在中国,除了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明确告诉了受众“记者还可以调查”的概念外,调查式记者还鲜见于相关媒体上。具有新闻划时代意义的“首届中国调查式新闻记者研修班”,也没有在权威的新闻媒体上露面,仅在广东的《南风窗》作了有限幅的报道。然而,即便如此,广泛意义上的“调查式记者”群落在我国已经存在。在对我国调查式记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调查式记者没有编制,没有户口,没有职称,甚至也没有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当他们的调查侵害了“黑恶势力的权益范围”时,伤害就伴随而来。所以说,他们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还有,尽管不能否认调查式记者对中国新闻发展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存在也对相关新闻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对“调查式记者”这个特有名称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一些特大的新闻报道大都出自调查式记者之手,像纪实新闻片《伊拉克的军法审讯——伊拉克监狱美军虐待战俘报道》也是CBS调查式记者的杰作。还有“水门”事件,是《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调查式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典范之作,他们把舆论监督的矛头直指国家总统,最终导致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的总统辞职。在中国,除了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明确告诉了受众“记者还可以调查”的概念外,调查式记者还鲜见于相关媒体上。具有新闻划时代意义的“首届中国调查式新闻记者研修班”,也没有在权威的新闻媒体上露面,仅在广东的《南风窗》作了有限幅的报道。然而,即便如此,广泛意义上的“调查式记者”群落在我国已经存在。在对我国调查式记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调查式记者没有编制,没有户口,没有职称,甚至也没有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当他们的调查侵害了“黑恶势力的权益范围”时,伤害就伴随而来。所以说,他们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还有,尽管不能否认调查式记者对中国新闻发展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存在也对相关新闻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有一位名叫乔治&#183;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后,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总统以来,又一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克林顿绯闻案的报道进入高潮,独立检察官斯塔尔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这位“多管闲事”、“死心眼”的独立检察官何以有如此胆量,要把“皇帝”拉下马呢? 独立检察官是美国负责对国家高级行政官员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和起诉的官员。这一职位的设置直接起源于水门事件。由于在事件中尼克松总统本人以及他的许多高级官员包括司法部长都成了嫌疑对象,参议院开始对行政部门的自我调查表示不信任,它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6):35-35
1972年2月21日星期一上午11时半,乘坐空军一号,美国总统尼克松及其大批随员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访华之旅。对于还不熟悉中国的美国人来说,这次访问的意义,不亚于去月球访问。也正是因为这次不同寻常的访问,中美两国从此进入了全新的交流阶段。40年过去了,当那些亲历者再次回忆起这改变世界的7天,也许将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它。CNN前记者齐迈可制作的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一周》中,当年这些亲历尼克松访华的记者与前外交官们,透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8.
王香平 《政府法制》2011,(23):14-15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与毛泽东谋过面的总统尼克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完全献身的和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力的诗人”。如果说“诗人”是特指毛泽东的个性化特征,那么,“历史造诣很深”则适用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9.
2017年6月3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因在儿子中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而成为网红.他的一段时长约15分钟的演讲致辞视频不仅引爆了美国社会,还在一个月后漂洋过海刷屏了中国网友的朋友圈.《华盛顿邮报》评论道:“罗伯茨首席大法官本年度最好的作品,不是某个案子的判决书,而是在儿子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相似文献   

20.
法律书签 美国党派的价值分野 从表面上看,美国既有民主党这个动不动就说要保护你、比爱自己还爱你的激进党派,也有共和党这样以个人为出发点、以个人奋斗为核心价值观的保守党党派.但实际上,这两个党派的价值观分野不那么明显.1974年,时任总统尼克松(共和党人)就祭出了《全面医疗保险计划》.用保罗·克鲁格曼的话说,它和民主党的方案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当年,反对该计划最凶的恰怡是民主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