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票据涂销制度是票据流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被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票据法所采用。但我国《票据法》却未对票据涂销行为进行规定,实务中被涂销的票据一概作废而需要重新签发,这必然会对票据的流通性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应兼采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票据涂销立法,并借鉴台湾的立法体例,在票据法的总则和具体票据行为中分别加以规范,从而逐步完善我国的票据涂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票据质押作为信用担保方式受担保法和票据法双重规范,担保法规范标据质押的原因关系,即质押合同,而我国票据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则票标据质押作为票据行为加以规范.但标据质押行为与一般票据行为有重大区别,其性质上应属于民耨事法律行为中的债权质押行为.因此对于票据质押行为不宜适用有关票据行为的规范.以记载"禁止背书"字样的票据进行质押时,质权人不能享有票据权利但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对我国有关票据质押方面的规范应结合上述原理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3.
票据无因性原则是现代票据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而且已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该原则的确立保证了票据交易的简易、迅捷和安全化,充分发挥了票据的支付、结算、信用、流通等功能。可是,该原则至今未在我国法律理论和票据业务实践中达成共识,从而影响了我过票据的流通,阻碍了我国票据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尽快完善我国票据立法,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与常规的保理业务相比,票据保理的法律优势明显,对保理行业及票据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票据保理法律理论研究的不足和立法缺陷给实务发展带来阻碍.明确票据保理的准确含义和性质是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票据保理业务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债权人、保理商的积极作用上.直接票据保理、先保理后票据、先票据后保理作为三种票据保理的交易结构,需分别对其合规性进行分析,明确适合保理市场发展的业务模式.在立法上,应该明确先保理后票据的合法地位,同时,应当修改《票据法》第10条,明确票据无因性原则,给票据保理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支持保理公司合法经营.  相似文献   

5.
票据作为与公司、合同并列的市场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其流通性是其生命力所在,而票据流通性的根本保障是票据无因性。无因性作为票据法的基本原则,早已被各国的立法、司法实践及法学理论所普遍承认。但随着我国票据法的颁布,该原则至今仍未在我国达成共识。本文在分析票据无因性基本范畴与我国立法规定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票据法坚持了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并对票据行为无因性被突破这一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票据是具有流通性的有价证券,易被他人伪造。当出现票据伪造时,票据当事人之间的风险责任与损失分担问题就变得较为复杂。由善意的付款人还是善意的持票人承担较为合理,两大票据法系规定不一。将两大票据法系票据伪造风险负担规则进行比较,对我国票据立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评析,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更好地保障票据的流通与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比较我国票据法、英美票据法、日内瓦票据公约以及联合国票据公约关于票据伪造法律制度的异同,指出各国票据法对于伪造签名的效力和出据伪造票据的效力的规定基本相同,而对于背书伪造的效力则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在上述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他国票据法值得我国借鉴之处及我国票据法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Einert先生的票据思想的研究,了解德国票据法立法的过程、背景,揭示德国早期票据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当代票据理论和立法的影响。今天所见的德国票据法在德国经历了300年的历史,无论是票据理论的选择还是法律利益的平衡过程都是曲折的,德国票据法学者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并非一般的民事权利,而是票据法上的非票据权利。文章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对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成立的条件、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当事人、利益返还的范围、诉讼管辖以及时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对我国《票据法》相关条文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票据法》对于空白票据制度的规定比较简单,与西方国家成熟的空白票据制度对比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进一步进行补充修正的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空白票据法律制度的剖析,挖掘空白票据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我国空白票据法律制度构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