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市长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城市居民对城市管理最迫切的要求又是什么?《望》周刊最近在15个大中城市就城市管理问题对市长和市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在市长和市民分别开列的“难题清单”上,排在前三位的难题中有两个为市长与市民共同关注,即城市...  相似文献   

2.
邓清波 《党建文汇》2013,(11):24-24
某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前些年开发商参与城市拆迁、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时表示:政府从来是站在穷人的立场,政府就是要做穷人的代言人。这位市长要传达的是,对少数开发商侵害拆迁安置群众权益的遗留问题,政府要为弱势群体主持公道并勇于担当。因此,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28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谈到首都城市发展问题时指出:“北京城市人口结构复杂、需求多样,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个性化程度,以不断满足市民多层次的需求。”那么,何谓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4.
报载,元月 17日,大连原市委书记兼市长薄熙来将起程离开大连赴沈阳工作。在没人组织、没有通告的情况下,万余名群众自发到市委、市政府门口相送,二三十辆出租车自发组成的车队为“薄市长”壮行。在薄熙来向市民告别时,人群中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哭腔高喊:“薄书记,别忘了大连 !薄书记,退休了可要来大连住啊 !”……   大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笔者去过大连,通常大连市民在为自己美好家园自豪时,也会为有薄熙来这样一位好领导而感到骄傲。因为大连的美丽、大连经济的腾飞、大连非凡的影响力,薄熙来功不可没;并且,他过人…  相似文献   

5.
宋凤国 《新长征》2010,(11):54-55
如何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已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推进文明城创建,发挥城市的主体功能和作用,必须通过广大市民去努力、去实现。因此,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市民素质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6日,在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后,沈阳市市长陈海波、鞍山市市长谷春立、抚顺市市长王阳、本溪市市长王世伟、营口市市长高军、阜新市市长潘利国、辽阳市市长唐志国、铁岭市市长张竞强答记者问,畅谈了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及各自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的定位等。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3,(33):I0001-I0001
走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城区,道路纵横交错、楼宇错落有致、夜景璀璨迷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日秦完善的城市功能,无不让市民感到欣慰和自豪。  相似文献   

8.
朱岩 《党建文汇》2007,(7):11-11
近日,记者拨打了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9个地级市共40个城市的电话,以检验市长热线是否通畅。总的来说,大多数城市的市长热线比较容易打通,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思考之一:市民是反映城市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文化在一座城市里的意义,有如平原上青翠的山川和雄健的苍鹰,有如沙漠中点点的绿洲和汩汩的清泉。  相似文献   

10.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干部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在一个任期内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一般不得超过一次。中央的这个规定,切中了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存在的党政领导干部频繁调任甚至随意调任的弊端,极具现实意义。媒体曾披露,某省一个城市,10年之中市长换了7任。因为市长来去匆匆,以至许多市民不知道现任市长是谁,而“换市长”,则成为该市市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这个市长成了“流水市长”  相似文献   

11.
哲明  杨晓威 《党建文汇》2002,(13):37-37
看了某电视台最近一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节目,其中主要出场人员为中美两位市长,中国是沿海某市的一位市长,美国是来得蒙得的艾文市长,主题围绕中美两位市长通过电视相互对话,交谈各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展开,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人了解世界。前半段节目无大问题,后半段节目中暴露出几个问题,令人深感惊愕和感叹。主要问题出在中美两位市长互相邀请对方访问自己城市的环节上。双方经几次互相邀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文化治理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从总体上看,城市文化治理逐渐从政府一元主导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模式转型,城市文化治理的空间实践机制随之也发生变化。政党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和市民自治组成多元协同治理网络,推动城市文化治理向基层下沉。大型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成为过去式,城市基层小尺度空间成为城市文化治理的重要领域。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文化治理,促使城市基层的街区和社区成为满足普通市民需求的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治理向基层下沉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3.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作为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近年来尝试对外开放,允许市民、人大代表坐堂旁听,或者参与网络视频直播。杭州的这一政府治理上的创新,刚刚入围第五届地方政府创新奖。对此,杭州市市长蔡奇说,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有权知道和参与有关城市发展的决策,这是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在以往的政府决策中,最有发言权的是政府官员,一般民众很难走近决策层面,更少有机会通过正式官方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生活的场所,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水准和生活幸福,其水平和质量是一座城市成熟与否的标志,上自城市决策者、规划设计者,下至城市建设者和普通市民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为实现将鞍山建设成为经济振兴、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的世界级钢铁基地、全国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近现代工业文化为特色的现代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关注鞍山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其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和档次,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和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奎屯市的城市文化建设,首先要依据城市历史、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准确定位,找到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有效途径来实现,包括:深化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育具有高素质的市民,增强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运用规划手段,整体设计城市文化形象;科学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通过市民的精神气质、道德素养、生活方式以及规章制度、城市历史、城市风貌所体现出来的公共价值。它是城市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市民认同的价值观与共同的精神追求,以及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也是市民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体市民营造的共有的  相似文献   

17.
柏鸣 《奋斗》2006,(9):60-60
绿化树是城市美化程度的标准之一,也是城市管理水平的象征。然而,如果管理不善,绿化树也会给市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2,(3):59-60
江作苏在1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大城多小巷,很多仅容一二人通过的背街小巷,密密交织,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通道,透出城市生活最底层的气息。因为巷子小,所以车难进,平时不为人关注。在武汉,这样的883条小巷并不起眼,但是,当政府大力启动提升小巷环境的“883工程”时,人们发现它牵动的不仅是小巷居民,更赢得了所有市民的心。近年来,南京、扬州、乌鲁木齐、长沙等城市。  相似文献   

19.
金姬 《党员文摘》2007,(9):25-26
在今年全球气候变迁会议闭幕后的第五天晚7时,东道主城市——泰国首都曼谷熄灯15分钟,以响应全球节能运动,提高市民为降低地球温室效应出力的意识。曼谷市长阿比拉表示,今后每个月的9日都定为全市熄灯15分钟的“曼谷节能日”,以不夜之城的片刻“黯淡”,呼唤地球未来的一片“光明”。据估计,这次活动可减少4800吨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20.
树文 《支部生活》2011,(4):42-43
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市民的城市生活就更加美好。数字城管作为一种新兴的,运用了高新信息技术的城市管理模式,其管理具有高效、精细、规范的特点,这些特点使数字城管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长效、常态化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