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二战结束以来,东亚经济体的发展基本都深嵌于东亚产业链的变迁过程之中.截至目前,日本与“四小龙”已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四小虎”则陷入陷阱之中,东亚其他国家前景未定.根据前两组经济体的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跨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在于产业结构是否实现升级.对于单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东亚产业链变迁分为“产业迁入”和“产业迁出”两种情形,其中“产业迁出”为东亚经济体实现产业升级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此过程中,一国还需与时俱进,对其产业政策进行调节,才能实现产业升级与跨越陷阱的目标.据此可以解释泰国在21世纪以来的东亚产业链变迁中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结合当前东亚产业链变迁和泰国产业政策调整的最新方向,这一规律也预示着未来泰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仍将面临较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论俄罗斯新制度安排及其特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现阶段,俄罗斯基本上完成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正在努力构建一种与俄罗斯本土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可控的民主”与“可控的市场”,它们被认为是俄罗斯“可控式”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这一制度安排的产生基于以下社会背景:第一,叶利钦时期所推行的“自由式”的制度安排,被俄罗斯转型1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俄罗斯行不通;第二,普京治理国家的理念及普京政府的政策措施的推动;第三,“可控式”制度安排是俄罗斯民族价值观的体现,并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及其未来崛起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在这种推断的基础上,本文对俄罗斯“可控式”制度安排及其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以及它对于拉动俄罗斯经济增长、促进俄罗斯崛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试图给出一个结论:俄经济发展将有可能沿着具有俄罗斯特征的“可控式”制度安排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3.
发展道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取向,概括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民主化与国情的深刻辩证关系,并要求建立可以确保实现俄罗斯发展理念的机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与完善,是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的主要议程。当前,俄罗斯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加强政治竞争性是新阶段的新特点,其实质是俄罗斯新权威主义政体的改革问题。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面临挑战,主要包括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前景、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协调、"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现代化、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变、民意政治的挑战、社会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战略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俄罗斯究竟具有怎样的国家特性,如何看待俄罗斯的民主,如何看待发展道路的间断性,如何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这些都是研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基础性问题。俄罗斯的国家身份认定从历史上就与帝国意识紧紧捆绑。这种自我意识在本质上缺乏对他者文化的尊重。这是当今俄罗斯如何融入世界的关键问题。精英阶层关于俄罗斯是"欧洲太平洋国家"的身份认定、新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与"欧亚联盟"战略互为影响,是俄罗斯发展前景中值得关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崔珩 《俄罗斯研究》2024,(1):154-173
普京在2012年开启第三个总统任期后,迅速将以远东开发为载体的“转向东方”政策提上议事日程。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进一步将“转向东方”作为国家外交突围、经济纾困的主要策略。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在遭受西方阵营集体排挤的情况下,“转向东方”更是成为俄罗斯避免经济被完全排除在全球循环之外的主要依托,也是为俄罗斯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希望。“东北-远东”地方合作是俄罗斯“转向东方”以及中国“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要成果之一。比较2012年和2022年的“转向东方”,心理、经济、地理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当前俄罗斯“转向东方”的面貌与十年前相比有不同的呈现,主要表现为:在心理结构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危机严重削弱了俄罗斯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在经济结构上,中国长期高速发展使得俄罗斯“转向东方”依赖中俄合作;在地理结构上,“软硬”基础设施缩短了俄罗斯与东亚的空间距离。与2012年相比,2022年以来俄罗斯“转向东方”无疑更接近于战略选择,而非技术性调整。俄罗斯正以空前开放的姿态面向与中国的合作,为未来中俄“东北-远东”地方合作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虽然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政府就宣布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全面的“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的私有化,但十年后,仍然很难把俄罗斯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待,欧盟甚至拒绝承认俄罗斯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具体到俄罗斯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在俄罗斯市场上经营,我们就常常为俄罗斯“谜”一样的市场而感  相似文献   

6.
陈沐阳 《美国研究》2022,(3):92-110+7
近年来,为抗衡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发展融资领域日益提升的影响力,美国提出了“重建更好世界”倡议等一系列竞争政策,旨在以鼓励私营资本的、市场主导的“美国方式”对抗“一带一路”倡议。本文认为,“市场主导”并不是美国实施发展融资的主要特点。美国通过主导两个国际机制影响基建资金的流向——国际发展机制和国际出口信贷机制;前者主要依靠政府分配资金,后者则限制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相反,后发国家则倾向于将发展融资作为产业政策的一部分,以官方融资激励企业前往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面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达工业国家开始转而采用后发国家的方式,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呈现“南方化”。“重建更好世界”倡议体现了美国方式向中国方式的趋同。  相似文献   

7.
孟加拉国自1971年独立以来奉行“平衡外交”策略。孟加拉国国父谢赫·穆吉布·拉赫曼被称为“外交政策的总设计师”,他推崇的“友及四方,不存恶意”外交理念和把孟加拉国打造成“东方瑞士”的外交定位对该国后来的外交政策制定产生深远影响。独立50余年来,孟实现了改善与印度关系,推动与巴基斯坦关系正常化,加强与伊斯兰国家间联系,积极加入国际和地区组织和合作机制,并深化与中国、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大国间关系。孟加拉国之所以制定多元平衡外交战略,主要基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区域安全三大需求。未来,孟加拉国将继续与印度保持紧密联系,与中国持续加强合作,并强化与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间关系,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提出碳中和目标并加大绿色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以立法促产业”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新特点。在中国绿色产业处于全球优势地位、美国借《通胀削减法案》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压力下,欧盟以抢抓全球绿色经济新机遇、对冲全球绿色产业政策竞争压力、谋求能源安全长远保障为目标,围绕绿色产业发展的顶层战略设计和资源统一调配,推出以“绿色协议产业计划”为总体框架的一揽子绿色产业提振政策,构成欧盟加强扶植本土绿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政策纲领。虽然中国绿色产业实力雄厚,产业链供应链国际融合度高,但欧盟作为中国绿色产业主要出口目的地与合作伙伴之一,其绿色产业本土化趋势或将降低对中国低碳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给中国绿色产业优势地位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并加剧中欧在关键原材料领域的竞争摩擦。当前形势下,利用欧洲能源结构调整契机,主动运筹对欧关系,稳定中欧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深化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是维护中欧关系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封帅 《俄罗斯学刊》2022,12(2):5-29
俄罗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外在形态是“一体两翼”式的政策网络,以《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作为基本战略构想,以数字经济框架内的人工智能“路线图”和人工智能联邦项目建构发展议程,以《2024年前俄罗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监管发展构想》为核心确立监管议程。而俄罗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实体结构则表现为在联邦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二元平行系统运作模式,由国防部担任操盘手的军事人工智能板块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闭环系统,而以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为主要操盘手的民用人工智能板块的运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殊的治理体系源于俄罗斯人工智能战略的底层逻辑,是俄罗斯政府面对战略目标与现实困境巨大鸿沟所做出的现实抉择,这种剑走偏锋的设计虽然取得了部分短期成果,但并未实际解决制约俄罗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问题,能否走出一条人工智能发展的“俄罗斯道路”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作了引人注目的调整,特别是对东方政策的调整,俄当局越来越认识到如果缺乏积极全面的东方政策,要保护俄罗斯的民族利益是难以想象的。对俄罗斯来说,东方亚洲国家与西方国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巩同和发展俄罗斯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才能改变俄在亲西方外交中的“小伙伴”形象。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俄罗斯在近两年的外交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  相似文献   

11.
The overarching task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rectly present the main crucial venues – a prototype road map of Russia's study of Persia in the context of foreign policy – to the students of Russia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ersia, as well as, more specifically, to researchers of Russia's late Imperial and early Soviet policy towards Middle East and Oriental studies therein. Simultaneousl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quivocal and quite often controversial nature of conducting archival research in Russia, it is worth knowing that a scholarly activity, seemingly conventional and rather straightforward in the West, can turn into an adventurous quest in present-day Russia, hampered by various factors. So the article also touches up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archival industry in present-day Russia,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traditionally most burning issue in this field, namely the unjustifiably excessive secrecy, underpinned by the discourse of protecting Russian state interests, which can turn out to be an unexpected obstacle to research into a period even dating back a hundred years.  相似文献   

12.
For several decades, Northeast Asia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ASEAN’s fossil fuel industries. This investment has been fundamental in ASEAN’s industri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has also been a main source of foreign exchang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while energy demand in Japan and Korea has been slowing down, it has begun to increase rapidly in ASEAN at a time when some of its own oil and gas fields are beginning to decline. The sharp rise in ASEAN's demand for energy is partly the result of massive FDI from Northeast Asia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is investment is enabling ASEAN to become less dependent on the export of fossil fuels for foreign exchange. Indonesia has already announced it is reducing its energy exports to Japan because it wants to use the fuel domestically. Without doubt, the other ASEAN energy exporting countries will also soon be reconsidering their energy export contracts with Nor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经济的转折点与“俄罗斯病”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俄罗斯经济一度在油价的暴涨中实现了高增长,但在2008年油价暴跌之后,俄面临着经济增长的转折点。虽说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伴随着一系列的市场经济结构改革,但还是对于油价变动反应过度。俄受油价变动摆布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可统称为"俄罗斯病"。这其实是一种"石油诅咒"综合症,但它不同于"荷兰病"。虽然俄罗斯历经石油价格高涨→实际汇率升值→进口扩大的发展路径,却没有出现GDP增长递减和制造业增长低迷的现象。因为俄国内市场大于荷兰,而且制造业发展缓慢。我们不能期待出现治愈"俄罗斯病"的特效药和特需,而有效利用资源利益来推动其经济发展是俄罗斯的现实选择。俄罗斯以"推翻世界史"的速度实现了开放的市场经济,但是,在重构文化背景和制造业基础之后再来发展经济恐怕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14.
王箫轲 《当代韩国》2013,(2):96-108
建交以来中国对韩国经济—经营研究发展迅速,这成为中国韩国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当中可以发现,韩国经济—经营研究是中国学界较为关注的国别研究之一,其关注重点随着中韩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1992~1997年,相关研究对韩国经济的制度层面和大企业集团的关注很多,重点是对韩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引进和借鉴。1998~2008年,中国学界对韩国经济—经营领域的研究进入全面深入发展阶段,对韩国工业经济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韩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进行了更加详实的考察和分析。2009年以来,能源问题、文化产业问题、FTA问题、农业问题、宏观经济管理当中的公共政策问题等成为中国学界的关注重点。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国学界对韩国经济—经营领域的研究存在基础研究不足、跟踪研究滞后和具体产业研究不深入等问题。目前,韩国在经济—经营方面依然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中韩经济关系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中国学界对韩国经济—经营领域的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课题。  相似文献   

15.
韩国与台湾地区的发展道路有重要不同。韩国是“指导的资本主义”道路,倾向于追求增长效率与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培育出了私营大企业群体,从而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台湾地区则在“民生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走的是倾向于“均富”的道路,对市场经济和私营大企业的发展持谨慎态度,结果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草根经济”局面,造成工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瓶颈。韩国与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生经济地位的转换,与它们在高增长时期所奠定的不同基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日本动画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日本政府对动画产业从产品创意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日本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支持具有可操作性强、有立法保障、多通过行业协会实施的特点,这种对动画产业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方式值得中国政府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旅游业是发展最快、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贡献较大的产业之一,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旅游合作正在成为国家间双边及地区多边合作的重要方向。在最新的《2030年前白俄罗斯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旅游业已被白俄罗斯确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尽管在基础设施、发展资金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在国民经济贡献度、市场受欢迎程度、服务形式与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其在资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发展前景广阔。中白旅游合作,在资源、政策、市场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合作条件。通过实施第三方市场联合开发、区域旅游集群建设、消费支付手段便利化以及创新产品宣传手段等措施,未来中白旅游合作有潜力成为继中白工业园之后中白间务实合作的又一亮点,进而成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的新典范。  相似文献   

18.
E-Commerc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Chinese Apparel Value Ch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gains from electronic commerce (e-commerce) that promote innovation, industry upgra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China’s successful experience with e-commerce has had a positive effect in transforming consumer-goods sectors of the economy and motivating economic reform. This article looks at how e-commerce reduces barriers to entry and enables firms to move up the value chain by using the global value chain framework to analyse the impact of e-commerce on the upgrading trajectories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s of China’s apparel industry. For large Chinese brands, e-commerce has enabled end-market diversifica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commerce has facilitated entry with functional upgrading as well as end-market upgrading. In the “two-sided markets” created by platform companies, the “engaged consumers” are the demand side of this market, and “e-commerce focused apparel firms” are the supply side of the new market. Consumers and platforms are more directly involved in value creation within this emerging internet-base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Two American economists discuss in considerable detail the critical problem of interenterprise arrears (overdue paymen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in Russia that undermines th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and privatization. The study is based on interviews involving directors of 32 industrial enterprises, manager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Central Bank officials in Moscow, Novosibirsk and Sochi from May to mid-November 1992. In addition to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he mounting accumulation of debt and highlighting the financial problems of enterprises coping with the crisis,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anatomy of present-day banking and extension of credit to finance production in the former USSR.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P21, Ol7, G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