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3宗教,它的信仰和哲学,当然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习惯从“人类文明哲学”的眼点去看宗教。如果说,只有人才知道自己将死;也只有人会有自杀行为,追问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以及世界的起源,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那么,宗教哲学便是从这些紧迫追问中诞生出来的。人类文明是先后从两处诞生的:先是生理(物质)的迫切需要,后是心理(精神)的迫切需要。宗教则属于后一种需要。至少,在促进东西方哲学、建筑、雕塑、绘画和音乐的发展中,宗教信仰有过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是在我头脑里便摹地出现了一个课题:“宗教…  相似文献   

2.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人类 精神生活的特征,那么,最 合适的便是这个词──创造 所谓创造,未必是指发明某种新的技术,也未必是指从事艺术的创作,这些仅是创造的若干具体形态罢了。创造的含义要深刻得多,范围也要广泛得多。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一个灵魂,灵魂使人个能满足于动物式的生存,而要追求高出于生存的价值,由此展开了人的精神生活。大自然所赋予人的只是生存,因而,人所从事的超出生存以上的活动都是给大自然的安排增添了一点新东西,无不具有创造的性质。这样的活动当然不是肉体(它只要求生存)、而是心灵发动的。正…  相似文献   

3.
61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主题是1961年10月末,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只有两个月,我在办公室阅读的第一本书便是农业史,当书中提到这一人类文明哲学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时,我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一次震憾。我这个人便是由这类大大小小震撼催我渐渐成熟、把我推向世界哲学之路的。36年后的今天,我才来撰写读者手中这本书,这又一次证实了黑格尔的话;“精神曾经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把哲学发挥出来”;“哲学……是清醒的意识”;“哲学工作实在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觉醒”。《人类文明功过》一书便是这一觉醒的明证。在人类文明早期阶段,至少有…  相似文献   

4.
学生时代,生性顽皮的我,常常因闯祸而被老师唤去作书面或口头检讨。尽管我作文写得不差,可检讨总让老师觉得“不深刻”。于是我便放作深思状,瞎想些估计听上去很能打动人的话,强加于自己的认识之中,这才蒙混过关。大概好多人都曾受过这类“检讨启蒙”,及至他们成年后作起“检讨文章”(当然有时不是以“检讨”而是以“警世”面目出现的),似乎特别得心应手,令读者动情。像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在任时常常警告别人:大写的“钱”字,是两个持戈的人在看守金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湖北那位名噪一时的“企业家”于志要规“发明…  相似文献   

5.
雨的随想     
马德 《党政论坛》2010,(14):20-20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6,(8)
正一般人写文章,都乐意回忆自己的父母。父母之恩,重如泰山,大有写头,这应该是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人回忆自己的妻子。一日夫妻百日恩,爱情比天大,当然也有写头。而今天我却要写写我的3个儿子。我作为父亲,养活他们一回,父子之情,照样是个永恒的主题。我的3个儿子,老实说,从他们小时候看,每个人的性格就已凸现了。老大蔫、老二欢、老三挺犟性。他们尚在襁褓中,当然得向我要吃的,要喝的,要我给他们清理卫生、洗涮尿布等等。一家之中,除了妻子他人莫属,我也基本做到了  相似文献   

7.
关于周林的对话叶芝余甲:许多人说.有才能的人要取得成就,在国外比国内容易得多。乙:我也听到过这种说法。我没去过国外,没有比较,无法判断。以意度之,不无道理。比如,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国外(主要是指一些发达国家)的物质条件当然要好得多。甲:但他们似乎并不...  相似文献   

8.
“说时容易做时难”。把理论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理论化,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非在备课时下苦功夫、花大气力不可。所以,我总结的第四句格言就是:“备课精益求精,讲课洒脱轻松。”只有精益求精地认真备课,对所要讲的问题都真正嚼烂吃透,方能在讲课时胸有成竹,得心应口。备课怎样才算是精益求精呢?我体会起码要做到“四熟”: (1)思想观点考虑成熟。就是把讲课内容中所有的思想观点,都从实际出发,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思考。想了正面想反面;想了历史想现实;想了此域想彼域;想了在逻辑上能否讲得通,还要想在…  相似文献   

9.
许国璋教授     
──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要教怎样做人,是英语教育,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育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我们的理想要高一点,要做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只想练些应酬英语,到合资企业去跑腿,去做翻译,目标太平凡也大庸俗了。你就是做了合资企业经理,举止是不是要有修养些?谈吐是不是要更典雅些?写作时笔下是不是要有更多的文化内容?否则你每月挣成百上千,我也很鄙视你。这就是许教授许国草!这样的声音,我们以后听不到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素质与肌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烟雨武夷山     
王月鹏 《党政论坛》2011,(10):30-30
在一个烟雨迷蒙的日子来到武夷山。雨是雾状的,雨雾中的武夷山,像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这给予了我更多的想象。一路上都在想,这样的面纱倘若能永远不被揭开该有多好,我们实在不缺乏对奥秘探究的所谓勇气,我们更为需要的是,对大自然保留一份神秘感,对未知的事物怀着怕和爱。  相似文献   

11.
要以德服人     
常言道:要以理服人,笔者以为,更要“以德服人”,这并非对以理服人的否定或取代,只是想让“服人”的人多讲点德,多有点德,不要空讲理,蛮讲理罢了。德,指德行、品质和德政;理,便是大道理。一个人,尤其是“公仆”者,无德硬讲理,理也黯然失色,人们心不服,口也不服。只有德正,人们才口服心服。如今.“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还真不少。有些人尤其是些“公仆”们,公开场合,小道理大道理该怎么讲怎么讲,讲得头头是道;私下场合,五事缺德事贪赃枉法的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干得触目惊心。古人曰:“德,国家之基也”,“德惟…  相似文献   

12.
丁聪  东耳 《瞭望》1988,(36)
王驾《雨晴》诗云:“雨前初见花问蕊,雨后全无中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雨骤花尽,蜂离蝶去,情致俱佳。而骤雨摧花、冷眼驱人,事虽二端,理则一焉,恐索解人不易得耳。  相似文献   

13.
1现代科技文明正在急剧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人的精神或灵魂状态。我的一位朋友,原先是浦东川沙县农民,近年来因做房地产生意发了财,在浦西高层公寓买了一层房(第2互层),并将他的65岁老母接来同住。从小在乡下清末那幢农舍长大的老母亲时时抱怨:“我住在21层,每天睡觉都感觉自己是悬在半空中,心好像永远落不到肝上,特别不自在!”这是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不适应,跟不上。这是人性在抱怨;人性跟不上科技形势。是的,20世纪末人的灵魂状态是《人类文明功过》一书研究的内容之一。检验一种文明的好坏重要标准之一,是看人…  相似文献   

14.
提到扶贫,不少人以为就是给钱给物,给得越多政绩越大,给得越少政绩就越小,此言谬矣。古人云:“接人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接人以渔,足食终身之鱼”。党政机关到贫困地区扶贫,重在“授人以渔”,根在“授人之渔”。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急,相反,钱物给多了,还容易助长贫困地区的依赖心理,导致他们穷不思变,安贫乐道。因此,党政机关一定要端正扶贫指导思想,切莫单纯以给钱物多少来衡量扶贫的成绩,要变“输血”为“造血”,从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上入手,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的职能作用。真心实意为贫困地区群众办些实事。具体来…  相似文献   

15.
我在西北二棉化织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已有10年了。这10年,我劳累过、委屈过,但也有欢欣快乐。我感到越来越离不开车间那帮小姐妹,越来越喜欢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份工作了。有首歌唱得好:众人划桨开大船。因此,我常想,作为党支部书记,就得想方设法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怎么个调动法呢?我想人心都是由长的,做人的思想工作,生硬地说教一定不行,必须是以心换心,以情感人。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也积累了一些做思想工作的经验。有的人性格外向,“阴晴”都表现在脸上,这种人有时工作上有点失误,你就是批评严厉些,她也能接受。而…  相似文献   

16.
95回眸七、八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尤其是20世纪这一百年,人类发现地在探索外部实在世界、开发脑力方面已远远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文明成就的总和。我主要指的是科学技术的成就。比如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和交通,冲决人所居住的地球重力所构成的罗网和束缚等。但艺术则不然。我不认为20世纪末的音乐和建筑艺术就超过了18世纪末的音乐和建筑;21世纪的诗歌和绘画定能超越19世纪的诗歌和绘画。不。艺术成就不一定同科技文明先进程度成正比。96所谓人类文明,说穿了是人类大脑的产物,是大脑新皮质活动的结果。人类文明——从火的使用到卫星上天,从畜…  相似文献   

17.
唐双宁 《党政论坛》2011,(12):44-45
十一是多点爱好。我有个体会,比如多读点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上可生调整情绪之功效。人的物质生命总是要结束的,活100岁最后也得结束,但精神生命是可以“万岁”的,如李白,如杜甫,如苏东坡。所以,多点爱好,特别是积累些精神生命,可使物质生命更快活。  相似文献   

18.
钱多也焦虑     
《党政论坛》2013,(20):6-7
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背负着一堆纸枷锁。我上大学的时候读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淡到生为男人的使命:第一,男人是开拓者或冒险家,充满胆识和魄力;第二是士兵,很强壮的人,保护弱者,主持公道;第三是技术专家,小到换灯泡,大到修汽车,卷起袖子就能干;第四是提供面包的人,能挣钱养家;第五还得是上帝,帮助他人脱离苦海。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7,(4):47-47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最近指出,提高管理水平要认真研究解决“相对不满”问题;厉以宁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是绝对不满而是相对不满。相对不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虽然生活比过去有所改善,但注意到其他人生活改善得更快。于是就产生了相对不满。比如说,同一个村子的人,大家过得去都差不多,现在,我虽然改善了,可是你们家改善得比我快,养鱼致富了,养鸡致富了,而我收入提高得不多,这就造成了相对不满。第二,虽然生活比过去有所改善,但欲望增加得更快。他也相对不满。欲望怎么来的呢?来自相互影响。第三,生活一开始有所改善,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开始下降。尽管下降后比原来的出发点要高。但是,人们不是同最早的出发点相比。而是同曾经达到的最高峰相比。于是也会产生相对不满。当然,除了这三个主要理由之外,还有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例如,需求多样化。我们过去经常听到一句话:你看老百姓都不满足啊,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句话是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不了解人,因为,人不是以吃饭为惟一要求的。不是说有肉吃就什么矛盾都没有了。他还有另外的要求:孩子要上学,上托儿所,考大学更难。他就说,干吗不多办一点。还有,有肉吃了,可是看病、看牙可难着呢。很早就要挂号去,他就不满。又如,过去没有房子住,现在有房子住了。房子比过去宽了,可是这个房子不好,靠马路,汽车多,晚上睡不着觉。他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说。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20.
我在这里讲三个问题。一、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小平同志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他之前没有人这样说过,他说得非常准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这个民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应该说,在和知识经济相对应的这个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是落后的。这种落后状况至今没有完全改变。我们的铁路部门一公里用37人,美国是1.3个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差距。其他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差距,都是非常严峻的。我们自己采出来的油没有从外国买来的便宜。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