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金义华 《世纪行》2011,(8):27-27
一、当前湖北航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今年以来,随着发展长江等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北航运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湖北地处我国中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鄂政发[2016]2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尤其是《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湖北综合交通快速发展,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保障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为充分发挥湖北长江黄金水道、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群优势,加快  相似文献   

3.
《河南政报》2013,(1):4-7
豫政[2012]68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精神,发挥内河水运优势和潜力,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体系,现就加快我省内河水运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意义我省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有较大河流493条,河道总里程达2.6万多公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省水运业有了较大发展,通航里程达1439公里,建成各类码头49个,打通了沙颍河周口以下、淮河固始望岗以下2条沟通华东和长三角地区水网的水路运输通道,为加快我省内河水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有利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河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  相似文献   

4.
有关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我省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水运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运能大、运价低、污染轻等优势。大力发展水运,不仅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加快我省内河建设与水运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水路交通事业的规划目标是形成通江达海、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凸显了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发展定位。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湖北地处我国中部,长江、汉江流经我省,水运资源丰富,可谓"得天独厚,得水独厚",发展水运潜力巨大。2012年12月3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6.
<正>鄂政函[2018]177号鄂州市人民政府:《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呈报鄂州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送审稿)的请示》(鄂州政文[2016]63号)收悉。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征求交通运输部意见,现批复如下:一、鄂州港是湖北省重要港口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为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原则同意你市对鄂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及修改完善形成的《鄂州港总体规划(2018-2035年)》文本。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人民政府文件鲁政发〔2011〕48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精神,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和潜力,加快我省内河水运建设,促进  相似文献   

8.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国家核心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当前时期,如何抢抓新机遇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是武汉市面临的一项重大研究和发展课题。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夯实和增强港口基础建设及通航能力;提升航运产业市场化水平;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强口岸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朱宁 《政策》2013,(2):51-53
本文就如何发挥水运物流作用,进一步助推湖北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结合企业多年来的发展实际谈点思考。一、水运物流是湖北实施"支点战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渝府发[2011]7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以下简称《意见》),加快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尽快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促进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形成,增强水运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快重庆水运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贵州政报》2022,(9):40-42
<正>黔府办函〔2022〕7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加快构建适应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水运体系,补齐水运发展短板,推动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贵州省推进水运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2.
金义华 《世纪行》2008,(2):24-24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运需求旺盛 湖北是水运大省,具有“得天独厚、得水独厚”的水运优势,在全国水路交通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省通航河流229条.航道里程8988公里.其中通航里程8385公里,居全国第六位,长江干线通航里程2838公里中的834.2公里在湖北境内,是沿江各省区市干流航道最长的一段。国家规划的二十条水运主通道,在湖北境内有长江、汉江和江汉运河三条,境内长江航道里程长1038公里,占长江干线通航里程的36%;国家规划的二十八个内河主要港口.湖北有武汉、宜昌、荆州、黄石港等4个。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2,(1):38-38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以港口为依托的物流中心建设,构建以武汉新港为核心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港口大枢纽。重点建设武汉新港、宜昌港、荆州港、黄石港、襄阳港五大综合运输枢纽,并加快巴东、丹江口、仙桃、天门等重要港口和浠水、宜城等一般港口的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强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港口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必须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武汉建设航运中心条件良好,但相比其他竞争城市,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武汉航运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航道通行不畅、船舶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呼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应从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航道、船舶、信息化等建设,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刊评论员 《政策》2012,(12):25-25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理当以加快建设"五个湖北"为抓手,率先在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认识湖北在中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湖北近年来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湖北的生动实践,为"五个湖北"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一元多层次"战略体...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2,(10):19-21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创新,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动力之源。建设"创新湖北",是"五个湖北"建设的关键所在。一、建设"创新湖北"是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选择建设"创新湖北",是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从湖北发展的现实基础、新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的战略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17.
李华 《淮海论坛》2011,(1):24-24
本人经过调查论证,在加快综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交通资源优势,依托港口产业资源,提高内河水运能力:依托陇海铁路和京杭运河及其它干支流,加快发展现代化物流业,切实加快港口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傅才武 《政策》2013,(4):62-65
湖北未来的10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个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加快的年代,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被赋予区域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意义。湖北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大省和领衔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完善区域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为大力推进"以港兴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实现港航企业转型升级,针对马鞍山市港航企业面临的问题,市港航管理局组织调研组先后召开了本市重点水运企业调研座谈会,并前往省内沿江芜湖市港航管理局、安庆市港航管理局、江苏省江阴市港口管理局、张家港市港口管理局、泰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进行了调研,现将本次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一、马鞍山市港口和水运企业现状(一)港口基本情况。马鞍山港是全国内河主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对促进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