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障碍因素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性收入是我国农民收入的四大构成部分之一,不仅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事关社会公平等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出不足与不均并存现象,不仅绝对数量少,与城镇居民差距大,而且分配不均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差异之外,还包括农村土地、集体资产管理、农村金融等方面的制度障碍,以及财产性收入的自我强化机制。因此,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要在拓展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夯实财产性收入来源基础的同时,重点通过推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姚林香 《求实》2008,(1):88-91
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制度因素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应对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等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以分析近期农民增收幅度减缓的原因入手,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标本兼治。既要进行短期的政策调整,又要着眼于长期的制度建设;既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又要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从提高农民的素质中实现增收。更重要的是,要切实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把增加农民收入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石泰峰 《求是》2013,(1):30-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江苏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全省农民收入呈现出"速度持续加快、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持续提升、后劲持续增强"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与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方确  曹国平 《求实》2003,(6):59-60
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是当前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经济任务 ,修修补补无济于事 ,必须进行彻底改革。根本途径是对传统农业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6.
李希杰 《求贤》2009,(12):18-19
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通过近几年农民收入的起起落落,追根溯源,制约农民收入持久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体制因素。因此,只有改革政策体制中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部分,调整国民经济的分配格局,妥善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才是农村科学发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书生 《求实》2002,(12):67-68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 ,其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推动理论创新是重要前提 ,加快制度创新是根本保证 ,促进科技创新是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的希望在于农业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民增收为什么越来越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998年全国总人口为1248亿人,其中696%的人口在农村。如果这部分人都富裕起来了,中国就是一个富裕的大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富裕的速度明显加快,但在近几年,农民增收的实际幅度放慢。1990年至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8631元、68631元、78399元、92162元、122098元、157774元、192607元、2090元、2160元,比上年增长分别为141%、持平、142%、176%、325%、292%、221%、85%、43%,9年中无一年超过1978年至1997年的平均增长速度,特别是近两年的增长幅度已由多年的两位数跌至一位…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要增加农民收入,根本措施在于创新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村财税制度,创新农村投融资制度,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制度,创新户籍制度,让农民享有真正的自由,还农民以公平的待遇。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安徽农民持续增收的创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安徽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的的关键。本文从影响安徽农民持续增收的障碍因素分析出发,对新农村建设中安徽农民持续增收的创新选择进行了全面思考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尚全 《新视野》2002,(1):9-12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政治品质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针对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三个代表”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政治品质,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这里,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点个人体会。首先,为什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实践是不断发…  相似文献   

12.
陈占锋 《学习论坛》2007,23(4):34-36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创新的路径极大地影响着创新的结果。在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下,我国的土地制度创新要克服路径依赖,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要承担起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责任;强制性制度变迁要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无论是健康状况、智力素质和管理经营水平都处于弱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制度性因素是主要原因。现有的土地制度、教育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升,制度的改革、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村民自治建设中的困境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村民自治 制度在农村的全面推行,使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和发挥,推进了农村民主法制 建设,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村民自治发展还很不平衡,村民 自治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具体实施中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创新 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是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才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晓萍 《新视野》2006,(5):44-46
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十一五”期间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推进“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关键。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人才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与存在的现实问题,从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市场监管机制、公共服务平台等角度,探讨转型期政府在人才市场发展中的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以消除人才市场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21,(1):59-71
“宁海36条”制度创新通过规范村级权力运作重塑了基层民主政治生态,但实践中正式制度规则的运行面临着乡村自主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村干部消极治理、利用制度缝隙积极谋利、以熟人社会关系软化制度约束等。乡村自主性意味着村干部不是完全按照国家意志和制度规范行动,其行动逻辑与村干部角色特征和乡村社会性质有关。在乡村自主性逻辑下,村级权力的有限开放与普通群众有限参与共同形塑了基层“有限民主”形态。由此,基层民主建设不仅要注重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更要审视制度实践中的乡村自主性,要在制度与实践的复杂互动中逐步推进基层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业增收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源泉。提高农民收入其根本路径在于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及其农民经营行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探讨了权利救济与社会和谐的内在逻辑关系,从逻辑的角度对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视和加强权利救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权利救济制度的借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机关事务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新形势下的机关事务管理要遵循公共治理和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从整体层面实现各相关要素的优化重组,在具体操作层面契合治理现代化的相关要求,推动制度创新向机关治理效能的有效转换,实现从制度优势向治理实效的转变。推动机关事务管理高质量发展,以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保障提升党政机关治理效能和履职能力,进而促进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