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家十人谈     
本刊请了十位作家来谈一九八五年的文学。他们中有小说家、诗人,也有评论家、翻译家,有声名卓著的老作家,也有近几年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作家。他们都是中国文坛上有代表性的人物,读一读他们的文章,也许有助于对中国文学界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伏小刚 《学理论》2011,(27):88-90
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文坛两位重要的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文学研究忽略了存在于这两位作家之间的互补性。试图对鲁迅和沈从文的文与人展开文化价值方面的梳理与比较,通过对不同思维理路的分析,提出他们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进而指出鲁迅与沈从文的人与文近于一种优秀的文化生态组合,一种完美健康的"文化—心理"模式,以期建立某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新人文价值、人格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3.
乔伊斯和鲁迅这两位文学巨擘,分别代表着20世纪西方爱尔兰文学和东方中国文学的巅峰.两位作家平生虽未谋面,但无论是创作意图,创作手法,还是创作风格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对乔伊斯的<姐妹们>和鲁迅的<孔乙己>两部作品的诸多相似性进行比较.籍以为比较研究两位作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胡玥 《学理论》2012,(25):129-130
"新移民文学"指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移居海外的作家用华文创作的作品。之所以冠以"新"字,主要是他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体现出与早期移民作家不一样的文学风格。在新世纪新移民作家中,有一批作家关注小人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烦恼、欲望,生存的艰难和个人的孤独、无助,展现处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5.
韩波 《学理论》2010,(9):69-71
具有深刻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感的普希金和茅盾两位大师都是伟大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历来重视并长期从事翻译活动。两人翻译观的相同之处:对原著内容和风格的处理,译文语言的使用,译诗的形式处理,都认为文学翻译具有创造性。在翻译理论研究的问题逐渐由从前的怎么译转为为什么这么译,两位大师的翻译观仍然是充满先见的。  相似文献   

6.
底层生活被作家所关注并进入文学叙事,传达了中国作家本土生活的经验,也从一个方面表现了他们的是非观、价值观和文学观  相似文献   

7.
这篇论文试以作家与文论为轴线,辅以文化、社会与政治三方面的背景,重新审视迷惘的一代所反映的文化与思想潮流。因侧重点移动,观察角度由单一变为多重,评价也另立了尺度。迷惘的一代作家群和新文化运动迷惘的一代作家群在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而显著的地位。他们这一代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脱下军装,冲上文坛,以反战和理想幻灭主题开始创作活动,成为20年代民族文学“主导的声音、主导的艺术家”。其中约有10位主要人物的活动和影响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肯明斯、威尔逊和多斯·帕索斯的名字灿若星座,标志着美国现代小说、诗歌和文论的精致与发达已进入世界前列,1956年,马尔柯姆·考利以迷惘的一代首席编年史家的身份发表《第二次文学繁荣》一书,总结并肯  相似文献   

8.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是陕西文学的重要作家,也是新时期乡土文学的典型代表。但同为陕西作家,由于个性、气质、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创作心里上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来,深圳文学史上出现过"打工文学"、"移民文学"、"新都市文学"、"商界文学"、"青春文学"等等文学现象,与之相应的作家作品亦有不少。而在当下的深圳文坛,一群较有文学潜质和发展势头的作家,已然在岭南文学的群落中,崛起和区分出一个完全隶属于自己的文学群落。从全国性视野予以观察,深圳作家中一群成就较大者,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陶然亭公园里,有一对墓碑。它们竖立在那里,已有五十多年。两位墓主:一位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活动家高君宇;一位是二十年代女作家石评梅。他们二人,不但以品格、文章为人们钦敬,而且,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也深为时人与后人仰慕。高君宇(高尚德)早在“五四”运动时,就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代表。一九二○年当选为北京社  相似文献   

11.
陈鹏 《瞭望》2008,(43)
如此浮躁的写作状态和文学现实,怎么可能产生振聋发聩的巨著对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再度爆冷,颁给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的勒克莱其奥,圈内人热议未止。尽管勒氏的作品不太容易看懂,而且他的确不在全世界顶尖作家之列——单单拿出美国的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两位大师就应该能把他比下去,但诺奖颁给他而不是其他作家,更不是我们中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边城"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哈代笔下的埃格墩荒原远离尘嚣。两位作家刻画出了相似的自然环境,然而在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上,两位作家却采用了不同的方式。翠翠和"边城"是完全融合的,而游苔莎与埃格墩荒原的关系是既融合又对抗的。两位作家通过人物与环境的不同关系寄托了各自的理想。沈从文追求"人性美",哈代深深怀念着已逝的宗法文明。然而,两位作家的理想却流归于中西方不同的"桃源"乌托邦。  相似文献   

13.
作家、诗人应该深入生活,去感受时代脉博的跳动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为,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反映时代、高于生活的作品,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文艺主张。有一段时间,这个主张很少被人提起了。甚至有人认为,文学作品主要应表现自我。因此,关起门来写“自我”的作家一时间多了起来。 关于文学,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争鸣,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流派共存。但是,在当今这样一个改革的时代,这样一个民族振兴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来自人民群众火热生活的作品,更需要的是一代以反映这个伟大时代、推进这个伟大时代为己任的作家。 这里介绍的三位作家、诗人,正是具有这样的历史责任感。他们对于生活,已不仅仅是体验,而是全身心的投入。无论他们是否已写出宏篇巨著,也无论他们的作品是否已称得上杰出、优秀,他们所走的道路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14.
窦卫华 《慈善》2021,(2):42-42
那是一段难堪的往事。尽管过去十多年了,至今想起来,仍会后悔摇头,为自己当初的鲁莽失礼。对方是一家国有矿业老总,喜爱文学,邀请省作协几个作家到他们那儿采风。此事属于爱好与工作两不耽误:他陪作家们座谈讲解,到下边参观采访,陪着一起联欢。作家们吃好喝好,又有了素材,保不准兴致一来写文章发在报纸杂志上,对企业,等于做了不花广告费的广告。  相似文献   

15.
庞晓辉 《学理论》2013,(12):210-211
来自加勒比地区的双子星,沃尔科特和奈保尔,一位多次宣称自己是"加勒比的诗人",一位被誉为"后殖民时代的游牧作家"。两位作者虽活跃在不同的文学领域,但都有着一样的加勒比书写风格。以沃尔科特的《奥美罗斯》和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为例,尝试解析其作品中的加勒比性,并试图对我国的文学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新春之际,中国的作家、艺术家们在干些什么?他们在思索些什么? 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作家、艺术家和学者。其中,有文学巨匠巴金,著名学者、文坛伉俪钱钟书、杨绛夫妇,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再复,著名作家冯骥才,一代名导演谢晋,著名画家韩美林,著名作曲家施光南。 记者或约写或采写,组成“作家、艺术家新春谈艺录”一束,以飨读者。读者可从中管窥我国艺术家心态与文坛新信息。  相似文献   

17.
杰出的教育家、作家、语言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祖籍吴县东山,其父辈早已定居苏州城中,我与他的儿子叶至诚(作家)、儿媳妇姚澄(名演员),在一道搞戏曲改革工作时结为朋友,早在50年代初,由他们之介绍便已认识叶老了,因此了解到叶老不少早年在家乡从事文学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文坛出现了许多的优秀作家,其中就包括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和着力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女作家威拉·凯瑟.这两位作家对当时的女性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分别体现在他们的<菊花>和<啊,拓荒者!>这两部作品中.所以拟通过对这两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探讨这两位作家对女性形象的不同理解和定位,并揭示20世纪中期女性对实现自我价值的矛盾、渴望、追求和身体力行的实践,进而展现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9.
同为美国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巨匠,德莱塞和菲茨杰拉德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之下,在创作的年代上有交集也有先后之序。然而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个性心理以及所受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文体风格迥异。因此,其笔下的女主人翁形象也大相径庭。德莱塞描摹的几乎全为被享乐欲望腐蚀的下层阶级女子,而菲茨杰拉德塑造的都是拜金虚荣的都市女郎。本文通过分析两位作家关注的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人格丧失和道德沦丧的深层原由,展示了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浮华与喧嚣以及深藏其后的衰败。  相似文献   

20.
王东 《学理论》2009,(24):56-58
同为美国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巨匠,德莱塞和菲茨杰拉德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之下,在创作的年代上有交集也有先后之序:然而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个性心理以及所受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文体风格迥异:因此,其笔下的女主人翁形象也大相径庭。德莱塞描摹的几乎全为被享乐欲望腐蚀的下层阶级女子,而菲茨杰拉德塑造的都是拜金虚荣的都市女郎。本文通过分析两位作家关注的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人格丧失和道德沦丧的深层原由,展示了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浮华与喧嚣以及深藏其后的衰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