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睿 《学理论》2013,(11):180-181
透过小说纷繁复杂,凌乱交织的时间表象分析《八月之光》中的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之间的关系。福克纳通过巧妙安排两者错前与滞后,延长与缩短的关系来增强作品美学效果,从而试图突破时空的界限,寻求人类的永恒存在。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活跃的不朽的文学巨匠,他把敏锐的目光聚焦在后奴隶制肆虐的美国南方。福克纳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因为其狭隘的地域性而趋于平淡,他对于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领悟和思考具有普遍性和超前性。福克纳的创作思想与盛行于20世纪中叶的存在主义产生了共鸣,但福克纳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存在主义者,他对于人类生存的状态和意义的诠释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相似文献   

3.
张颖 《学理论》2013,(6):157-158
小说《红字》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开创者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美国浪漫小说中最有权威的作品。笔者从社会的、道德的、心理的角度来探究小说的主题,使这部小说复杂的创作思想和多层次意义得以清晰展现。拟就此对《红字》主题寓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法国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写了一本新书《21世纪资本论》(Piketty,Capitalinthe Twenty-First Centu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4),震撼了陷于大衰退中六年至今难以自拔的西方世界。诺奖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评论称该书引发了"皮凯蒂恐慌",《纽约时报》评论的标题是(皮凯蒂的书)"较劲斯密(和马克思)",美国《新共和》周刊把这位经济学家在西方的影响描写为新出现的摇滚歌星!皮凯蒂的书揭露了300年来资本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的总趋势,犹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6)
《达·芬奇密码》是美国著名作家丹·布朗的重要作品。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索菲·奈芙的善良、罗伯特·兰登的无私以及勇敢,与曼努埃尔·阿林加洛沙主教的自私、雷·提彬爵士的残忍以及雷米·莱格鲁德的贪婪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27)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描写"典妻"、"卖妻"之俗的作品并不多见,比较著名的有许杰的《赌徒吉顺》、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罗淑的《生人妻》三篇。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这种非常态的婚姻形式主要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反映了在双半社会物质生活极度贫困的中国农村,广大农人的生存境遇,中国的人性遭受践踏,女性的命运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专著《21世纪资本论》所引起的全球广泛关注,是有着复杂的时代和学术背景的。从大众热潮看,皮凯蒂关于财富和收入分配趋势的研究成果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从学界热评看,皮凯蒂在理论范式和方法论上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刘浩然 《学理论》2013,(8):176-177
著名文学《小世界》是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之一,既是戴维.洛奇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又是他小说研究的热点,也是其写作特点的体现。在这部小说中,戴维.洛奇深刻揭露了虚荣心造成的人性的背离与异化,嘲笑和讽刺了名利、情欲等价值目标的荒诞与虚无。从戏仿的理论出发,解读《小世界》,分析戏仿在文本《小世界》中的应用及效果,分享并验证这部作品的艺术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最近无论我去哪里、见哪些人都会听到同样的问题:你怎么看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其于去年出版的著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在欧美热销至今,形成“皮凯蒂现象”)?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层意思:你怎么看待皮凯蒂的著作,你对皮凯蒂现象有何见解?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21,(6)
正人物名片迟慧,民进会员,儿童文学作家,现在无锡文联工作。出版儿童幻想小说《藏起来的男孩》、长篇小说《不可思议的朋友》,童话作品"大象学校"系列、"文具盒学校"系列、《慢小孩》、《代课老师是恐龙》、《图书馆里有恐龙》等38本图书。其中以大凉山为背景的支教题材小说《云端小学》入选2021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资本论》的出版引起了当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界的关注,尤其是其政治蕴含,该问题在新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引起了激烈争论,而争论的焦点就是,皮凯蒂关于资本的理论是否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经研究分析发现,皮凯蒂的理论更多地持有一种社会民主主义的观点,坚持的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思想路线。尽管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其相关理论主张却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他提出的征收全球资本税的观点,可以说是一个充满困难但却意义重大的理论假想。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5)
小说本与大道相对,是独立的思想,后来,渐成文体概念。《世说》、《聊斋》分别是文言小说概念流变初期和末期具代表性的作品,二者根本上都表现出维持儒家存在,维持儒家正统地位的取向,在文本及形式上虽有差异,但作品倾向是相似,甚至可以说是相同的。从两者入手,分析其中所体现的作者个体思想,即分析两部作品的价值判断,可以进一步了解文言小说整体发展中价值判断的变更状况。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特色,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并由此而开创了一个文学流派“山药蛋派”.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作品成为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明珠.尤其是1943年9月出版的小说《小二黑结婚》立刻引起轰动,根据小说改编的地方戏、歌剧纷纷搬上舞台.《小二黑结婚》的出现是干百年来中国文坛发生彻底转变的报春花.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当中,作者常常会通过游历的方式在其作品中使其作品中的人物得到历炼并进一步地成长、成熟,通过这一方式使这些人物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身。马克·吐温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家。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批评作家,同时又是幽默大师及儿童心理学家。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通过哈克的一系列冒险经历揭示其道德和心理的成长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哈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并变得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5.
《平凡的世界》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超过《平凡的世界》.小说出版的时间正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时候,它陪伴我一起度过了那段时间.小说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碰到的困难越大、考验越艰巨,你的进步与成长就会越大!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5)
人性之恶的解释和表达在福克纳和余华的作品中都是着重表现的主题。在揭发人性之恶时,余华是深刻的,福克纳是鲜明的。比较分析两位作家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之恶、文化之恶和人性之恶展现出两位作家共同对这个世界善的期望。  相似文献   

17.
谭湘衡  冯阳 《学理论》2009,(20):180-181
贾平凹小说的语言非常富有个性。一方面,贾平凹在小说中大量使用其故乡——商州的方言土语,另一方面,凭借自身极高的语音学、语义学、方言学、训诂学等方面的文化素养,他在作品中经常自觉地化用语言文字学知识。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更具可读性,能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享受。本文试以小说《高兴》为例,从以上两个方面,对贾平凹小说的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徐燕燕 《各界》2006,(12):56
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著名的小说家。悲剧的理想和现代小说的现实意义在他的小说熔为一炉,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的悲剧,产生了与古典悲剧同样强烈的悲剧效果和美学价值。因此,哈代被称作“一位用小说形式写作的伟大悲剧家,用悲剧精神观察和描写生活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尤其以“环境与性格小说”为代表,丰富了悲剧美学。他所塑造的人物以其震颤心灵的悲剧而产生巨大的美感。该文以哈代悲剧小说中的最典型的主人公,《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为例,探求哈代悲剧小说的的悲剧效果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郑勍  李晓岚 《学理论》2012,(12):134-135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是一部美国少女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狐火"是女孩们立志结盟的纹身,它象征着解脱,怒火与毁灭,它伴随了主人公成长的艰辛历程。这部成长小说深刻探索了女性面对现实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为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提供了最佳素材,了解"狐火"的象征意义对理解小说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0.
许雯雯 《学理论》2014,(8):45-46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品,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坚强勇敢女生通过对美国维多利亚社会传统道德的反叛而进行的自我发现和在性及精神上的觉醒。该作品自其发表就引发了强烈批评,直到20世纪50年代该作品才被重新评估为真正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