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腐败是一种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类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理论界对腐败的界定和成因并未达成共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腐败是理性的个人经过高度精密的利益计算和反复权衡之后的结果,是经济人的原则入侵政治和社会领域的表现。腐败并非仅仅存在于公共的政治领域,任何职业和个人都存在腐败的可能。从源头治理腐败,需要根除滋生腐败的社会文化土壤,培育完善的道德和法律体系,增进个人的道德情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含有的大量廉洁奉公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反腐倡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2.
李慧 《学理论》2012,(14):27-28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众多原因中可以看出,苏共这个政党存在时期,腐败的蔓延和滋生是导致最后解散的一个致命原因。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起到了警示作用。从苏共解散中,中国共产党应该重视腐败这个问题,吸取苏共解散的教训,加强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具体措施有:重视群众的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党员的思想上入党;加大健全监督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理念是根植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思想共识,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任何科学的理念都是一定时代精神的凝结和提炼,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不同的领域,理念的取向呈现出不同的旨趣:科学的理念在于求真,伦理的理念在于向善,审美的理念在于崇美。理念具有支配性、先导性和前瞻性。当今社会,腐败特别是公职人员的职务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反腐倡廉,无论是在国家政治生活领域,还是在经济乃至社会生活领域,都需要一套全新的理念来维系和支撑。理念是人类社会制度的灵魂,是制度背后的深层观念结构。对于任何制度而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种制度的现实取向和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4.
陈立媛 《学理论》2009,(17):42-44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既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决定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时期内难以完全消除。为此,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制度上有效遏制和减少腐败的发生;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和法规建设,以法律的效力严惩腐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坚持依法执政,防止和克服特权;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中,在关注巴黎公社革命特别是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中,对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要反对腐败和实行廉洁政治的问题做了深刻论述,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基本思想。其基本观点是:腐败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铲除腐败的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无产阶级政党的本性是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政权应当是廉价政府;由于党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也会出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必须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要防止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只是提出一些大的原则和思路,却为后来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隐蔽、复杂甚至残酷的新时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显得既有现实性又有必要性。而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这既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内在本性决定的,也是新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惩治和预防腐败从本质上讲也是一场革命,它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的革命,更是一场自我革命。党在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才能形成有效的权力监控机制,真正摆脱人亡政息的周期律。  相似文献   

8.
所谓平等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互为主客体的原则,运用柔性的教育方法,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教育方式。平等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包含着如下方法论原则:———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均居于主人公的地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绝大部分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这就决定,我们应当把受教育者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是平等式的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9.
孟祥涛  杨斌 《学理论》2012,(14):25-26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决定》,从国家长久发展的战略性来看具有特殊意义,对于当今社会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起到了特殊的遏制作用,对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亟须建立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以用来调动党政各方面的力量来和腐败行为作斗争。特别是建立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应将过去处于被动接受监督的领导层,也就是权利层列入重点的监管对象,这对当前社会提高反腐败斗争的工作力量、工作地位和工作效果,适应社会经济运行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群方  邓进 《学理论》2009,(2):116-117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味,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它是时代主题转变后的现实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腐败历来是社会的毒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都要反腐败。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十分重视反腐败问题,他围绕反腐倡廉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心系群众,人民立场;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保持定力,意志坚决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鲜明实践特色。深入研究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实践特色,对于今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反腐倡廉的着力点:改造世界观○印曙光腐败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赘瘤。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清除腐败的现象,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腐败的产生,首先是精神的堕落。中国有句古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改造世界观,使每个党员和干部在思想道...  相似文献   

13.
李婷玉的"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思考"一文指出,根据国际反腐经验,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使人既不敢腐败、不能腐败,又不想腐败,才能真正的遏制腐败,我国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构建也应遵循这一路径。结合中央曾提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六字方针,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需要以"公开"为核心破解监督难题,同时突破体制障碍,使纪委和媒体的监督更具力量,并致力于倡导社会风气,打造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大气候,最终营造社会和谐大局。  相似文献   

14.
蔡娟 《理论探索》2012,(5):47-49
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创新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为此,要创新反腐倡廉教育制度,使党员干部"不愿腐败";创新反腐倡廉监督制度,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创新反腐倡廉预防制度,使党员干部"不便腐败";创新反腐倡廉惩治制度,使党员干部"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15.
杨彧 《求知》2013,(5):4-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要求,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使用"廉洁政治"的提法。这一要求扩展和升华了新时期党的反腐倡廉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对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6.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顽症.由于历史文化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政治模式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不同的执政党对腐败态度以及惩治力度大相径庭.因此,对腐败的态度、反腐倡廉的方式、惩治腐败的力度,以及预防腐败的能力检验着执政者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关系反腐倡廉的成效,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危.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是目前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课题。正确把握反腐败的形势,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范、治理腐败的对策和措施,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也是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教育是源头治腐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事实上,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如果思想上出了问题,就不能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引发社会不稳定、导致亡党亡国的最大政治风险源。完善社会腐败惩治机制建设,是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转变作风,打造廉政文化,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是教育对象在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因此,若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如何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仅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因素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教育对象受到外界因素和自身接受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环节和机制。这对反思教育对象"由知到行"转化的现实情况、优化教育对象在社会空间中的行动逻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两种功能,即说服教育功能和管理制约的功能.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将产生不良的后果. 众所周知,某种事物的功能是由该事物的性质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事物性质,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思想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应用科学的真理对人们的思想施加影响、启发、诱导和教育人们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动感人.古代著名诗句:"润物细无声",可以说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一特点的形象描述.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于其他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