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旅游发展的战略转变——来自5.12大地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大地震重创游客信心从而重创四川旅游,主要原因在于四川旅游产品的局限性。由于四川雄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没有形成具有鲜明四川文化特色的规模化的文化旅游产品,而是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为主的低层次,这样,旅游产品的畸形结构也就引起了游客结构的失衡状态。因此,灾后重振四川旅游的根本问题应当是战略转变,即从观光旅游为主转变为文化旅游为主。在战略目标上,形成具有鲜明四川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战略布局上,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都市游"文化旅游体系;在战略重点上,突出发展三大文化旅游方式;在战略举措上,实现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老年人出游率越来越高,许多老年旅游的相关问题也显现出来,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单一的老年旅游产品,低水平的服务,老年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老年人旅游需求的满足也逐步提上日程.应当创新老年旅游产品,打造专项旅游产品,丰富产品内涵,满足老年人出游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外生态旅游方式不断地多样化,近年来以打造文化品牌为亮点的生态旅游不断发展.以桑蚕文化为核心的花都宝桑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在不断深入,然而开发过程中仍存在宣传力度不足,产业链不完整,管理规划缺位等问题.其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应遵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融合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循序渐进,适度开发,如明确和吸引目标消费群,加强促销促游等方式积累投资资金等,从而科学地开发资源,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刘三姐文化的内涵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铭 《学理论》2009,(12):114-116
刘三姐文化是广西的特色文化,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对其进行开发首先要搞清楚其内涵,否则就是无的放矢,胡乱开发.影响到开发的规模及成效。本文尝试从论述刘三姐文化资源内涵,分析刘三姐文化资源旅游开发遇到的难题,对如何开发刘三姐文化资源等问题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内涵、特征和开发策略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及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创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构建休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塑造独特旅游形象和整合营销传播,改善交通区位条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承载力管理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炎帝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历史遗存、历史祭祀、历史建筑、文化艺术等,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炎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在现有基础上科学规划,提供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进行宣传,进一步整合资源,合理开发人才,打造湖南炎帝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7.
在特色小镇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入全面推广的新阶段,在新消费时代以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旅特色小镇不仅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措施,也成为旅游发展的一片新蓝海。尚志市一面坡镇作为哈尔滨市唯一入围国家住建部名单的特色小镇,有良好的基础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要搭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社会主体建设和治理结构,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并进行综合性开发,打造内容丰富多元的文旅产品和特色小镇文化品牌,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甘南佛教文化资源丰富,拉卜楞寺和郎木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及其精美之建筑、塑像、壁画、唐卡、佛经、法舞等,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并成为甘南旅游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挖掘、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打造体现甘南藏区民族特色的佛教旅游品牌,以促进甘南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增加甘南藏区旅游收入,推动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悦 《学理论》2012,(1):57-58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因其丰富的综合功能,被称之为"地球的肾"。因此,湿地也日益显示出了作为旅游资源的广阔开发潜力。哈尔滨因其松江湿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为打造冰城夏都的城市形象,提出以"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为依托,大力开发松花江湿地旅游资源,从而实现"以江丽城、以水兴游"的新目标。主要从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入手,在探讨其开发过程中取得的系列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为确保松江湿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促进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宜章县是湖南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区之一,基于该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应确立客源市场分级定位、旅游形象与旅游产品定位、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等开发策略。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旅游特区”;全面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观念;实施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立足保护,以旅促保;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招商量引资;建设和完善旅游接待设施;重视旅游开发、管理、服务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1.
王晶 《学理论》2008,(12):72-73
三五味业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已形成了以将军文化为精髓的企业文化——三五文化。三五文化的独特性、创新性、品牌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其生产的产品可以作为旅游商品进行销售。因此,对“三五文化”旅游品牌要制定一个较为详尽的旅游开发规划,坚持高标准、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开发,丰富哈尔滨企业文化旅游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龚琬惠 《学理论》2012,(32):87-8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旅游产品和旅游需求供需两旺的良性态势。游客在走向成熟,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行为已不能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需求。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需求越来越多元的情况下,发掘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物,提升其旅游价值和拓展其旅游功能成为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和挑战。广州花都宝桑园是一个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其旅游业深度开发应该紧紧围绕其核心吸引物蚕桑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展开。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2)
哈尔滨市双城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进入"十三五"后,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凸显。特别是2015年5月12日正式撤市建区后,哈尔滨市双城区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如此,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对提高哈尔滨市双城区旅游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的意义,下大力气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重点打造解放战争旧址群、清代历史遗迹两大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使之充分展现百年双城堡的文脉,为当地旅游业创造更大效益,促进哈尔滨市双城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桂林音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能为桂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搭建平台,探索音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如下:明确政府定位,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队伍建设与管理;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于桂林当地音乐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合理布局桂林市音乐旅游资源。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使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达到共赢,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秋古镇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具备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条件。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围绕张秋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古镇风貌保存较差、文旅融合程度较低等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应采取加强宣传推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健全管理体制、实施分类保护、完善配套设施、整合旅游资源、恢复古镇风貌、打造特色旅游等举措,以运河文化理念为基调,深刻把握张秋运河的文化、历史和现存风貌,努力实现文化积淀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真正将张秋镇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运河古镇。  相似文献   

16.
旅游历史的教学应主动地挖掘旅游人文资源中的历史文化,并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从理论上指导学生在旅游专业学习外延和内涵上的拓展与开发。要真正发挥旅游历史教学的作用,使我们的旅游历史的教学、实践不再停留于表面层次。首先要对旅游历史教材的处理进行思考,其次要对旅游历史教学策略进行思考,第三要对旅游历史学习评价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推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一个转型时期.要从资源管理、人才及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上,实现运行方式上的重新调整;要从单体企业组织转向链条企业组织,实现旅游产业市场组织结构的调整;要从一地经营转向跨地区和跨国经营,实现旅游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型;要从观光产品为主转向观光产品、度假产品和主题产品等丰富的产品体系供应,实现旅游产品形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反思,提出在交通便利、全国旅游产业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汉中市应当抓住机遇,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打造全国知名的历史名胜景点,以兼具风景、历史、蜀道资源的长青华阳景区的旅游开发带动汉中市全市整体的旅游产业发展,再以整体的旅游发展来促进特定景点继续提高质量、扩大影响。此种方式适用于各方面资源有限的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9.
吴炜生 《学理论》2012,(31):69-71
宝桑园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发能提高花都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促进生态旅游业及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建立完善的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需对园区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多样性分析,如自然资源开发分析、生物资源开发分析和人文资源开发分析。如何对宝桑园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正确把握成为园区成功建设的关键环节。深入挖掘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旅游类型;深入利用生物资源,提高资源开发效益;深入分析人文资源,突出文化交流性质。这些开发途径,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实现宝桑园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发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王晶  王娜 《学理论》2008,(16):79-82
哈尔滨这座城市是在19世纪末因作为中东铁路的附属地而迅速发展繁荣的,到20世纪初已经成为国际商埠和移民城市,因而留下了浓郁的欧陆风情。它既是城市的特色和魅力,也是今天旅游开发的独特资源和宝贵的遗产。依托这份历史资源,系统开发哈尔滨欧陆风情文化旅游产品,对于完善哈备滨旅游产品结构具有重要价值。为此作者在对欧陆风情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空间布局和系统规划的策略,以及主推“欧陆风情之旅”主题旅游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