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百会穴注射维生素B1治疗猪后躯瘫痪猪因饲养管理不当、遭外物打击、跌伤、分娩或交配时致伤背腰常使后躯瘫痪,表现突然发病,卧多立少,站立时两前肢支起而后躯倒向一侧,强行驱赶则后肢拖地前进,两后肢针刺痛觉明显,饮食正常。笔者遇到后躯瘫痪猪数例,采用维生素B...  相似文献   

2.
梅花鹿“晃腰病”是1985年以来,吉林省个别鹿场发生的一种地区性慢性散发性疾病。病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渐进性后躯麻痹,运步时后躯摇晃、共济失调,逐渐发展为后躯瘫痪,衰竭而死。病程最长者可历时三年,给养鹿业带来严重经济危害。为了探明其病性,我们在排除了狂犬病、脊髓丝虫病、创伤性病变等疾病的基础上,对病鹿群的血清  相似文献   

3.
猪肾虫早在1835年于巴西从中国猪肠系膜中发现,经Diesing(1839)描述并定名为Stephanurus dentatus。虫体寄生于猪的肾盂、肾周围脂肪组织和输尿管壁等处,引起猪的肾虫病。本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猪的常见寄生虫病,流行颇广。在大西洋沿岸和南美地区,是养猪业的一大病害。猪只感染肾虫后,食欲减退,营养不良,肾区敏感,消瘦拱背。严重的后肢无力,走路摇摆,甚至后躯麻痹,瘫痪倒地。母猪长期不发情或发情不受孕,死胎,流产。公猪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无精子,丧失配种能力。幼猪消瘦贫血,下痢,发育不良。当饲养管理不良时,往往造成大批死亡。据美国农业部(1961)报告,美国因本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七千多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猪瘫痪是高产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以及2~3月龄仔猪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秋末和冬春气候寒冷或天气突变时,病猪表现为四肢疼痛难以行走或完全瘫痪。因其病因复杂,类型多样,因此单一疗法治愈率低。我院采取以补钙为主,镇痛、抗风湿为辅中西药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猪瘫痪63例,其中哺乳期母猪61例,仔猪2例,取得了显著效果。1 病因1.1 饲料营养单一 农户散养猪多以玉米、麸皮、糟渣等做饲料。这种饲料中含Ca量严重不足。据报道玉米和麸皮中Ca含量仅为0.3~1.4g/kg,均低于4.6g/kg的正常需要量;再者…  相似文献   

5.
小猪腰部被打伤引起的后躯瘫痪症很常见,群众称为打掉腰子,视为不治之症,任其死去。笔者见人医临床上用强的松龙治疗风湿症和神经痛有效,故用以治疗小猪上述病症,共治12头皆痊愈。注射部位 于百会穴注射,注射一次病情即日渐好转,5~10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额济纳旗温图高勒公社牧民反映,当地骆驼长期存在一种易发骨折的疾病,群众称为“哈斯”(或称“敖如翁麻”),也发生于绵羊。驼羔和羊羔断奶以后,经过数月放牧,还常发生四肢无力,腰部发软或卧地不能起立,类似后躯瘫痪的疾病,群众称为“麻棒”。这  相似文献   

7.
乳牛生产瘫痪是高产乳牛生产后突然发生的以低血钙、低血糖、低血磷和低血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代谢疾病。多发生于第 2— 3胎和高产乳牛产犊后 1— 3d内 ,病牛表现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头颈向后侧转、丧失知觉等。笔者曾治疗 3 8例病牛 ,其转归情况见表 1。1 症状1.1 轻型 精神沉郁 ,食欲正常或稍减 ,排粪正常 ,一时性前后肢交替踏地 ,卧地时头部至髻甲呈轻度的S形弯曲 ,不昏睡 ,有时可勉强站立 ,但后躯摇摆表 1  3 8头病牛病程及治疗转归情况病 程(d)发病数(头 )痊愈数(头 )治愈率(% )死亡数(头 )病死率(% )1— 2 2 2 1 986 .…  相似文献   

8.
蛋鸡初产期瘫痪症的调查及防治蒋正宇,符文华,徐绍良,严福弟吴长新,刘靖清(江苏省盐城市畜牧兽医站224002)(江苏农学院)1991年以来,盐城市养鸡密集地区的初产蛋鸡群相继发生一种以瘫痪、拉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高,多发于140~180日龄的初...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多发于 3日龄左右的仔猪 ,一旦个别仔猪发病会迅速蔓延至全窝 ,最急性的常看不到任何症状 ,突然后躯麻痹而死 ,发病率达 5 0 %~ 90 % ;有的常因发病急来不及治疗而死亡 ,死亡率可达 10 0 % ,即使耐过的仔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往往成为僵猪。目前 ,虽有很多药物可以防治本病 ,但由于发病急而致使治疗效果不理想 ;或因长期应用某种抗生素使病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而降低疗效。氟哌酸属喹诺酮类新型抗菌药 ,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体内分布广和不易产…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的治疗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多发于仔猪和克郎猪,成年猪较少发生。笔者用植物油、高锰酸钾粉、甘油进行试治,效果良好。症状局部发痒,继而出现覆盖干痂的结节,硬固而不热无痛,痂下坏死组织渐扩大成囊状,局部脱毛,渗...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玄武湖动物园一只6月龄幼云豹患佝偻病。精神不振,行动迟钝,被毛逆立,消瘦,以后四肢弯曲,软弱乏力,呈现瘫痪状态,整天睡于一角,不能翻身和爬行。体温和体表温度偏低,食欲减退,喜舐食异物,有时大便拉稀,后期因吞入垫草而发生便秘。口腔色淡,齿根易出血,牙齿松动咀嚼乏力。针刺四肢痛觉反应不敏感。生长缓慢,后躯臀部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2.
仔猪溶血病的诊治1995年春,某个体猪场一长白母猪怀孕110d安全产仔11只,次日发现死亡2只,其余表现体软瘫痪、全身无力、精神不振来院就诊。该母猪有一窝产仔死亡史,此次发情时与同种公猪交配1次、后又复配1次,妊娠期饲养管理、运动、起居均未见异常。死...  相似文献   

13.
1998年7月,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大约克夏和长白猪相继发生以高热、腹式呼吸、眼圈发红、双耳发绀、食欲减退或废绝为特征的疾病,幼猪多发,最后呈败血症死亡。发病情况存栏猪202头,其中有两次购入的幼猪85头于7月20日发病,至9月23日相继发病65头...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2月,我们用碘解磷定治疗猪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瘫痪2例。 监军镇西寨村王某有2头公猪,体重各约120~130斤,因猪跑到麦田里吃了拌有敌敌畏的玉米粒之后而骚动不安,呕吐,神志昏迷,口吐白沫,继而呼吸困难,全身肌肉抽搐,瞳孔缩小,视觉模糊。随用碘解磷定治疗,第一次每猪静注40ml(20ml内含0.5g),第二次每猪静注20ml。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并  相似文献   

15.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诊断赵汝敏,高玉兰,郭政祥(河北省乐亭县畜牧局063600)1990年以来,我县仔猪发生一种以全身性皮炎为特征的疾病,传染很快,有的整窝仔猪死亡。经实验室诊断为猪渗出性表皮炎,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1...  相似文献   

16.
乌洛托品腹腔注射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以往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多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但效果差、时间长,有时病情无法控制,致使病猪脱水死亡。笔者试用乌洛托品针剂腹腔注射,获得满意效果。发病情况该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发病快、传播迅速。表现体温不高,急性腹泻,...  相似文献   

17.
猪水肿病灭活菌苗的免疫效果林绍荣,何纪稳,钟仕辉,曾邦藩(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深圳市外贸食出公司)(广东正大康地有限公司)猪水肿病是出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的断奶仔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面部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张掖市某养猪专业村 1999年饲养量达 12 0 0 0多头 ,由于引进仔猪及防疫等方面操作不规范 ,导致暴发猪瘟 ,死亡 2 0 0 0余头。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使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村某农户从外地猪贩子处购入 16头廉价的生长肥育猪与家中的 5 2头猪合圈饲养 ,当日部分猪即出现体温升高 ,皮肤发紫 ,食欲减退或废绝 ,精神沉郁 ,畏寒 ,行走时后躯不稳 ,背腰拱起 ,眼角有脓性分泌物 ,皮肤有出血点 (或出血斑 )等症状 ;病猪便秘或与腹泻交替发生 ,粪便常有粘液或血液 ;共死亡病猪5 7头 ,死亡率为 83 .8%。以后该病在全村…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病期较长。猪发该病后,往往拒食和严重水泻,体重迅速下降,造成经济损失。1972年在针灸治疗该病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电针治疗的效果。试验证明,电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疗效高,奏效快,省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新疗法。 一、电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猪、羊,也不能粗暴地将其摔倒,以免引起膀胱破裂。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牛可先通过直肠内穿刺,对猪、羊先作腹腔穿刺排出部分尿液,然后再行探诊。对猪、羊除通过腹壁触诊外,亦可将其前躯抬高,进行直肠指诊,以确定膀胱积尿的情况。对膀胱破裂的病例,要做腹腔穿刺(腹水混尿液不易闻到气味,可装在试管内加热到沸点时即可闻到明显的尿臭)。对公牛进行直肠检查,即可触到积尿的膀胱,紧张而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