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鸿渊 《行政与法》2005,25(1):18-20
依法执政是新时期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能否具备依法执政能力是实现依法执政的关键因素。依法执政能力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执政党依法把党的意志和行为法律化的能力直接体现,就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二是行政机关依法办事能力,就是要求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三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思考问题和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2.
党依法执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既是时代的本质要求,又是一项重大的法治创新。它不仅将引起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将对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产生深远影响。党依法执政,需要厘清执政主体、执政行为和执政责任三大核心要素;需要实现执政方式上的三大深刻转变,即党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转变,从强调严格遵守法律执政向既严格遵守法律、又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转变,从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领导国家法治建设分头实施向二者同步推进、统一于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  相似文献   

3.
安群 《法学评论》2004,22(6):10-15
执政方式的转变与进步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必然要求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 ,只有坚持依法领导 ,依法执政 ,才能不断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 ,巩固执政地位 ,提高执政水平 ,实现有效执政。推行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 ,必须以法的形式确定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权力以及领导体制 ,健全科学的党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执政为民的根本保证是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的根本保证是依法执政,只有严格依法执政,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①”同时,《决定》还进一步指出,要把依法执政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可见,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坚持依法执政、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其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加…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是新的历史时期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重要内容,而依法治理则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生动实践,是亿万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手段管理公共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创造性活动,是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党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党校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成为党在新世纪执政的基本方略。为适应治国方略对执政党提出的转变执政方式、加强法律意识和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法律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司法行政机关作为重要的法制职能部门和政法机关,担负着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责,在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要求和指导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依法执政能力的提高,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贯彻落实,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军是党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在军事领域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军事法律文化是在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军事法律意识形态。本文旨在分析军事法律文化与依法治军的关系,为实施依法治军方略打下坚实的军事法律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是现代国家政党政治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活动方式的变迁而改进。依法执政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要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就必须强化党的依法执政意识,学会用宪法思维执政;要求党的执政活动本身制度化、法律化;要求党在依法执政的实践中逐步强化执政责任制度。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治国方略开始逐步纳入宪政轨道。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执政党依法执政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的重要保证。依法执政事关党执政的合法性,又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依法执政,首先必须自觉地以宪法为根本准则,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的实施。只有坚持依法执政,才能不断完善民主与法治,加快宪政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三种法治观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先秦法家所倡行的“任法而治”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阐述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法治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等 ,是讨论法治时经常提到的三种法治观。虽然这三种法治观都被称作“法治” ,但在治国目的、政治基础、人性假设、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还是司法能动的运用都不能忽视执政党的独特作用,"司法独立"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司法能动中执政党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为:执政党最可能把握国家当下的社会现实与社会演变的基本趋势,执政党最可能指明能动司法的基本要求与最佳境界,执政党的政策本身对法律具有一定的补充价值,党对司法能动的指导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与低成本性,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等方面。执政党对司法的独特作用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法院的政治功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朱志峰 《行政与法》2005,(11):17-18
和谐社会观与依法治国在以人为本、维护人性尊严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按照和谐社会观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法治建设,是目前我国依法治国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实行党的法治领导,应当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的核心。实行党的法治领导要求厉行全党服从中央,坚决克服一切地方保护主义,包括司法地方保护主义。这就必须厉行司法独立,服从党中央领导制定的、具有全国统一的效力的宪法和法律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仅是法治区别于人治本质特征,也是党的法治领导的根本特征,是加强党对司法工作领导的最优化决策。由于党的核心领导与司法独立形成良性循环,使二者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显示我国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具有比资本主义法治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严复译《法意》,彰显了其以“治”为中心的政治问题意识。通过对《法意》的政治的翻译,向我们展示了他从治道到治制再到治术的关于“治”的思想脉络;通过把当时的中国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及其历史成因与西方社会作为对比,说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特点及其根源,进而为中国走上法治的道路指明方向。重读《法意》,将对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制的现代性问题产生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At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on Some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Deepening the Rule of Law 2014 was passed and delineated the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our nation’s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For years, the government at various levels and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dhered to conducting work on the legal course under the CPC’s leadership, actively promoting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constructing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have made enormous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re many difficulties still co-exist, along wi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y adopt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pproaches such as data analysis, normative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investigations, questionnaire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nd case stud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conducted systematic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from macroscopic, to microscopic aspects. This article outlined the basic contexts and realistic vision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which can provide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with a basis 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相似文献   

17.
石珍 《行政与法》2014,(10):26-33
随着社会自治领域的日益扩大,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一元权力结构逐渐解体,公共权力领域和私权领域的二元性分化开始显现,治理型政府取代管理型政府已逐步成为现代政府建构的主导形态.随着法治国家的不断演进,单纯的形式法治已经无法适应治理型政府的内涵与要求,作为一种更为合乎权利保障要求的法治形式,实质法治亦将在执法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执法理念与执法目的的变迁必然影响到执法理念的更新与升级.管制范式下的干预性执法、惩戒性执法、自卫性执法、专断性执法等理念需要转变,给付性执法、恢复性执法、履职性执法以及参与性执法等理念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8.
杨斌  闫英 《行政与法》2005,(8):75-76,78
依法治税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行政执法人员应做到思必及法,言必循法,行必合法,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制定税收政策不应溯及既往,税收政策法规口径应统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税务机关的办案能力和效率。加大税务执法检查监督力度,全面提高税务部门的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9.
依法执政是执政党把握执政规律的重要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客观需要。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关键是依法授权,核心是依法用权,保证是依法监督。依法执政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从事执政行为的依据是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而不只是或主要是执政党自己的政策;要求执政党通过法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执政,而不是直接通过执政党的组织形式执政;要求执政党应依据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国家权力运作方式来执政,而不能打乱国家政权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仲裁协议的效力由其所适用的法律决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在认定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时所采取的标准亦有所区别.从新加坡有关仲裁协议的成文法规范出发,结合新加坡法院就仲裁协议法律效力争议所作的判例,在研究新加坡法院对“病理性仲裁协议”效力认定时所采取的基本原则后,认为新加坡法律具有“亲仲裁”特性.这是新加坡在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海事仲裁领域取得令人瞩目发展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