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青白江区坚定不移地按照省委总体取向和“三化联动”工作要求、成都市委总体战略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根本方法,实现了生态城市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生态携产业齐飞,环保与建设并重,新城共山水一色.  相似文献   

2.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城市正站在以新的绿色、智慧、质量型和集约型为内涵的世界城市第三次转型的平台上,进行产业体系、空间布局、治理方式等方面协同推进的系统转型,全面提升城市与区域的发展质量,以加快实现从原来“土地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粗放增长方式,向以人为本、生态为基、产业高端、空间集约的“精明增长”的转变.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下的中国城市转型行动,要以经济转型为引领,加速从制造业主导的产业体系向服务产业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的功能跃升,并促进城市转型与区域发展形成联动关系,进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压缩型”城市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5):8-9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量专业技能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扩大就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解决青年就业为导向,系统设计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专业结构,实现与现代产业、公共服务和终身教育体系融合发展。要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建设敬业奉献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包含“革命”和“建设”两大主题,以主题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可区分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现代马克思主义。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也包含着革命和建设两大话语体系:经典马克思主义属于革命话语体系,现代马克思主义属于建设话语体系。两大体系中的建设话语共同构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建设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丽珍 《唯实》2014,(8):76-77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关于发展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的总体部署,江苏应抓住机遇,发展大中型网络商城,努力打造江苏的电商品牌,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而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18日,备受瞩目的《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获得批准,12月25日,天府新区的建设正式启动。从“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千年荣光的天府大地又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省政府对天府新区的要求是: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水平建设,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天府新区建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如何挖掘这块宝藏?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天府新区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08,(8):F0004-F0004
湘潭九华经济区是以汽车及零部件、IT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基地。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中心腹地,东临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西靠湘潭大学。南距湘潭市中心区5公里,北距长沙市中心区27公里。境内上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长潭西线高速公路连接南北。湘江黄金水运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规划、湖南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湘潭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08,(8):F0004-F0004
湘潭九华经济区是以汽车及零部件、IT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基地。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中心腹地,东临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西靠湘潭大学。南距湘潭市中心区5公里,北距长沙市中心区27公里。境内上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长潭西线高速公路连接南北。湘江黄金水运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规划、湖南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湘潭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要进一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构建政府主导和自觉、民本主体和自发相结合的双重动力推进机制;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科学制定城乡统一规划;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科学选择"龙头"带动产业并重点发展;做大做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产业组织创新;以强化城乡产业关联为导向,深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服务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西陵区在宜昌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横》2008,(8):62-62
2007年,沈阳市皇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速发展为第一要务,明晰了以项目促发展、以环境引项目、以服务创环境的工作思路,把创造一流投资环境作为工作的切八点,确定“三个优先”发展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楼宇经济和特色街区).抓好“五大空间”建设(金廊北段和地铁二号线,北部经济园区,长江商业街,舍利塔水岸经济带,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宣城现代产业之城,对于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动力,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代金融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血脉,要坚持金融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人力资源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最宝贵资源,必须以人力资源为支撑,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要把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优质高效发展,进而建成宣城现代产业之城。  相似文献   

13.
常海 《实践》2008,(2):25-2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们要自觉地把内蒙古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置于全国发展的大局之中,站在新起点,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坚持“一个主题”、突出“两个重点”、把握“三个关键”、寻求“四个突破”、强化“五项建设”,为自治区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4.
’温江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坚持用省党代会精神审视和指导今后五年温江工作,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进程,努力建设更加繁荣富足、更加文明和谐、更加美丽生态的新温江。抓产业倍增。加快建设“两化”互动样板区。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产城一体的功能片区为载体,着力发展大健康、大商务、大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快建设城市经济综合体。着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主业,不断壮大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花木产业、有机农业和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15.
蜀事     
天府新区核心区域——天府新城规划出炉 天府新城总体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总部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和会展博览中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城市重要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中心,将按照城市业态、文态、生态、形态“四态合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吴光荣坚持“向荒山要地,不占良田好土”的原则,探索出“以短养长、以山养山”的山林生态发展思路,打造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综合体,带领群众发展乡村产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创业11年,吴光荣坚持“向荒山要地,不占良田好土”的原则,在从江县、龙里县开垦万亩荒山,探索出“以短养长、以山养山”的山林生态发展思路。打造出了以油茶、蓝莓等产业为主导,集园林苗木培育、林下种植养殖等于一体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综合体。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简称“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出台《关于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伊欣欣 《前线》2009,(9):29-30
根据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门头沟区提出了“落实新功能,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打造新城市,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的发展战略,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各种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自主创新,发展以休闲旅游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等为支撑的新型生态产业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地区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是一种产业发展导向或者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导向。现代产业体系,实际上是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系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0,(7):15-16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是一种产业发展导向或者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导向。现代产业体系,实际上是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系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