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和大多非洲国家是基于小农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国家,但近30年来中非农业发展成就迥异。影响中非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历史文化背景;农业技术生产模式;农业发展战略、政策和执行能力;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系统;外部学习机制和外部支持状况。中国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农业科技推广和技术扩散体系等方面,值得非洲国家借鉴。在未来中非农业合作层面,中国应帮助非洲国家加强农业研究与推广支持体系建设;加大对非洲农业发展领域的投资;探索中-西-非三方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东盟三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增长速度较快、农业种植业结构多元化、农业架构比较合理等特点。东盟三国政府支持农业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在早期主要是开拓土地耕种面积和土地改革,中期主要是推行绿色革命和促进农村农业企业的发展,近期注重持续农业的发展。东盟三国政府提供较为完善的农业信贷机制也是农业能够得到稳定发展的要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俄罗斯农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发展战略,并对其整体农业政策进行了梳理。总体结论是:俄罗斯虽然已恢复成为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但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尚局限于贸易保护和进口替代;农业政策则主要致力于国家对农业的补贴;鼓励农业吸引外资、进行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的政策思路尚不清晰。  相似文献   

4.
东北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分散与复杂多变的市场对接能力差、项目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应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加以调整 ,不断探索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以及优化布局、发展特色经济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发展外向型农业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结合起来 ,从而切实推进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国斌  张东爽 《东北亚论坛》2013,(1):99-107,129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三化"同步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拥有丰富的天然禀赋、发展迅速的县域经济、突出农业优势的"工业反哺农业"、稳定的农业核心地位和农业科技投入等优势,但同时又面临着工业化结构失衡、城镇化制度缺失、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能力不足等劣势。因此,吉林省在坚持同步性、创新性、特色化、低碳化四大原则的前提下,提出通过"三化"统筹发展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农业组织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区域农业发展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对农业组织形式进行创新是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东北地区农业组织的主要类型可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劳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这些组织对农户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引导、组织、服务等功能,加速了区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东北农业组织仍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制定发展区域性农业组织的对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独立以后,印尼历届政府基本上都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撑农业的发展,除了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实现稻米自给外,还发展了价值高、销路大的经济作物,为全国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但印尼农业发展的势头在减弱,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基础设施不足,机械化仍处于低水平,农村贫困问题在加深等,这些都给今后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印尼要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仍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吸收俄罗斯的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利于黑龙江省加速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农业竞争力。提升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具备充足的资金保障,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导,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独立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农业产值占GDP的40%以上。独立后,马来西亚在大力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的同时,仍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成为阻碍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给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的成就1、实现农业结构多样化。独立前马来西亚农业结构畸型发展,少数几种热带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生产的支柱。从70年代起,马政府开始实施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0.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模式,是经济全球化、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俄农业投资开发与合作,拓展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空间,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境外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目前该省对俄农业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在资金、环境、风险保障及投资规模等方面尚存在不利因素,建议在政策、资金、保险、科技等多个方面提供要素支撑.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与远东农业合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整个经济状况有着很大影响.远东地区的农业改革虽然走了一段弯路,但是只要不断完善农业改革的方针和政策,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国际农业合作,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磨合,远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就一定能够走出低谷.建议以亚太市场为导向,加强黑龙江省与远东的农业合作,提高农业合作的科技含量,强化在绿色生态农业方面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够给中俄双方合作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地区发展农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东北地区同东北亚各国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东北亚地区农业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应加强农产品的出口,促进农业劳动力对外输出,吸引日韩企业参加东北地区农业开发并加强同日韩的农业技术合作开发与引进。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农产品最大的进出口国,其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制度具有主要的影响。近年来,美国的农业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不但与其他国家多边农业谈判的自由化主张背道而驰,也是多哈农业谈判久谈不决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未来,其农业补贴政策会有所减弱。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国内农业政策改革难度很大,非传统的隐蔽性更强的限制性措施将成为农产品市场准入中的主要措施。因此,美国在多哈农业谈判中不可能做出太大的让步。  相似文献   

14.
Rural Kenyan households have different aspirations and income portfolio strategie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income diversification.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interviewed 624 households to explore rural aspirations and derive lessons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Though few households specialised in farming, many households self-identified as farmers and aspired to increase their agricultural income. Despite the prevalence of agricultural aspirations, few aspired for their children to have a future in farming. Combining aspirations with potential to invest, the article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argeting agricultural interventions. We need to start listening better to those people we call “farmers” to develop and offer innovations that meet their realities.  相似文献   

15.
中韩农业结构特征与一体化合作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依据农业生产和贸易层面对两国农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及其变化情况的考察发现,两国农业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成为农业一体化的促进因素;但两国农业生产的同质性以及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单边出口贸易结构又制约着一体化进程。中韩农业一体化的条件尚不成熟,两国应作为中长期目标来推进;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各自农业结构,在调整中开展多方位的深层合作是两国农业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a high-profil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itiative, the Southern Agricultural Growth Corridor of Tanzania (SAGCOT), which aims to modernise, commercialise, and transform Tanzania’s agricultural sector. Drawing on a review of SAGCOT literature and findings from consultations with SAGCOT stakeholders and intended beneficiaries,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polarised narratives of “opportunity” and “risk” informing SAGCOT debates, and presents research findings that challenge these narrativ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gricultural investments are rarely as glamorous or as gloomy in practice as the polarised narratives around SAGCOT suggest, and illustrate 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directing agricultural investments in ways that balance multiple interests and objective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