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生命美学对人文精神的价值倡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倡导人的自由本性和人的解放,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的一种终极关注,体现着自省意识、批判意识和超越意识。生命美学站在人类的生命活动这一特定视角,重新确立了审美活动——自由的境界这一人类最高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中心地位,无疑为人类寻找到了理想的精神家园,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价值高扬,同时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9)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它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是有思维能力的精神存在物,作为自然生命存在的人具有复杂多维的需要,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生命价值的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多重困境,推动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渗透,实现其价值维度的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点主要体现在《美学四讲》中,其中的美学论、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皆体现了作者对于实践美学的独特理解。李泽厚认为,应该从人类学本体论的角度来对待和研究美与艺术;美来自实践,或曰自然的人化,真与善的统一即是美;美感即是建立新感性的问题,审美过程可分成准备阶段、实现阶段和成果阶段;艺术品是一种符号系统,是对人类心理情感的建构和确认。不过,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同时存在技术崇拜、过于注重理性而轻视感性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把人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的前提和价值尺度,高度关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它从满足需要的特殊方式出发,揭示了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坚持从主客体的互动关系中把握人性的生成和发展规律,阐明了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5.
李素艳 《理论探讨》2006,1(4):44-47
韦伯和哈贝马斯都以合理性概念为中心发展了各自的社会理论,而且后者的理论带有浓厚的韦伯式背景。但韦伯将“目的—工具合理性”与合理性一般等同起来,并将其作为分析现代社会的叙述工具,合理性的概念太狭窄。哈贝马斯则从合理性中探寻克服现代社会危机的钥匙,拓宽了合理性的内涵,实现了由“工具合理性”到“交往合理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洪波 《理论导刊》2007,1(2):48-50
人学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科学的人学,除了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外,还必须有正确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人学中蕴含着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的人学区别于以往哲学家们的人学观,就在于对人学研究方法的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研究中国模式不可或缺的视角。在马克思人学视角下审视现有的研究成果,追溯中国模式的发展轨迹,界定中国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展望中国模式的发展走向和趋势,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人学思想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把"人民"与"人人"统一起来,充实了人的概念的内涵;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执政理念的根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提升了人的地位;倡导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幸福,谋求社会和谐,彰显了人的现实幸福;提出"四位一体"的"大社会"建设、"民生至上"的"小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思想,拓展了人的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深入研究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人学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系统而深入地挖掘了马克思人学关于人的本体论、人的社会观、人的历史观、人的价值观等基本内容.从出发点、主题、功能、性质、特征以及方法论等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人学的革命性变革.这些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红 《理论探讨》2004,(3):22-25
别尔嘉耶夫的人学思想饱含着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存的深刻的生存论意蕴。这主要体现在其人学运思的基点,自由、创造、个性的人学主题,以及对客体化世界进行批判的现实关切中。别尔嘉耶夫人学的生存论意蕴表明其人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新的哲学范式,一种理解世界的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学乐 《学理论》2013,(10):14-15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从宏观和微观领域把握和促进人的发展,是人学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来说,十八大报告是一篇宏观的人学著作,它从尊重人、关爱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张进蒙 《理论导刊》2005,4(11):50-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在当代发展中以人为本的人学价值诉求。从理论层面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蕴涵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从实践层面上看,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选择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3)
共享发展理念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理念,共享发展具有深刻的人学意蕴:共享发展是人的本质的追求,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人的发展的保障,是人的自由的维护。深刻认识共享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体追求自由与幸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人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是实践和时代的反应,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念蕴藏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特别是深刻的人学意蕴,表达了对人的类特性或普遍人性的肯定和对人的价值优先性的确认.  相似文献   

15.
贾建梅  李丽 《学理论》2010,(29):104-105
人学思想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毛泽东人学思想首先要研究它的理论来源,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不能凭空产生,一定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人学思想也是如此。基于此,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学说、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人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这三方面探讨其对毛泽东人学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宇  陈晓辉 《理论探讨》2020,(6):113-117
经过近三十年相对独立地研究,国内关于恩格斯人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于恩格斯人学思想能否构成相对完整体系的问题,却未给予明确回答。不解决这一问题,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恩格斯虽然关注人,但只是其他思想的副产品。通过梳理恩格斯一生重要的文本发现:他曾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实现自由人为目标,以人性论为基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意识)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对恩格斯人学思想总体图景的建构,不仅能促进恩格斯人学思想的深入研究,还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7.
张晓芳 《学理论》2012,(11):32-33
当代哲学的主体形态是人学,就人本主义层面来说,人学就是对人生存意义的考察和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肯定;就终极关怀层面来说,人学是对人的生死、信仰、幸福以及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询问和反思。马克思主义人学立足于人生活的现实世界,研究的是在社会关系中不断变化,不断生成的人,因而人的存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关注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流派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极力反对科学的合理性,可是合理性无论如何是科学理论的本相——这主要表现在它的抽象性、符号性、非自然性或非显然性、因果性、一致性或连贯性、系统性或条理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艺馨 《学理论》2015,(4):88-89
在人类学大师马克思的眼中,人类的身体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为有机的身体,这一部分的身体是人体本身,而另一部分则由自然界来提供,是无机的。这样的组成是人类自然本质的直接体现,也是人与自然界合二为一的有效方式。这样的理论在现代生态学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展现,并为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本文主要关注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并在结合大量实际社会情况的背景下,对如何统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赞同与认可。  相似文献   

20.
郭艳利 《学理论》2013,(6):187-189
人学是研究作为完整的人及其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在于关注人全面、充分、自由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国新时期特色的高等教育要把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探索人学视野中高等教育的全新内涵和本质要求,观瞻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