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其他进入经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性质是过错责任,经营者过错的判断在“合理限度”范围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相似文献   

2.
责任性质安全保障义务是指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在人身、财产安全方面依法应承担的关心、照顾和保护的义务。现代立法史上的安全保障义务最初由德国侵权法提出,随后在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中也出现了相关规定。但  相似文献   

3.
尽管安全保障义务与附随义务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实践中仍然会对二者的辨别产生混淆。虽然附随义务与安全保障义务具有功能上的相似性,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发生竞合,但二者具有不同的适用领域,不能简单地将安全保障义务定性为附随义务。只有发生于公共场所的合同一方当事人的不当行为致使对方人身或财产损害的,才会引发违反附随义务的合同责任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的竞合。实践中应注意对二者进行必要的区分,不宜将二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旅馆安全注意义务若干问题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茂辉  杨欢 《湖湘论坛》2005,18(5):33-36
旅馆在为旅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旅客人身和财产两项最基本利益的保障问题,通过对旅馆安全注意义务的法理基础分析,研究其法律性质、评判标准及内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06,(5):4-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国家对公民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行为,依法予以保护,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法予以保障,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给予必要帮扶。为切实解决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实际困难,进一步做好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12,(8):42-43
国家对公民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行为,依法予以保护,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法予以保障,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给予必要帮扶。为切实解决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实际困难,进一步做好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刘晓鲁 《传承》2014,(6):138-139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近年来,关于高校宿舍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给学生的人身、财产带来了损失。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防范于未然,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10,(14):11-1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教育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根据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和全国、全省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侵权责任法》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对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出入,应予以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是与第三人的直接侵权责任相对应的,并无顺位优势;应在其自身能够"防止或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承担责任后更无追偿权之说;就责任的大小而言,应综合考量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过错程度和原因力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廖焕国 《求索》2010,(4):128-130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解释》第6条对安全保障义务进行了规定,《侵权责任法(草案)》第37条对此加以继承和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该草案第37条在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适用范围、适用主体及利益保护范围的界定方面仍存在可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应纳入过错责任范畴,其适用范围和义务主体均应适当扩展、保障的利益范围也应适当界定,以因应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主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维护良好的燃放秩序,防止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爆炸和群死群伤等重大事故,保障市民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确保春节期间全市安全稳定,根据《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15.
论民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明珠  邱雪梅 《求索》2007,(4):97-99
场所管理者对进入场所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安全保障义务乃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发展起来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安全保障义务不同于警察义务,管理者违反法律所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符合侵权责任的“四要件”。我国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应予以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6,(9):5-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相似文献   

17.
<正>民营经济已经撑起了国民经济的半边天,但是它仍然是脆弱的,它到底弱在哪里?不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而在于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司法保障上。加强司法对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是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基础。财产安全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根据科斯定理,只要交易费用大于零,明确界定的产权通过自愿交换来配置,才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作为特殊义务主体,应尽到谨慎、安全驾驶义务以应对、避免在道路行驶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导致他人人身、财产重大损害的情形。从招致危险的行为与避险行为的因果关系看,如果未尽到特殊义务,不应认定为紧急避险。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0]13号为加强2010年春节期间主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维护良好的燃放秩序,防止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重大火灾、爆炸和群死群伤等事故,保障市民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根据《重庆市燃放烟花  相似文献   

20.
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国务院发布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适用于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详见第4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