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行政复议听证笔录对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如何,是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行政复议听证笔录是行政复议决定唯一依据理论有别于案卷排他性原则。行政复议听证笔录对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体现为两个层面:其一是行政复议听证笔录是确定行政复议听证案卷证据可采性的唯一依据;其二是行政复议听证笔录与其记载的其他证据共同构成行政复议决定依据的听证案卷。行政复议听证笔录通过对证据及质证过程的记载,确定了作为行政复议决定依据的听证案卷的范围,现有立法应进行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中引入听证制度是我国行政复议发展的趋势。江苏省顺应此趋势制定的《江苏省行政复议听证办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其在行政复议听证的概念界定、听证的适用范围、听证的启动、听证的通知和回避、听证的撤销、终结等规定上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我国关于行政复议听证方面的规定比较混乱,重要规定缺失,规定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比较普遍,建议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设专章规定听证制度,为地方行政复议听证的立法完善及具体运行提供上位法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旭东 《前沿》2003,(1):79-80
行政听证制度已成为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核心制度 ,给予当事人以了解权、陈述权、申辩权等古老的自然公正法则的基本要求。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的建立 ,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公正 ,保证依法行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将民主法制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公安机关作为国家主要的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安行政复议听证制度,以确保申请人、第三人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等权益的行使,从而实现行政复议机关核实证据,查明案情的目的。公安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应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建立公安行政复议听证主持人制度。二、建立听证前证据交换制度。三、建立证据失权制度。四、建立证人当场作证制度。五、建立律师参与听证制度。六、建立听证效力制度。  相似文献   

5.
行政复议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有错必究、保障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原则 ,二是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原则。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方式 ,必要时方可调查、听取的意见的审理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困难 ,还应健全听证制度。为保证听证程序客观公正 ,应实行反对偏见规则、事先通知当事人、公开材料、质证辩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复议审理机构、审理人员、审理程序等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行政复议价值的实现。因此从公正角度看应设立统一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确保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多样性和中立性,确立公开透明的行政复议审理程序;从效率角度出发应建立复议简易程序,明确行政复议调解和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7.
行政复议管辖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有行政机关之间的权限,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权实现。现行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在这两者上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到行政复议立法宗旨的实现。笔者在分析现行体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回收现有各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权,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重组我国行政复议管辖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调解这一课题的理论突破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行政复议调解可以适当增强行政复议的制度弹性,具有明显的效率价值;可以适度调整各主体间的力量差距,具有实质的公平正义价值;可以灵活发挥法律规范的作用,具有规范性价值;可以加强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具有“实验田”的价值。从目的和对象两个视角考量,行政复议调解是有其正当性的。  相似文献   

9.
百科集萃     
《云南人大》2007,(8):45-46
什么是单位犯罪?什么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行政诉讼中怎样举证?行政复议的范围有哪些?如何组织行政听证?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公安行政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捷 《公安研究》2000,(3):40-41
文章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给公安行政复议带来的主要变化;分析了行政复议立法上的缺欠给公安行政复议带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之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条例》在对《行政复议法》作出执行性、解释性规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复议程序中引入了听证制度,在举证程序中增加了复议机构的职权,在结案方式中引入了调解制度。由于公安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条例》出台必然给公安行政复议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胡玉荣 《前沿》2005,(3):99-100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的内容进而分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缺陷和加强、完善的必要性,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杨飞 《重庆行政》2011,(4):75-77
行政复议制度从建国初期建立以来,尤其是在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后,对于完善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行政复议实践表明行政复议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特别是行政复议受案范围饱受诟病。本文拟对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扩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只能审查行政行为,行政职权以外的事实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复议只能审查外部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所引起的争议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只能受理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出的复议申请,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不能直接申请行政复议,只能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该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5.
公安行政复议是解决公安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行政争议的一种独立程序 ,涉及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权限的各个环节。入世后公安行政复议要解决立法方面存在的冲突 ,实现统一 ;增强公安行政复议的独立性、公正性 ;应在公安行政复议领域取消行政最终裁决复议。  相似文献   

16.
张澍 《长白学刊》2009,(6):92-93
统一行政复议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行政权实施事后法律救济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管理制度在理论和实务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难以适应中国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建立独立的复议委员会,使其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7.
半垂直领导部门复议案件中的“条块冲突”源于部门体制变化和《行政复议法》中的立法真空。本文选择一个案例,就其中涉及到的半垂直领导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管辖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围绕这个问题所形成的各种争议,并以此为基点对我国的行政复议管辖体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希冀对我国的行政复议管辖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创新:比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应对多发多样的行政争议,世界上多数国家纷纷创设并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以分担传统上由司法机关承担的纠纷化解职责。创新是行政复议制度的天然属性,也是其存在的常态。我国统一的行政复议制度确立时间不长,作用发挥积极但还不够充分,面临着体制机制等现实创新需求。这种创新,需要审慎把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其探索方向在于,以行政复议委员会为载体,以规范性和因应性为基点,以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为价值取向,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与域外成功经验为一体的行政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经济的行政救济手段本应具有很高的使用率,但现实中却因其制度设计和实施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人们普遍对其持怀疑态度,行政复议制度也因此而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对此,亟需从复议机构的独立性、程序的中立性以及制度的落实等相关方面进行改革,以求更好地实现我国行政复议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公安行政复议是解决公安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行政争议的一种独立程序,涉及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权限的各个环节.入世后公安行政复议要解决立法方面存在的冲突,实现统一;增强公安行政复议的独立性、公正性;应在公安行政复议领域取消行政最终裁决复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