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海 《长白学刊》2010,(5):133-136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矛盾已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等“凸显”的特征,其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公、利益主体诉求和表达渠道不畅等,直接原因是原有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因缺乏完整而统一的体系而未能及时、恰当而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顺利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创建完整而统一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稳定压倒一切。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安机关应在建机制、强基础、管长远上下功夫,着力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社会矛盾日常调解、舆情引导处置等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执法能力、驾驭复杂局势能力和与社会公众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林光 《公安研究》2012,(2):8-1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各种传统的和新型的社会治安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各种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处理难。面对社会矛盾主体多元化趋势加剧,矛盾成因复杂程度加剧,以及矛盾发生尖锐程度加剧的局势,各相关部门在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中,要着力健全利益目标导向机制、利益诉求表达及调处机制、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和利益冲突预警应急机制,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力争矛盾不上交,是基层公安机关工作的基准。基层公安机关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调解工作中,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机制、信息预警机制、1+N调解机制、领导责任机制和民意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5.
安洪文 《公安研究》2010,(12):24-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公安机关应准确把握社会矛盾复杂多发的主要成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明确矛盾化解导向,创新矛盾化解机制,确保矛盾化解措施落实,强化矛盾化解效果,全面加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中央政法委在2010年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其中把社会矛盾化解列为三项工作之首。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既是公安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又是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实践,从转变执法观念是根本,突出办案效果是关键,完善执法机制是保障等三个方面,对检察机关如何在行使检察职能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从国家工作大局,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进行了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8.
彭清燕 《前沿》2012,(18):57-59
社会矛盾的实质是法权关系的失衡,权力失衡产生权力主导型矛盾,权利失衡产生权利主导型矛盾,权力主导型矛盾继续往下细分可分为权力-权力类社会矛盾和权力-权利类社会矛盾,权利主导型矛盾继续往下细分可分为权利-权力类社会矛盾、权利-权利类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法律化解模式的实质是法权,即通过权利与权力的重新分配,调动不和谐的利益因子,实现矛盾冲突的衰败和社会矛盾的消解.其中内含的法权逻辑即以权力限制和权利保障为出发点,矫正较强的权力和较弱的权利,使权利与权力对抗,权力与权力抗衡,最终实现权利与权力之间及权利与权力所隐含的权利与义务之间、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协商民主对于实现利益整合、降低决策风险、培育社会自治和增进公共理性具有显著功效。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协商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决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各级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倡导、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复杂性,表现在境外因素与境内因素相互勾联,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混杂.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矛盾的广泛与复杂,矛盾的缓解与激化,矛盾的量变与质变.和谐社会视野下多元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构建涉及民意表达、情报信息、风险评估、矛盾排查、矛盾调解、危机管理、责任追究、理论研究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化日益明显,利益多元化格局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不可避免地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社会管理创新要从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着手,要着眼于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多元矛盾解决机制。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效能的发挥,需要有法治保障,才能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矛盾冲突的新特点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探索社会矛盾化解的新思路应深入分析社会矛盾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嘉善作为首个国家级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必须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上有新的突破。要规范源头治理机制,实现社会管理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要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实现社会治理从行政管制向民主协商转变;要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实现社会矛盾化解从单一事后处置向合力超前处置转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特点。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动权掌握在各级党政机关,着力点是提高执政能力、改进政府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不是简单的“花钱买太平”,而是内涵深刻的执政方式改进和执政能力提高。执政党应当做到:从社会运行机制上减少和预防冲突的发生;避免在解决旧有矛盾的同时诱发新的矛盾;防止在化解局部矛盾时出现“吊胃口”的负面作用;谨防出现国内公民维权向国际“求援”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14.
社会矛盾化解是拘留所工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因各类矛盾纠纷激化而违法被拘留人员逐年增多,监管难度加大。武汉市硚口区拘留所不断创新拘留所化解矛盾新机制,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取得诸多经验。拘留所化解社会矛盾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风险评估和矛盾排查,健全联动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公正合理地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5.
浅析角色理论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兴焱 《公安研究》2007,157(11):18-20
社会成员在社会中都会承担一定的角色。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应深入研究角色理论,正确处理好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关系,把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5,(6)
海南农村中因利益纠纷等因素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有时甚至以群体性事件的方式表现出来,对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乃至海南的整体形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防范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冲突,对构建和谐农村、和谐海南意义重大。笔者全面分析了目前海南农村矛盾冲突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民间化解矛盾的主要方式,提出防范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冲突的建议,以期对海南农村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主观支持体系创新包括站位认同的建立、权威认同的强化以及和谐化解的推行;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客观支持体系创新包括功能取向的社会支持、结构取向的社会支持、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流程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有:源头防控——建立公安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信息主导——建立社会矛盾排查研判机制、多元化解——强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孟栋  章琰钰 《群众》2022,(24):34-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强调要“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是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无锡市惠山区针对社会矛盾纠纷阶段性特征,以“建强平台、健全机制、建优队伍”为突破,努力构建横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新时期社会矛盾特点的研判、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创新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多学科理论研究,缺乏矛盾化解警力配置问题研究,对矛盾化解事后总结不够、判断不准。上述问题,将是未来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2,(2):90-90
汪习根在《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社会转型致使中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欲标本兼治,就应当站在法哲学的高度,辨证施治:在情理法动态平衡中完善释法说理机制;以法律功能二元论为导引创设社会风险评估法律体系;依司法权特质区隔司法调解与非司法调解以优化法律判断路径;在“三位一体”新程序理念下重塑法律协作关系模式;奉执法之互动与人本理念强化民意表达释放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