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22日-25日,由中国侨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走进北部湾——2009年海外华商合作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型活动”在南宁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广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介绍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情况。开幕式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武主持。  相似文献   

2.
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是事关我区改革发展大局的大事。3月22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标志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正式启动,广西沿海地区开放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成立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基本思路与要求,对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该区域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的,必须有健全的法制为其提供保障。加强法制建设,对依法行使好各种职权,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决策的实施,保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各项重要改革措施纳入法制化轨道有重要作用。要结合实际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1,(13):4-4
6月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座谈会上强调,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国家的战略,是事关广西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崛起,为开创经济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新华 《今日广西》2008,(8):22-23
2月29日上午。广西在北京举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人才引进推介会”,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并发出“英雄帖”,公布广西公开选拔干部和100多家单位2000多个职位招聘人才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陈菁 《当代广西》2009,(20):8-9
开放开发渐成声势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9月22日-25日,170多名海内外侨商侨领齐聚“走进北部湾——2009年海外华商合作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型活动”,一起捕捉经济区开发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7.
陆玉秋 《今日广西》2008,(24):56-57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战略高地,这是广西加快发展“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对于处于北部湾经济区边沿的宁明县来说,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对机遇,宁明县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8.
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是事关我区改革发展大局的大事。3月22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标志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正式启动,广西沿海地区开放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成立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基本思路与要求,对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该区域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绍华 《当代广西》2009,(15):31-32
风生水起北部湾,云涌浪叠开放潮。面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新机遇,处在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南宁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南宁高新区)占尽天时地利。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廷和 《桂海论丛》2008,24(4):70-7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该地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农村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深入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秋华 《今日广西》2007,(11):34-37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充分肯定了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前景广阔,希望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全国政协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列为今年专题协商议题;《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战略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市区域合作不断深化。这些都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叠加机遇。可以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正风生水起,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之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抢抓叠加历史机遇,积极实施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率先发展,着力打造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使广西沿海发展尽快形成新的一极。  相似文献   

12.
邓亚平 《当代广西》2008,(23):58-59
一湾湛蓝,海天一色。北部湾,正成为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名词。北部湾,正成为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的区域。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易艳辉 《今日广西》2008,(14):36-37
今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开放合作的重大举措。国家把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突出了开放合作的主题,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造次区域合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8,(5):12-13
潮起潮涌的北部湾,涛声阵阵,年复一年。当时代的车轮前进到2008年——中国奥运之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特殊年份时,北部湾迎来了千年机遇—— 2008年新年伊始,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八桂大地,到处激扬着这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广西,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2月28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介绍会在北京举行,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个从鲜为人知到近几年与“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一起频频出现在国内外传媒上的名称,迎着初春的海风,屹立在南海的北端。 广西的潜力在沿海,广西的希望在沿海,广西的未来在沿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战略、新一极、新北部湾,开启了广西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5.
钟禾 《当代广西》2009,(6):23-23
2009年.广西全面实施《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下称《规定》),从产业支持、财税支持、土地使用支持、金融支持、外经贸发展、人力资源和科技开发、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标志着广西落实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政策措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1,(8):6-9
风劲帆满,天高海阔。 2006年3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掀开了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7.
风劲帆满,天高海阔。2006年3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掀开了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8.
关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寿 《桂海论丛》2008,24(5):40-4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问题,涉及金融生态、金融体系、金融协调、金融服务、金融开放以及金融合作等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若能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第一推动力作用,那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就有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9.
叶山 《当代广西》2008,(11):44-44
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是中央完善经济布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第一个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为功能的特殊经济区,是广西加快开放开发、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与北部湾战略高地相适应的“人才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化 《当代广西》2009,(5):46-47
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迎来了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按照《规划》指出的方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增长的薪一极,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而要最终实现以上目标,必须要实现政策、资本、人才、信息、管理、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区内的快速集聚和增长。其中,人才要素是第一核心要素。因此,要全力建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高地相适应的“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