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转移”战略和“双提升”战略是广东省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广东省先行先试,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率先实现调结构和保增长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首先,对广东省“双转移”、“双提升”战略实施的现实依据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细化两战略的关系要素..分别从产业转移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互动关系以及劳动力转移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互劝关系两个角度来探究两战略的循环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2.
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按照“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原则,合肥将努力建设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转移地,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国内影响力的“中国硅谷”。  相似文献   

3.
陈绿平 《理论前沿》2009,(14):38-40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广东及时、全面总结了传统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以“双轮驱动”和“双转移”推进转型、坚持“三促进一保持”全力化危为机。广东变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的思想与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就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4.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构建和谐蓬莱,推进跨越发展,是蓬莱市“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一、总结十五经验,把握“十一五”大势。首先,“十一五”期间,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是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机遇。以住房、汽车等为代表的万元和十万元级消费出现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机遇对于蓬莱近几年来着力发展的重化工业、旅游、葡萄及葡萄酒、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都是极大的“利好”。二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从转移区域看,环渤海地区是新一轮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起步之年,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一体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加快沿边产业园区和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新兴产业集链成群,坚决打赢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瞄准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一体推进“三大经济”,推动工业结构转型,构建云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先手棋和窗口期。  相似文献   

7.
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珠三角”区域由大陆9省及港澳共同组成,促进其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产业转移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泛珠三角的概况,而后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不利条件,最后从产业层面、制度层面、政府层面提出促进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0年初,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国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为推进示范区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9.
2008年,在中共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夹江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积极应对扩权强县和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大力促进产业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国、省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及“双碳”战略加速落地的大背景下,推进“中国绿色硅谷”绿色低碳发展直接关系着四川省、乐山市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成败。在“双碳”目标下,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产业上游:前端优势提升尚有制约;二是产业中下游:中后端延补链挑战不小;三是发展环境:绿色低碳转型要素支撑弱。为此,要巩固提升光伏上游优势,加快光伏中下游延补进程,强化绿色低碳转型要素支撑。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农业的“内源性”增长是我国农业自主发展的基础性因素;目前,“内源性”增长因素在促进农业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实现农业的“内源性”增长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业的资本积累、增加农业人力增本投入、促进农业技术的内生性创新、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集群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支撑下,中国把“世界工厂1.0”做到了极致。在当前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能源瓶颈、技术水准、产能过剩等众多因素制约下,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较快发展,需要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产业要升级到“微笑曲线”的两端,即附加值较高的销售和研发;产业要转型到附加值更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转移到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中部地区既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集中地;又是承东启西,南北互动的关键区域,其发展可以惠及整个中国。现实中的“中部塌陷”主要受制于中部“三农”。求解中部“三农”的途径主要有:拓宽国家中部政策;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带动产业向中部的梯度转移;加强中部地区的基础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多年,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前店后厂”、优势互补的产业合作模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粤港澳产业合作正向宽领域、全方位、一体化推进。三方产业合作必须从国家战略和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于“一国两制”事业创新发展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科学谋划和确立合作的方向目标、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从推动形成三地产业分工合作新格局;推动重点产业合作;拓展服务业开放;合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共建现代产业示范区等五方面全面提升这一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蓝邕江 《人事天地》2009,(32):11-11
防城港市近日出台了《防城港市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奖励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促进产业人才奖的“认定标准”,将对在建设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际滨海旅游胜地等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予以奖励。  相似文献   

16.
“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的人口城市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对人口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虽然已有相当多的研究对“就地转移”或“异地转移”进行了理论的或实证的分析,有一些研究还专门阐述了“就地转移”或“异地转移”与人口城市化的关系问题,但直接就两种转移模式,及两种模式各自对人口城市化产生的推动效应进行比较的,应该说还比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就“就地转移”模式与“异地转移”模式各自对人口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推动效应及其特征作比较分析,并提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1]。“双碳”目标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领域,是推动技术进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引领,是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黔西南在践行低碳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存在低碳产业体系有待健全、低碳循环发展消费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等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论坛》2010,(10):I0004-I0005
今年以来,云南电视台按照云南省直机关工委和云南省广电局机关党委《关于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打造绿色传媒品牌,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实现了事业、产业的“双轮驱动”,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夹江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分析区位、准确定位、标,明确了实现路径,力争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创新力行、展。标高站位,确立了“三同发展、建设三个辐射区”的战略目在夯实全省底部基础中加快崛起、在乐山次级突破中领先发  相似文献   

20.
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全省“双三角”的区域发展格局:“两点”带动,强化“一脊”;产业拉动,扩张“西翼”;生态优先,保护“东翼”;南北联动,东西和谐。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全省“双带两群”的城镇体系:优先发展沈阳,大连和沈大鞍城市带;优先发展大连,丹东、锦州沿海城市带,共同构建大连航运中心,提升锦州.丹东的区域地位,完善辽西和辽东城镇群:依托“四线”建设新城;以都市区建设为突破口,重视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小城市小城镇建设,强化城乡规划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