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后我国刑事政策的调整与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加入WTO之际 ,深入研究我国刑事政策之不足以及如何调整与革新 ,为我国在 2 1世纪制定科学、有效的刑事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 ,我国现行刑事政策之不足主要表现在 :( 1 )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 2 )稳定性、连续性与科学性的论证不足 ;( 3 )对刑罚手段的期望值过高 ;( 4 )刑法用语缺乏明确性。关于如何调整、革新我国的刑事政策 ,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 1 )深化基本理论研究 ,建立我国刑事政策理论新体系 ;( 2 )确立有利被告原则 ,强化对犯罪公民的人权保障 ;( 3 )微调定罪政策 ,科学划定犯罪圈 ;( 4 )泛调刑事处罚政策 ,革新刑事处罚理念 ;( 5)完善赦免制度 ,发挥其刑事政策功能 ;( 6 )改革行刑政策 ,重构我国行刑模式  相似文献   

2.
德国刑事政策的任务、原则及司法实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德国是刑事政策理论的发祥地 ,也是刑事政策思想学说最为深刻、系统的国家。它将刑事政策的任务定位于 :基于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犯罪态势指导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罚执行法律在内的刑事法律的制定、执行及变革 ,指出与犯罪作斗争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人道、法治和公正三大原则贯穿于刑事政策的始终 ,使得现代德国刑事政策的进程表现出整体上犯罪网趋宽、刑罚网疏缓 ,而对特定犯罪轻中有重、重势增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刑事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驾驶行为入罪是我国刑事立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表明我国刑事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1)犯罪化之立法呈保安主义趋势;(2)刑罚之立法呈民粹主义趋势;(3)刑法结构呈分层化趋势。我国刑事立法政策之活性化倾向值得肯定,但应对其过度活性化保持警惕。要弥补危险驾驶罪立法之缺陷,就必须增设危险驾驶罪结果加重犯。  相似文献   

4.
从人权入宪看我国刑事政策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刑事政策理论以法律绝对工具主义价值观为基础,重打击犯罪,维护国家政权,忽略人权保障,这种刑事政策以“严打”方针为集中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被写进《宪法》,必将对我国刑事政策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人本主义理念将主导刑事政策的未来发展,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将得到兼顾,宽严相济成为刑事政策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欧洲各国检察官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检察官的职权 1. 检察官作为公共当局,代表社会和公共利益,确保对违法者进行刑事追究法律的执行,既保护个人权利,又注重提高刑事司法制度所必需的效率。2.在所有国家的刑事司法制度中,检察官拥有以下权力:(1)决定是否起诉或继续追诉;(2)出庭支持公诉;(3)对法院的全部或部分裁判可以上诉或进行上诉。3.在某些国家的刑事司法制度中,检察官也拥有以下权力:(1)对执行国家刑事政策进行调整,以适应各地和地方的实际情况;(2)进行侦查,指导或监督侦查;(3)保证被害人得到有效的帮助;(4)监督法院裁判的执行等。二、检察官履行职权…  相似文献   

6.
严励 《北方法学》2011,5(3):83-99
刑事政策的横向结构是指刑事政策体系内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刑事政策的分系统是指刑事惩罚政策和社会预防政策。刑事惩罚政策是指国家机关运用刑事法律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切手段、方法和措施,包括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执行政策。刑事立法政策是指在刑事立法中的策略、方针和原则,是刑事立法的灵魂。刑事司法政策是指导刑事司法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刑事执行政策是指导刑事执行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当代刑事惩罚政策已经出现了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和轻刑化、非监禁化和行刑社会化以及两极化的发展趋势。社会预防政策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对犯罪的控制和预防产生影响的具体措施、策略和方法。社会预防政策可以分为宏观预防政策与微观预防政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预防政策也应进行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税收犯罪刑事政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有效地预防与控制税收犯罪,税收犯罪刑事政策的重要作用应为人们重视起来。在税收犯 罪立法的应对上,刑事政策的主流呈现出税收犯罪法网不断扩张的趋势,即犯罪化、刑罚趋重化; 税收犯罪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领域比在刑事立法领域作为的空间更为广阔。对税收犯罪刑事政 策的静态体系和动态体系进行科学地探索,将更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税收犯罪。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与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传统的宽严相济思想的渊源宽严相济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刑事政策,对于正确指导刑事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宽严相济作为一个传统的治理国家的手段和理念,最初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刑事政策。其思想来源于我们国家悠久的统治历史。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就在不断探  相似文献   

9.
于广 《法治纵横》2011,(15):72-73
正确看待法治的本质内涵.合理调和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之间的张力.将“罪刑法定”与“宽严相济”有机结合起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在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作为我国当前治理犯罪的基本策略思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然要在我国的刑事立法、司法和执行中得以贯彻和落实。罪刑法定原则是施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前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借助刑事政策的灵活性来弥补刑事法律僵化落后的弊端.最终在程序合法的司法环境下,实现实质的正义。  相似文献   

10.
刑事政策始终在我国刑事法治形成和发展中处于核心指导地位。本文通过对刑事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认为其正在发生三个转变:即从刑事法治不健全不完善阶段的台前主角逐渐向刑事法治健全完善阶段的幕后支配调节作用转变;从过去法制初期的替代法律向现代法制成熟期的指导法律角色转变;从重打击重定罪向预防、打击、改造并举方向转变。同时着重论述了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结构体系、存在缺陷和未来走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区处遇(Community-based Treatment)是相对于机构性处遇(Instinutional Treatment)而言的一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遇方式。社区处遇的通俗含义是把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放置于社会,进行以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改造,使少年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要求。社区处遇以其非机构性、非刑罚性及社会参与性而成为国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遇的新思路。社区处遇的理论渊源是二十世纪世界性的刑法改革。即主要是以下一些新的刑事政策:(一)重视对犯罪人进行教育;(二)在刑法领域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成果;(三)根据犯罪人的不同情况量刑的原则;(四)尽量减少使用刑罚。这些刑事政策首先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遇方面得到全面的实现。一般说来,社区处遇是基于对传统机构性处遇(如少年院、少年监狱等)效能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处遇方式,它吸收了犯罪学、刑罚学、社会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关社区处遇的理论基础,美国学者威斯兰德(Paul MWhisenand)提出以下五点:(1)扩大人道主义处遇措施的运用;(2)增进受刑人重返正常社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种有效的刑事政策正越来越被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所重视。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其被确立为我国刑事政策中的一种,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本文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演变为视角,以期对该政策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辨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政策决策者总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 ,也即刑事政策的终极目标 ,并以此为导向 ,指引刑事政策的进路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刑事政策体系。刑事政策的价值是刑事政策的客体对于刑事政策主体的意义和效用 ,包括刑事政策价值主体、刑事政策价值客体、刑事政策价值目标三个要素。刑事政策选择实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刑事政策价值目标即自由、秩序、正义、效益 ,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辨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励 《法学评论》2004,22(3):29-37
刑事政策决策者总是孜孜不倦地追究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 ,也即刑事政策的终极目标 ,并以此为导向 ,指引刑事政策的进路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刑事政策体系。刑事政策的价值是刑事政策的客体对于刑事政策主体的定义和效用 ,包括刑事政策价值主体、刑事政策价值客体、刑事政策价值目标三个要素。刑事政策选择实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刑事政策价值目标即自由、秩序、正义、效益 ,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预防与惩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从惩治到预防 :刑事政策的思想变革刑事政策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犯罪问题。在刑事政策的发展史上 ,根据其内容选择和应对犯罪的措施 ,大体上可分为古典刑事政策、近代刑事政策和现代综合刑事政策。(一 )惩治 :古典刑事政策的基本旋律刑事政策的萌芽可以溯源到贝卡里亚和边沁。前者在其代表作《论犯罪与刑罚》中确认了刑罚的目的在于阻止罪犯重新犯罪并警戒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这就是我们现今所归纳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刑罚目的。边沁则认为 ,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即趋乐避苦。古典刑事政策理论认为 ,行…  相似文献   

16.
刑事政策学范畴研究——考量因素与技术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东 《现代法学》2008,30(3):30-38
针对刑事政策学范畴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创作工作主要涉及两个重大问题:一是遴选确定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系统,二是恰当选择刑事政策学范畴研究的技术路线。遴选确定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系统,应当考量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刑事政策学必然以刑事政策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二是刑事政策学必然以现代化命题作为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三是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必然以公共政策学的基本范畴作为参照物。刑事政策学基本范畴研究的技术路线,应当是从研究公共政策原理、分析公共政策基本范畴入手,总结刑事政策本身的特殊性,以准确概括出刑事政策的范畴体系,并通过对刑事政策基本范畴展开研究,探讨刑事政策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刑事政策对刑法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刑事政策定义的不同解读入手,通过对欧陆刑法学说史的研究以及对欧陆刑法学行为价值学说的辩证分析,正确阐释了刑事政策对刑法理论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作者认为,现代欧陆刑法学说史证明了刑事政策思想决定刑法理论的走向,而不同国家坚持的不同刑事政策立场决定了一个国家主流刑法理论的选择。同时,刑法理论对刑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具有重要影响力或反制作用,我国刑事政策从偏离罪刑法定原则的"严打"刑事政策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性回归与转变,正好验证了"刑法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藩篱"。  相似文献   

18.
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严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命案必破”为代表的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对于严厉打击犯罪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却也成为引发刑讯的一大内在诱因。这背后有国家、社会、个人三重利益的强力支持,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伦理支撑。在价值博弈中,协调功利与正义的关系,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以完善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是遏制刑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审查逮捕制度深受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思想的影响,审查逮捕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存在冲突和缺陷,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相适应。应当按照严进宽出、增强透明度的思路,从立法、司法角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刑事法治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刑事法治改革、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批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刑事法治理论以坚持党对刑事法治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为立论基础,以刑事政策观、刑事立法观和刑事司法观为主要内容,以改革创新刑事司法体制、解决刑事法治实践中的顽瘴痼疾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体现了中华法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世界法治文明发展的普遍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刑事法治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