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继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这个发展进程中,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困扰它们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官员腐败问题。腐败制造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对现代化建设和政局稳定起着破坏作用,使许多国家深受其害。当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的今天,腐败的恶魔也紧紧地缠住了我们,其来势之猛,范围之广,危害之烈,超出了我们的精神准备。腐败问题已成为社会公害,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破坏着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十五大以后,我们党重视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腐败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任何阶级社会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 ,腐败现象具有高发性和多发性特点 ,必须认真研究。本文论述了腐败产生的社会原因 ,提出了治理和减少腐败的各种法律、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3.
许尚鸿 《创造》2015,(11):42-45
腐败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破坏社会大局、损害百姓利益、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社会进步发展,小则家破人散,大则亡党亡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腐败问题已逐渐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成为了极为复杂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当前,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出现了党群关系在目标指向上的偏差、部分群众被弱势化、少数党政干部官僚腐败问题严重、基层组织凝聚力下降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威信,破坏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表明了我们党对政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把握。因此,腐败问题的治理也必须由治标转向治本,切实提高治理腐败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罗琪漫画     
北墨说:着实,关于腐败的话题太古老也太沉重,有些人说,中国的腐败问题植根于中国文化,他们认为,中国人有着将个人关系置于法律之上的悠久传统,这才造就了从古至今都无法避免的腐败问题,它有历史的孽缘,也是现实社会的重  相似文献   

7.
李留澜 《前进》2004,(11):34-36,39
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纲领性文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归根到底是使党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而要做到这一点,目前最为紧迫的是要解决党和国家公职人员中的腐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大大加强了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但同时在一些公职人员中发生的腐败问题又在侵蚀着这种合法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隐忧之一。腐败问题,简而言之,就是…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反腐败与法治──从战略高度认识邓小平同志的法治思想谷安梁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与此同时,腐败问题也日趋严重,现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怎么办?增加打击力度、加强思想教育、完善法律制度、进行综合治理等等,...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芳 《青年论坛》2002,3(1):17-19
反对腐败与政治稳定是我党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关键时期所要追求的双重目标。要实现我国现阶段政治的稳定发展 ,必须对日益猖獗的腐败现象进行彻底的根治。目前 ,腐败问题已经威胁到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瓦解了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 ,窒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大敌。因此 ,腐败不除 ,国无宁日。只有高擎反腐利剑 ,才能痛切这一社会毒瘤。  相似文献   

10.
党的纪检监察工作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艰巨任务,而反腐败斗争又是其重中之重。只有加强学习,注重研究,才能提高政治素质,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适应新的形势,推进反腐败斗争。 加强对腐败问题特点的认识。腐败问题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不讲  相似文献   

11.
黄志恒 《桂海论丛》2010,25(2):55-58
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倡导"两个务必"开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把反腐倡廉与党的建设、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丰富和充实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容,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不动摇,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黄育安 《桂海论丛》2008,24(5):30-32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定位为“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我们党对腐败问题认识的更加理性和科学,反腐工作更加注重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文章从腐败生成条件的新视角就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问题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反腐倡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飙 《桂海论丛》2005,21(3):21-23
反腐倡廉是否取得成效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孙德江 《桂海论丛》2005,21(5):44-4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内容、重点、基本方针、原则以及方法步骤等,作了一系列论述,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为我们贯彻党中央的决策,正确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吴春生 《桂海论丛》2005,21(2):28-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腐败对其的挑战。当前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深入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陈光辉 《桂海论丛》2005,21(3):9-11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由党的性质、执政地位决定的,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因此,推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反腐思想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志强 《桂海论丛》2002,18(1):12-15
反对腐败是一项事关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腐败不除 ,国无宁日。自十三届四中全会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来 ,对反腐败问题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与关注 ,并在各种场合对这一问题作过许多重要论述 ,多方面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反腐倡廉的思想。系统地总结江泽民同志的反腐思想 ,对于新时期加强与指导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君  陶柱标 《桂海论丛》2007,23(5):61-6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腐败现象越来越关注,文学界出现了一大批反腐题材小说,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反腐小说热".反腐小说的题材和主题是对现实社会发展的折射和反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从它的利益观视角来分析和解读反腐小说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剖析各种腐败现象,提高反腐败和拒腐蚀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许素菊 《桂海论丛》2006,22(3):14-17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执政价值标准、执政核心、执政基础、执政要务、执政方式等重大执政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