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类新型犯罪,具有智能化、团伙化、职业化等特点,往往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跨地域、跨境作案,致使侦查工作比较困难。该类犯罪社会危害性大,对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对于此类犯罪的防控,既要加大刑事处罚力度,也要进行被害预防,强调防范对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电信诈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蔓延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电信诈骗犯罪具有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工作存在难点,必须针对侦查瓶颈,研究相应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3.
电信诈骗犯罪是当前我国境内高发的一类诈骗犯罪,具有犯罪主体高度有组织化、犯罪形式多样、使用高科技犯罪工具作案和极强的反侦查手段等特点,对其侦查存在若干难点。在侦查策略上,应当采取建立全国性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协作平台,成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专业队伍,加强国际和区际合作,抓捕跨境犯罪嫌疑人等方法,才可能有效控制此类犯罪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信诈骗犯罪具有涉及国家和地区广、涉案犯罪嫌疑人众多的特点,侦查活动中的国际警务合作涉及侦查破案的各个环节,并且对信息交换的及时性、侦查行为的协调性、获取证据的规范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国际警务合作受到外交关系、法律制度和侦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国际警务合作内容包括交换案件线索和犯罪情报、协助调查取证、遣返或引渡、追缴犯罪收益等,合作的形式则包括个案联合侦查、联合专项行动等.  相似文献   

5.
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查中,由于犯罪嫌疑人人数众多、证据形式多样化且多为电子证据,特别是在跨国(境)联合侦查中,法律制度不同,侦查方法、技能、语言不同,现场取证活动往往面临较大困难。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查的现场取证,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详细查明现场情况、加强跨国(境)联合侦查中双方的协商沟通、做好现场取证的物质准备;现场取证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很可能逃跑或毁灭证据,侦查人员应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及犯罪嫌疑人,同时,为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必须规范实施取证活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讯问工作现状及其改善策略,对94名侦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反讯问表现多样,而证据充足、讯问准备充分、认罪认罚政策等因素有助于突破口供,讯问人才不足、犯罪嫌疑人反讯问能力强、证据缺失、案件复杂、网络媒体泄露信息等因素不利于讯问工作。侦查讯问中,使用证据的方法为最主要,且效果评价较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讯问工作对侦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要进一步加强电信网络诈骗侦查专业队伍建设,调动各方侦查资源,全面收集证据,科学分析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制定有效讯问对策,构建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讯问指引,加强侦查协作,注意侦查信息保密工作,全面提高讯问成效。  相似文献   

7.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迅速发展、蔓延,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电信诈骗属于跨区域非接触性犯罪,具有组织严密、手段多样、打击困难等特点。尽管如此,由于任何电信诈骗犯罪都离不开资金链和通讯链两个基础,因此侦查机关可以使用“双链侦查”的模式,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8.
电信诈骗犯罪,是指行为人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欺骗行为,使受害人陷入或维持错误认识,受骗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遭受财产损失。其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犯罪对象仅限于财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电信、金融行业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电信行业的远程操控性、金融业资金转移的便利性和公众对法律等行业的陌生,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日渐猖獗,并不断危害全国各地.电信诈骗采用分工负责、拆分责任的作案方式,并进行公司化、专门化管理,具有犯罪隐蔽性强,跨地域犯罪,成本低、收益大,科技含量高,方法不断升级,侵害对象不特定等特点.侦查人员应对电信诈骗犯罪犯罪预备、诈骗实行、收尾三个阶段熟悉了解,以更快地侦破此类案件.  相似文献   

10.
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资金流贯穿于整个犯罪过程,将资金查控作为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案件流出发,发现资金查控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治理中存在证据层面、数据层面和人才层面三方面问题,由此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打击、被害人资金返还及案件证据链构建产生消极影响。上述问题及影响的成因主要与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认证体系、数据管理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密切关系。未来应建立区块链证据认证体系、建立违法资金查控专业数据库、建立资金查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资源、技术共享交流平台、建立公安机关与金融单位的合作机制相结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1.
跨境犯罪是当前重特大电信诈骗的趋势和特点,它呈现出作案人与被害人、行为地与结果地相分离的情况,给案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以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主要取证渠道的双向侦查应当成为侦查重点。要准确把握人证、物证、书证、视频资料、电子证据等形态的基本特性,从信息流查证、资金流查证、网络痕迹查证及服务器监控等方面获取和固定犯罪证据,同时要根据境外窝点的特征精确认定窝点现场,并依据一定的操作规程有效取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手机、互联网等通信工具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电信诈骗犯罪呈持续高发态势,给人民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当前,电信诈骗案件呈现出犯罪集团化、作案手段更趋隐蔽化等新趋势,公安机关打击中存在定性难、取证难、追逃难、追缴涉案资金难等侦查难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传统侦查管辖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刑事司法在横向上发展出“多地共管”“人案关联”的“大侦查管辖”格局,在纵向上建立起侦查管辖决定审判管辖(包括起诉管辖)的“侦查管辖中心”模式。但大侦查管辖格局导致不同地域公安机关的横向管辖冲突,侦查管辖中心模式又引发公检法机关的纵向管辖争议。考虑到公安机关条块分割的侦查体制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的现实困境,大侦查管辖仍是刑事司法当前相对合理的选择,但应优化地域管辖与指定管辖制度,减少不同地方公安机关之间的横向管辖冲突;同时,刑事司法需要把“以侦查管辖为中心”调整为“以侦查管辖为导向”,承认侦查管辖的指引功能,但应完善公检法机关的纵向管辖争议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电信诈骗这类案件在云南省发案呈递增趋势,经济损失逐步上升,破案率较低.电信诈骗犯罪存在的问题是对案件重视不够;刑侦部门侦破此类案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与银行和通讯部门的协调不够;案件信息共享程度低,案件串并存在困难;宣传力度不够.对策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合作,共同破案;强化宣传教育;加强电信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的安全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频频发生.本文基于现代治理理论内涵和核心,在阐述电信诈骗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信诈骗难于治理的原因,并提出公民、公安、银行、电信等电信诈骗的治理主体应当联合加强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及发展,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之迅速、手段翻新之快的原因,能够为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犯罪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追赃是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办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追赃过程中存在着金融机构内部监管欠缺、警银合作不到位、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漏洞、跨境电信诈骗赃款出境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加强追赃控赃,应以资金流为主线寻找突破口,同时加强金融行业监管、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与网联平台、创建协同型紧急止付机制,以及加强应用人民币冠字码的识别与追踪技术,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降低此类案件的发生频率,减少被害人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8.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与受害客体双向互动的结果。在传统犯罪学理论中,以犯罪人为中心的研究对于犯罪预防的实践效果有限;而从被害人的视角研究影响犯罪发生的条件性因素,不失为降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率的另一条出路。从动态角度看,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被害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有受骗前的情境诱因、受骗中的心理因素和受骗后的心理反应;从静态角度看,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被害人的心理状态、个性倾向也各不相同。基于被害人心理行为的动态和静态分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受骗前要筑起心理防线,打好预防针,形成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受骗时要保持理性,机智应对;受骗后要勇于维权,积极做好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9.
远程操控诈骗犯罪是一种依托于网络通讯平台的非接触式跨区域的新型诈骗犯罪,具有侵害范围广、对象不特定,犯罪团伙实行公司化、集团化管理,作案过程呈阶段性等特点,而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获取赃款是其本质特征。针对远程犯罪频发的特点,侦查部门应采取"2+1"侦查模式、串并分析和建立情报网络、进行信息碰撞等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技术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更新频率极快,普通网民对犯罪分子精心策划的骗局很难有效防范,网络诈骗引发危害后果愈发严重,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当创新打击治理网络诈骗犯罪模式,从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危害和新特征出发,汇集政府部门、公安、银行、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构建"多位一体"共同治理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及时预警、处置、化解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