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是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党的极其重要的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然而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遭遇到部分师生信仰缺失、思政课的重要性受到质疑、面对网络媒体中的意识形态斗争被动应付以及某些课程或讲座等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稀释等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这些挑战产生的原因,并试图从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委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加强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载体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来应对挑战,打好高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仗,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政治文化、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引导和促进力量。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正面灌输、注重社会思潮评论、加强网络教育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辨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结合起来。具体到宣传思想战线,就是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着眼点立足于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具有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权威的重要源泉,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要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一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理论教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汇聚,各种思潮传播激荡。而在当今时代,网络舆情是不可忽视的场域。对师生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加强意识形态管理,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保证高校办学方向与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贴近高校师生实际;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党中央的最新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党政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其给予政策和经费倾斜,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推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要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作出正确的决策,履行党委的主体责任,发挥高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作为一柄双刃剑,在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又以其快速便捷的信息提供方式及无可比拟的信息容量,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甚至语言习惯,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新挑战,提出新课题。我们要紧密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特质,积极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趋利避害,争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开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中,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拥有的执政合法性资源要素主要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认同、政治层面的制度规则和经济层面的执政绩效等。在"革命理论"式解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陷入困境后,从现代性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魅力,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一个必然选择。单纯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公正,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转变执政理念、巩固执政绩效,超越现代性分裂,维护和重建合法性资源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推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制度化、法制化、现代化的进程,探寻以网络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用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引导网络舆情,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这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院系党校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阵地已得到各级党委的重视,作为新时期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党校教育发挥了新的作用,新时期赋予了党校新的使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播和教育使得高校院系党校任重而道远。本文作者于2003年以来,开始尝试和探索院系党校的教育,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教学内容,对高校院系党校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有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当前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实现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以学校党委领导为核心,以宣传思想工作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巩固网络阵地为关键,着力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高校教师教学及管理的指导线,无论对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对实现学生个体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有着特殊得优势。要更好地发挥高校马克思理论教育的特点就必须要认清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特点。本文从以提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以培养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等几方面进行初探,以期真正认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从而发挥优势为高校教学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加强教师队伍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促进西藏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高校师资队伍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这个中心,坚持尊重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原则和坚持主动性原则,做好加强“三个自信”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三件大事”.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在高校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育当代大学生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抵制西方颜色革命、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承载历史责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力,关键在于紧扣教师“教”的针对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两个问题,改进教学方法,组成师生“信任—参与—合作”的课程交往关系.理清教学思路,注重课程的先导性、实践性、发展性.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渠道.必须科学认识“灌输论”的当代价值,着力解决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大学生必须要深刻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然而,目前高校的这一理论学习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增加教育的目的性、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17.
重视党外代表人士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统战思想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法宝.在西方意识形态强势传播的全球化时代,高校应该把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和发展。重温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保证主导意识形态真正的主导地位,正确处理主导意识形态和非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处于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高校师生是思维活跃开放的团体,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和"中国梦"的实现。面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困境和挑战,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创新教育手段,优化教育环境,加强队伍建设,突出教育时效性,实现多方联动,多维互动的长效机制,开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