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院士的异化,不仅是自己本身职业的异化,也是“权威”的异化。12月中旬,200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相继揭晓,101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而在此前后,对于院士制度的质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院士制度何去何从,似乎已经不只是科学界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邹承鲁近日接受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科学》2005,(6):22-27
近日,本刊记者孟玮就科技自主创新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院士委员会副主任王志新。王志新院士根据自己在科研、教学一线的切身感受,直言谈论了科研、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院士的异化,不仅是自己本身职业的异化,也是“权威”的异化。12月中旬,200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相继揭晓,101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而在此前后,对于院士制度的质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院士制度何去何从,似乎已经不只是科学界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邹承鲁近日接受  相似文献   

4.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9,(24):61-61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贡献,我还是每天老老实实地工作。——有人问“你是院士了,怎么还那么卖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这样回答。年过七旬的汪教授精力过人。每天工作12到13小时。  相似文献   

5.
王健  老亨  华柯 《今日浙江》2006,(2):56-57
去年12月16日,2005年中国科学院评选结果揭晓,经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一位年轻人——40岁的麻生明榜上有名,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院士。这位年轻的院士,目前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的家乡,就是东阳巍山镇的山区小村麻家村。我们与麻生明院士通了电话,并到他的家乡访问了他的父亲和同学。这只是小事情2005年12月19日晚,记者拨通了麻院士的电话,他第一句话就是对家乡人的祝贺表示感谢,还一再推辞记者前往上海采访。对自己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麻院士保持着清醒…  相似文献   

6.
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目前 ,我国有两院院士1300多人。自从1948年我国开始实行院士制度以来 ,一大批学识和领导才能俱佳的院士走上了领导岗位 ,他们在以学识贡献社会的同时 ,也以自己的领导才能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较之于过去曾经出现过的将知识分子作为“臭老九”打入社会底层的经历 ,作为知识分子杰出代表的院士被提上社会上层委以官职确实是件好事 ,它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然而 ,一度 ,“唯院士论”的提“官”之风盛了起来。从名牌院校 ,到许多普通院校 ,直至一些民办高校 ,纷纷将院士作为校…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当年未能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在去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一事,谈了自己的看法。 袁隆平为世界水稻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票数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去年却以全票当选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议论。  相似文献   

8.
这个题目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当然,还需要加个修饰语:“对很多人来说”,否则,会伤害那些真正热爱学术的教授们。我记得院士王选说过,院士只是个荣誉,是对过去成就的一种肯定,并不代表现在有多高的水平,人最富创造力的时光是中青年时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当了院士就高人一等。不过,这里所讨论的“教授”和“院士”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上院士者已经比较年长,而且一个人往往要凭借自己事业的高峰才能进入院士的行列,因此,一个研究者成为院士之日,固然不敢说学术事业已经结束了,  相似文献   

9.
得知自己当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丁传贤教授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农工党的关心。丁院士前年加入农工党,去年的农工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今年又被推荐为跨世纪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感谢”自然是他由衷发出...  相似文献   

10.
两院院士 截至1993年底止,我国共有中科院院士536名,工程院院士96名,其中既是中科院院士又是工程院院士的“双院士”31人。在湖南的中科院院士5名,他们是:中南工业大学王淀佐教授、陈国达教授,湖南大学俞汝勤教授,湖南医科大学姚开泰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周兴铭教授;工程院院士3名,他们是:中南工业大学王淀佐教授、何继善教授、黄培云教授,其中王淀佐教授是“双院士”。“院士章程”确定每逢单年增选中科院院士,双年增选工程院院士。据透露,有关部门规划在本世纪末两院院士总人数拟达1400名左右。  相似文献   

11.
项先贵 《今日浙江》2001,(20):42-44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笔者有机会采访了浙江籍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黄志镗。虽已年届七十,两鬓斑白,但知识渊博,思路开阔,滔滔言辞更显黄老矍铄精神。“院士”,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攀登科学最高峰的代名词。然而黄老却轻描淡写地说:院士是非常普通的,与常人没有多大区别,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头上有什么光环。正是这种谦逊的品质、真诚地为人和对化学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铸就了黄老一生不朽的化学事业。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都在热议院士体制改革。中国的院士制度招来这么多的指责,我觉得主要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是当前的行政、科技管理体制赋予了院士太多的特权。比如国家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许多部门和地方的领导就认为院士是科技人才的代表人物,于是很多省市就花大价钱引进院士,几百万、几千万的投入,与院士相关的待遇也层层加码,甚至许以官位;院士也成为各种名目繁多的评估、经费投入、项目引进的招牌。如果我们的管理部门没有赋予院士  相似文献   

13.
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中科院院士、哈工大教授、激光专家马祖光按,他的造诣和学术水平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但9971年学,校推荐他时他,不让上报,9991年第二次推荐他,给中科院写信说『不够条件』要,求退回材料。0012年第,三次推荐是,在校党委书记做了工作听,从『党的安排』才签字同意上报的。马祖光将自己的实验成果指,导学生写成论文不,让署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拗不过只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他说不能与学生争成果。学校给他分房子马,祖光拒绝了,他说『:给我是锦上添花给,别人是,雪中送炭。』他出席国际会议大,会发给0…  相似文献   

14.
近日,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是全世界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为回应一些网民对他的质疑,他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解释,认为从政府重视的程度、对食品的常规检测力度、样本数量、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人数、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督执法队伍等指标来看,中国的监管力度的确是世界最强的。但是,陈君石院士着重强调了一点:"监管力度最强"不等于"政府监  相似文献   

15.
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中科院院士、哈工大教授、我国的激光专家马祖光,按他的造诣和学术水平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但1997年,学校推荐时,他不让上报,1999年第二次推荐,他给中科院写信说“不够条件”,要求退回材料;2001年,第三次推荐,是在校党委书记做了工作,听从“党的安排”才签字同意上报的。马祖光将自己的实验成果,指导学生写成论文,不让署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拗不过只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他说不能与学生争成果,“在学术上不能做奸商”。他家一套沙发用了20年。学校给分房子,马祖光拒绝了。他说:“给我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具有传奇色彩的人是永生的。科学家,尤其是那些把自己的事业紧紧地与祖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的科学家是永生的。虽说《院士的爱国情怀》一书记述的50位院士中,已有不少位离开人世,但是他们守望了一辈子的精神田园,仍在产生丰硕的果实。“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  相似文献   

17.
成为院土张高勇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省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已经是一年前的往事。现如今,他平静地坐在太原闹市区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内新近落成的表面活性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己的办公桌前,继续从事着他作为一所之长,作为一个科学家和一个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既看不出他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也没有觉得他跟从前有什么不同。在张高勇精致的院士证书里有这样两行字: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能够成为院土,或许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梦想,但对张高勇来说,却不是终极目标。他从投身…  相似文献   

18.
可贵的放下     
最近从一份杂志上读到这么一条消息:中科院院士、哈工大教授、激光专家马祖光,按他的理论功底和学术水平,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的。但1997年学校推荐时,他不让上报;1999年第二次推荐时,他居然写信给中科院说自己“不够条件”,要求退回材料;2001年第三次推荐,校党委书记专门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才“听从党的安排”签字上报。马祖光带学生做实验,指导学生写论文,却不让署自己的名字,实在拗不过了,也只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他说不能与学生争成果。学校分房子给他,他拒绝了。他说:“给我是锦上添花,给别人是雪中送炭。”他出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位百岁老教授,他常说:“老师要为人师表,服务于人民,要培养学生超过自己。我不是名师,是严师。”这位百岁老教授就是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苏步青1902年生于浙江平阳县,1919年中学  相似文献   

20.
正40年来,九三学社聚集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先后拥有18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几代社员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为中国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卓越贡献。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荣获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选、黄昆、师昌绪、谢家麟、程开甲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