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期的“寻根文学”中 ,汪曾祺的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乃是其语言的运思与运作方式上的“母语化”倾向 :言说结构自由灵便 ,省俭笔墨、限制夸饰 ,随物赋形 ,含蓄节制、除尽火气 ,富于活力、灵性与诗性 ,表现出一种迥然有别“欧化”色彩的、极具“母语”特色的语言风格。1   所谓“母语“是个相当含混的概念 ,它受到了时空的双重限定 ,即时间上的传统性和空间上的本土性。但这二者又都属于变量 ,我们既不可能找到静止的传统 ,也不可能找到纯正的本土。因此母语并不等同于文言文或方言土语。然而 ,母语这一概念并不因其含混、朦胧、难以界…  相似文献   

2.
人们谈起诗歌风格时,总喜欢用含蓄、朦胧、晦涩这三个词来评价诗。但长期以来,不少人并未十分注意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其实,含蓄、朦胧、晦涩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本文旨在从诗歌创作的实际为这三个概念正名:含蓄不等于朦胧,朦胧不等于晦涩,晦涩不可取。一、诗贵含蓄艺术的绝妙之处,常在其含而不露。所谓含蓄,就是含而不露。司空图下的定义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这就是说,诗人要说的意思不直接从字面上说出来,而是采用比拟、用典、婉曲、托物、写  相似文献   

3.
有行贿的就有受贿的,有受贿的就有行贿的。受贿者都是手中握有权力,能够利用这种权力(现在时兴叫“工作之便”或“职务上的便利”)为行贿者谋取利益。按说,行贿者有求于受贿者,对受贿者点头哈腰、低声下气是正常现象。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都是如此,相反,在有些情况下,行贿者倒神气得很,能够对受贿者颐指气使。曾经震惊全国的以邓斌为首的无锡非法集资案中,有一个会龙公司总经理叫谈根法,他和无锡市副市长丁  相似文献   

4.
来信摘录     
不要忽视“腐败皮条客”“腐败皮条客”是为腐败分子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牵线搭桥的人,其危害性极大。 能够充当“腐败皮条客”的人,身份比较特殊,与受贿者关系不一般,如配偶、子女、秘书、情妇等,如成克杰  相似文献   

5.
散文写作课的集体讲评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那些语言华美的散文表现出特别的赞赏和由衷的推崇 ,这是对美文的一种误解。美的语言有两形式 :朴素和华美。著名作家姚雪垠认为散文语言“最基本的经验是朴素、自然” ,但这只是一个“总的要求” ,而不是局限。首先要求达到一般的朴素、流畅、干净、准确 ,以此为基础 ,然后根据各种不同需要 ,“在语言风格上各呈芬芳”。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隐含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对语言文化心理的深刻理解有助于特定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认知和把握。日本语言有含蓄、舒缓、敬语、残缺等特色表达方式,这些特色化的语言表达方式隐含了日本暧昧文化、和文化、耻文化和等级文化等多种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在普通高校正从“精英之塔”向“大众之厦”嬗变的过程中,公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作为特定职业群体的提供机制之一,究竟应怎样体现办学特色、怎样培养独特的大学精神与风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以为公安院校的特色呈现要从对如下四层设问的回答中去寻找。一、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大学生,是警察,还是两者的结合?培养目标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特定性使我们不得不进行的具体设问是:公安院校的学生有大学生的谈吐文雅、学识丰富、判断力敏锐、思维活跃等理性特征吗?公安院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一 年一度的“两会”在京隆重召开 ,代表委员济济一堂 ,参政议政 ,共商国是。参政议政之参之议 ,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对国是褒贬评说 ,其中 ,既有赞许首肯 ,也有批评挑剔 ,说三道四 ;既有赞语 ,也有诤言 ,即 ,将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呼声、要求 ,上达至政府最高决策部门 ,以便更好地更科学更民主地进行决策。这里想说说诤言。诤言者 ,批评也 ,辞书上释义为 :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其要义是 ,劝人改错 ,和正面给人鼓励一样 ,用意都在帮人助人 ,而且 ,要直爽 ,要痛快 ,不要藏着掖着 ,躲躲闪闪。在“两会”上发表诤言 ,更是站在国家…  相似文献   

9.
《前进》2009,(4):61-61
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直属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是一所“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专家专长型特色康复医院。  相似文献   

10.
德美品自高     
内蒙古蒙牛公司有一幅标语让人回味无穷:即“有德有才者,提拔重用,有德无才者,培养使用,无德有才者,降职使用,无德无才者,坚决不用。”可见,品德与成就构成了紧密的因果关系。只有播下品德“种籽”的人,才会得到以成就为“果实”的收获,一个人品德的本质及特性决定其生活中会有怎样不同的成就。要想有一个生意盎然的花园,必须先播种精选的种籽,精心种植,浇灌,除去杂草,并持续供应植物根部所需的养分,因此,若仅是着重成就,而未先培育茁壮的“根基”——品德,是徒劳无功的。所谓品德是指一个人生命中所建立的稳定和特殊的为人处事风格,是指一…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的散文《春》与《荷塘月色》可谓绝代佳作 ,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不同之点 ,融情于景、即景抒情是共同点 ;两篇文章还体现了作者不同的语言特色 :《春》的语言特征是逼真活脱 ,《荷塘月色》的语言特征是自然新颖。朱自清在其中实践了严肃缜密的创作精神和素朴自然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酷”一字来源于英文C00L,原意指凉爽、冷静之意。现在被广大年轻人所引用,表示一个人有个性、有特色;有时也喻指一个人观念具有现代、前卫的意识,看待事物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敏锐力。结合当今教学实际,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应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酷”型的教师。一、塑造“酷”的形象。教师“酷”的形象应主要表现在符合教师身份,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举止、穿着等。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穿着自然大方、形态端正精神、语言生动幽默、举止文明儒雅的政治教师容易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感…  相似文献   

13.
李丽芳 《思想战线》2002,28(2):102-104
21世纪写作学发展的思考 ,首先是学科定位的思考 ,即在注重以往文本的社会学认识基础上充分注重写作与语言及表述的关系 ,以发展写作学科 ;其次注意对写作“体”的区分 ,不同“体”的写作 ,对语言、思维都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根据“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述 ,即宽式语言方式、严式语言方式。而写作与社会关系之维面 ,一方面体现写作与写作者的目的性、自觉性相关联 ;另一方面强调写作者满足服务社会某一方面需要所使用的规范的表述语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个人所有制”有一种解释,称“个人所有制”为“人人皆有的私有制。理由是:私有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部分人私有制”,“即生产资料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另一种是:人人皆有的私有制也可以称之为“个人所有制”,“即指社  相似文献   

15.
陈虎祺 《人大研究》2001,(11):36-37
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专门语言 ,这就是俗话所称的“行话”。人大工作也不例外 ,也有一些自己的工作语言 ,即“行话”。这些语言 ,凡是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都十分熟悉。但是 ,有些“行话”虽然普遍在用 ,经常在说 ,但细一推敲 ,有时却又使人感到不尽科学。有这样三种典型的人大“行话”就是如此。其一 :“人大工作 ,说到底 ,就是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这句话的问题有二 ,一是在局外人看来 ,似乎人大只是党的工具 ,人大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了实现党的主张。事实上 ,宪法明确规定 ,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们党也只是人…  相似文献   

16.
沉默,是一个人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包容着丰富智慧的美德。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层意义和高层方式的表达。苟子说过:“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语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当今一位作家说得也很精彩:“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  相似文献   

17.
《讫佬语简志》里写道:“贵州省炉山(即今天的凯里)、麻江等县有一万多自称a~(33)yo~(33)的人(汉称为木佬),他们说的话是仡佬语的另一种方言,现在只有极少数的老人会说,本书不作介绍”。估计“不作介绍”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这一部分人民族成份未定,不便叙述;二是她当时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够。 近年来由于民族识别工作的需要,我们对木佬人的语言进行了较深入地调查。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台湾乡土作家继承“台湾话保存运动”的传统,在文学创作中揉进了台湾方言,使之成为乡土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这是一种“酌于新声”“(?)括雅俗”的创新,表现出风格的鲜活性。文学新秀廖蕾夫的《隔壁亲家》是应用方言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小说中方言词汇达九十多个,雅俗俱有,互相补衬,反映了台湾乡土作品方言运用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业务工作中都有政治。” 领会这句话,我们会看到,江泽民同志使用的是一种全称判断:一个“其他各项”,囊括了所有工作,也就是说,任何工作中都有政治。 政治是什么?这在不同政党的眼中有不同内涵;而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有不同内容。在当今之中国,在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眼中,马克思主义是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道说”———本质的语言乃是存在之家,体现了海德格尔语言观的最大特色,即从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角度揭示语言与存在的本质联系,进而为确立人与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崭新的基础;海氏指出,生活在“思想贫乏”时代的当代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通过“倾听”自然这个“神圣者”的“道说”而进入精神之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