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的进样口一般可用于分流、不分流,脉冲不分流和脉冲分流四种模式分析,分流模式通常用于常量样品分析,而不分流模式用于痕量组分的分析,脉冲不分流/脉冲分流模式与分流/不分流一样,只不过允许进大量样品。由此可看出,对于需要进大量样品的痕量分析,一般应使用脉冲不分流模式。在检案过程中常常遇到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毒鱼案件,此类农药高效、低毒、广谱,对人、畜毒性中等,但对鱼类毒性较大。由于几乎不溶于水,且一般水域面积较大,因  相似文献   

2.
韦文孟 《当代广西》2014,(22):34-35
正初冬时节,走进百色市田东县江城镇大诺村,但见一条弯弯的河流如碧绿的绸子环绕着村庄,河水潺潺流动,清清凌凌,倒映着巍然耸立的山,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美。岸边有人垂钓,有人洗衣、洗菜,鱼虾嬉戏水藻间。这河叫古榕江,源头在崇左市天等县向都镇,距大诺村不远。大诺村有9个自然屯,都坐落在河边。全村2987人口和禽畜也都饮用这河水,村民称之为母亲河、生命河。"我们现在的饮水安全、干净,来之不易呀!"大诺村村支书黄选官感慨万千。2008年之前,由于电鱼、炸鱼等非法捕鱼现象猖獗,尤其是毒鱼,不仅鱼虾几  相似文献   

3.
<正>媒体事件,就是因媒体集中关注而放大社会影响的各类事件。这些事件既包括突发事件也包括常发事件。因媒体报道而引起超出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广泛关注,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这类事件将会越来越多。警方面对媒体事件,不论是警方集体或是民警个人引起的媒体事件,如何趋利避害,正确应对,这是每个民警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从政治概念到法律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社会形态、表现形式、名称及其内涵和外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群体性事件的语词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对群体性事件的不同表述,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不断深化,也反映出我国政府从重视群体性事件传统意义的政治属性向重视以法律规范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观念的转变。应正确区分群体性事件与骚乱事件、暴乱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依法妥善处置,防止和避免主张正当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升级甚至恶化。  相似文献   

5.
对群体性事件本身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关系到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治理。本文分别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由来、群体性事件与突发事件的区别以及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等多个角度,提供了认识和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新视野,进而提出“新群体性事件观”,这无论在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还是现实治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激性群体性事件主要是指因某种偶发的治安利益纠纷或行政执法纠纷未得到有效的引导与调解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应掌握应激性群体性事件的偶发性、事态的演变性、事件的突发性的特点,了解应激性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制定应激性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警务,有效处置应激性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7.
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处置教训给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了深刻的警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要深化对处置群体性事件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加强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8.
网络群体性事件信息难控,传播难管,信息真伪难辨,信息交流群体极化性倾向严重的现状,呈现出网络舆情热点往往直接演变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加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循环及网络舆情的广泛传播,增加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难度,网络舆情易被敌对势力利用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性质改变。公安机关应采取增强网络群体性事件防范能力,增强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驾驭能力,提高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矛盾化解水平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现场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判明事件性质,是犯罪案件还是其他事件。有些现场不难判明事件性质,而有些现场想要判明事件性质却颇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现场分析应将事件性质问题作为重要议题。文章从分析事件性质、分析假案、分析案件性质三个方面对事件性质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警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拿大警方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非常注重建立高效、严密的指挥系统,特别重视风险评估和预案的制定。控制群体性事件,主要是防暴警察队及多警种的配合。他们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做法给我们许多的启示。我们要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建立、完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体系,要进行群体性事件的风险评估和科学地制定预案,要突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处置群体性事件战术的运用要规范、实用。  相似文献   

11.
梳理群体性事件表述的历史脉络,正确认识和区分群体性活动、骚乱事件、暴乱事件、泄愤事件、群众运动、群体性案件、集体上访、社会运动等与群体性事件及其关系,为合理定位、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与公共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关联,有的公共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就是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但三者内涵、外延有很大的区别,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是事发突然,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没有任何征兆。二是事件敏感,经常牵涉到行政执法、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贵州"瓮安事件"到云南"孟连事件",再到甘肃"陇南事件"以及罢运事件,短短几个月间,群体性事件不断。每次事件发生后,当地官员或者"反思",或者"整顿",甚至"摘掉"几顶乌纱帽。毋庸置疑,他们事后反思的态度常常是认真的,整顿措施也大多是有力的,但要想长期地减少或者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方东华  张祥浩 《求索》2013,(5):193-195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是一个客观现实,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宁波PX项目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有其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政府治理工作的重要挑战。本文在充分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起因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现象,构建危机治理模型,并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分别提出前期治理策略、预警治理策略、紧急治理策略及善后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的分类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应该从公民个人或集体(群体)与政府之间矛盾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群体性事件的最初起因,可分为由间接的公民个人或集体(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引致的群体性事件和由直接的公民个人或集体(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可把这两类性质的群体性事件中主要的、带有典型或普遍意义的事件按发生地归纳为三类:乡村群体性事件、城市群体性事件、城乡结合部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胡美灵  肖建华 《求索》2008,(12):63-65
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农村有频发趋势。本文选取浙江东阳画水事件和广西岑溪市波塘镇事件,分析了当前引发我国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辉 《长白学刊》2014,(4):76-81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康菲漏油事件应当作为"重大环境事件",甚至"特别重大环境事件"进行环境应急处置,其应急组织体系应当由应急领导机关、应急协调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组构成。然而,康菲漏油事件发生后政府至今未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反而责令康菲公司自行处置漏油事件,最终导致漏油事件迟迟未能平息。康菲漏油事件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环境法的完善思考,还有环境应急法制的反思以及应急法制与常态法制之间协调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文凤华  ;杨晓光 《求索》2008,(6):42-44
根据群体事件中个体的心理状态,本文将群体事件分为有组织的群体事件、自组织形式的群体事件以及情绪主导型群体事件三类。其中情绪主导型群体事件具有突发性、极强的破坏性与容易被利用等特征,具有“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是最值得关注的群体事件。个体在形成情绪主导型群体的过程中要经历情绪积累、情绪激发与接受暗示三个阶段,融入情绪主导型群体后的个体具有典型的非理性特征,所以要以理性、宽容的态度对待情绪主导型群体事件。  相似文献   

19.
社区参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对优势明显,其作用机理表现为事件发生时的快速响应以防止事件的发展和演化,事件发展时限制事件的发展规模和危害程度,事件演化时协助政府部门控制事态以防止次生灾害的产生,事件结束后的善后处理和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20.
金俊宏  黄慧 《电子政务》2011,(11):43-46
在群体性事件中谣言通常作为一种异化的人际传播而存在,它往往在群体性事件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为有效控制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就需要对谣言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以石首事件为例,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