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毅周 《台声》2004,(8):30-31
“台独”的发展,使两岸关系的形势非常严峻,它从两个方面对两岸关系造成破坏。一方面“台独”势力通过制宪,可能会出现破坏一个中国原则,实现法理“台独”的重大“台独”事变。另一方面,“台独”通过国家认同的塑造,在台湾岛内形成“台独”意识,从而以所谓民意对抗统一,实现“台独”。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不管是从近期还是从长远看,“台独”都是破坏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阻碍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发言人4月7日针对吕秀莲最近放肆鼓吹“台独”观点、猖狂攻击祖国大陆的恶劣行径,进行了严厉批驳。这位发言人指出,吕秀莲的“台独”言论是台湾一小撮“台独”分子可耻嘴脸的曝光,他们企图顽固分裂中国、蓄意与祖国大陆及全体中国人民恶意对抗的行径,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和强烈反击。 海协发言人说,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海峡两岸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全面对抗、政局动荡多变、陈水扁全面扩张权力、“台独”气焰嚣张、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一年。两岸关系总体上呈现“政治危险僵持、经贸迅猛发展”的格局,两岸围绕一个中国原则、“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相当激烈。陈水扁加快推动“台独”步伐,蓝绿两大阵营围绕“3·  相似文献   

4.
重温两岸关系发展史,中国领导人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坚持一贯的国家统一方针,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台独”分裂势力却逆势蠢动,不断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主要的力量,紧紧把握两岸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努力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坚决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5.
<正>赖清德是台湾政坛“深绿”势力代表,历任“国大代表”、民意代表、台南市市长、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蔡英文执政副手,号称“台独金孙”,受到“台独基本教义派”支持。赖清德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作为民进党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抛出系列两岸关系主张作为竞选政策纲领。综合分析赖清德从政言行,其两岸政策立场和主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赖清德始终否认“九二共识”事实存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价值,与蔡英文一道偷换概念,  相似文献   

6.
国 务院台湾事务办公 室新闻发言人就“台 独”分裂势力举行所谓“台湾正名”游行发表如下谈话: 9月6日,在台湾当局支持下,“台独”分裂势力策划在台北举行了所谓“台湾正名”游行。这是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进行“渐进式台独”活动的步骤之一。李登辉等“台独”分子提出的所谓“台湾正名”,旨在图谋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违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严重破坏两岸关系,违背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没有出路。我们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会明辨是非,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中国最终走向完全统一的历…  相似文献   

7.
单声 《统一论坛》2005,(3):25-26
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以高票通过。这部法律是中国人民为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维护台海地区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重大举措,为两岸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和广大海外侨胞在内的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可是我们却看到,近期以来岛内的“台独”势力恶意歪曲、污蔑《反裂国家法》,企图以此混淆国际视听。笔者坚信,历史必将证明这是一部顺民意、保和平、促发展、造福于两岸同胞的法律,“台独”分子的谣言将不攻自破。《反分裂国家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两岸关系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海内外中华儿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有效地遏制和打击了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台海局势从高危期转化为和平发展期,顺乎时代潮流的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孙云 《两岸关系》2005,(12):11-13
2005年是我对台政策成效显著的一年。大陆不断推出对台新举措,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连宋郁访问大陆,两岸出现了新一波的交流热,台湾民众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了更新的体认和期许,长期主导两岸的对抗性结构有所松动。两岸互动的这种新局面,必将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两岸互动新局面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推动“一边一国论”、“公投”、“制宪”、“正名”及文化教育上的“去中国化”等“台独”活动,不断挑衅两岸关系,使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不断受到破坏,两岸关系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台独”活动的加剧,大陆也把遏制“台独”…  相似文献   

10.
两岸的分歧     
目前两岸在目标、定位、现状认定及民意上存在严重分歧,未来两岸关系是否恶化,将取决于三项重要因素,也存在五项足以制约“台独”的因素,遏制“台独”、避免战争将是两岸关系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反对“台独”,就是促统,只要“台独”无法冒险,两岸关系必能渡过危机,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06,(7):1-1
6月20日,陈水扁在发表电视讲话时大言不惭地说,他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没有倒退。陈水扁在面临严重执政危机之际,极力掩盖其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大搞“台独”分裂的行径,向台湾民众辩白,他对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努力,事实果真是如此吗?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是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一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这个基础,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在发展两岸关系这个事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大问题上,陈水扁始终扮演的是“麻烦制造者”的极不光彩角色,其“台独”本质已暴露无遗。上台伊始,他还信誓旦旦地…  相似文献   

12.
刘红 《台声》2006,(12):15-16
长期以来,“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斗争的结果之一是促使台湾民众对于这一关系台湾前途的问题,进行理性、务实思考,“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维持现状”成为台湾主流民意,也是岛内广大民众和有识之士的共识。在这一基础上,“台独”的挑衅在加剧,反“台独”力量在逐渐增长。“维持现状”主流民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台独”的嚣张和衰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分子的煽动下,“台独”由非法变合法,由合法变嚣张,由嚣张变执政。“台独”演变的过程,一方面是“台独…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上台后,两岸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近年来,“台独”分子依靠某些外国势力的撑腰,鼓吹“一边一国”,搞“公投制宪”,“独立建国”,叫嚷台湾是所渭的“主权独立国家”,公开修改历史教科书,推行“去中国化”,紧锣密鼓推行其分裂国家的图谋。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毫无任何法理依据,也损害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  相似文献   

14.
六、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制造“两个中国” 李登辉无视台湾同胞要求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无视两岸交流给台湾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一再干扰和破坏两岸关系。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拓展其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实质是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谋求“台独”。  相似文献   

15.
杨毅周 《台声》2005,(9):10-11
经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和连宋大陆行的冲击,当前的两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本文对这些变化与特点仅做一简要概述。一、两岸关系的危机与转机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兵分两路,推动渐进式“台独”。一路是“文化台独”,以打造台湾人的“台独认同”;一路是“法理台独”,意图从法律上最终确实台湾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到了2004年,两路“台独”终于把两岸关系从和平的僵局引向随时可能引爆冲突的危机之中。危机意味着转机。以下三个因素促使了两岸关系从危机中产生转机一是大陆对台策略的调整。2004年“517声明”发表,大陆把反对“台…  相似文献   

16.
李贺 《统一论坛》2009,(1):25-27
2008年,是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折、“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重新在岛内执政,“法理台独”被有效遏制,两岸关系走出“高危期”。两岸和平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岛内外“遏独促和”的因素持续增强。但由于多年来“台独”势力强化动员造势,岛内民众的身份认同仍趋复杂。  相似文献   

17.
江主席的“八项主张”,代表海内外十二亿中国人的心声,也可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但在台湾地区却受到“台独”分子千方百计的干扰抗拒。最为显著的事实是,陈水扁先生接掌岛内政权以来,对一个中国原则,一直采取模糊、回避的态度,使两岸关系陷入不进反退的境地。事实告诉  相似文献   

18.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擘划两岸关系发展方向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了国共两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确立了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两党共同体认到: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天,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受到祖国大陆港澳同胞和大部分台湾同胞的热烈拥护,海外华侨华人同声叫好,反应热烈。《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力地打击了岛内“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地扼制了“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近期,台湾地区国、亲、新三党先后到祖国大陆的“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民族之旅”取得巨大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仅使台海紧张局势出现某种缓和而且使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两岸携手,中华民族团结复兴,是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愿望。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最终实…  相似文献   

20.
陈云林 《两岸关系》2007,(1):F0002-F0002,1
回首2006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持续增强,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年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进“台独”分裂路线,强行“终统”,挑起两岸对抗、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谴责;其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受到遏制。一年来,祖国大陆着眼于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引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一年来,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间的交流与对话持续深入,先后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推动落实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