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的类型、特点、主要并发症及其受伤人员的伤残评定。方法  862例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 ,按伤者受伤的不同部位、有无并发症、并发症的类型及伤残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合性颅脑损伤 2 76例 ,脑挫伤 192例 ,颅骨骨折 79例 ,颅内出血 91例 ,头皮外伤 2 2 4例 ;主要并发症为脑积水 ( 19例 ,2 2 0 % )、癫痫 ( 16例 ,1 86% )、偏瘫 ( 14例 ,1 62 % )、植物人状态 ( 12例 ,1 3 9% )。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 ,以头部复合性损伤最多见 ,严重的脑挫伤为最常见的损伤类型 ,并发症的诊断应掌握诊断标准 ,并注意与相关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2.
单纯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主要依据损伤后当时的伤情,结合损伤后果,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如有些颅脑损伤者,其本次外伤前即已存在陈旧外伤(包括颅脑疾病)时,则鉴定相对复杂。此时,应将原有颅脑外伤(或脑病)作为伤前即已存在的疾病,分析目前后果与外伤及该疾病的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伤病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鉴定。笔者试图通过以下两个典型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就教于法医同行。1典型案例案例1:某男,41岁,服刑罪犯。2004年3月1日,在一监区劳动现场,被他人用榔头击中后枕部数下致局部疼痛、出血并有短暂昏迷,当即被送到监区卫生所,…  相似文献   

3.
<正>1 案例资料 1.1 案情简介及现场情况 2004年4月,某国道边发现1具女尸。尸体侧卧于公路东侧柏油路面上,头西脚东,面部朝下,距路基 2.5m;头部有范围约为40cm×30cm血泊,边缘见星芒状溅落血迹;路面未见刹车及其他痕迹和物品。公路东侧为石灰岩悬崖,悬崖底部距尸体4.6m,壁陡约 90°,高约20m,岩壁有巨石凸出,崖顶长满低矮灌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相关法医学现状,特别是对于鉴定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男,11岁,2008年11月1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入院。查体:T 37℃、P 100次/min、R 36次/min、BP 17.33/13.33 kPa(130/100 mmHg),浅昏迷状态,面色略苍白,左眼睑及额部多发软组织裂伤,面部多处小裂口,边缘不齐。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耳鼻腔内无分泌物,双肺满布湿啰音,左肺呼吸音低弱,双侧病理征(+)。头颅 CT 平扫见右侧硬脑膜下血肿(图1A)。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02年,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数字已突破77.3万宗,死亡10.9万人,受伤人数达56.2万人。如此巨大的人身伤亡状况,准确的法医学鉴定至关重要。其中车外人员遭受两次以上交通工具损伤死亡时,哪一辆车应对受害人的死亡负责,法医通过检验,再现损伤过程对判定事故责任及赔偿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作者实际检案中完成的两例车外人员二次损伤的死因及责任鉴定报道如下。1案例1.1案例1案情:某日,死者双手抱膝,头搭在两腿之间蹲在公路中央隔离带旁,先后被一辆…  相似文献   

7.
1998年6月17日1时50分,4184次货物列车行至焦柳线相见至江市站间K1255+246M江市平交道口处,机头与1辆广东中山市开往贵州印江县的双层卧铺汽车相撞,造成汽车破损、变形,汽车乘客死亡20人、重伤5人、轻伤14人的重大交通事故.该卧铺汽车载有68人,其中男性38人、女性30人,男:女=1.27:1,年龄2个月~15岁5人(7.35%),16~30岁58人(85.30%),31~56岁5人(7.35%).  相似文献   

8.
李战成  惠娜 《法医学杂志》2009,25(5):368-369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特点及其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对60例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案例按照性别、年龄、职业、致伤物及损伤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眼外伤中农民、工人占61.7%,钝性损伤达85.0%,且大多属单纯挫伤,占63.3%。结论眼外伤大多属钝性外力所致,眼底病变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原因,对外力与视力受损关系的评价要充分考虑致伤物种类、打击部位及伤前眼病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相关专业及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道路交通中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法医学尸体检验与法医学鉴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为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以及相关的尸体检验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癫痫的法医学鉴定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L 《法医学杂志》2001,17(1):25-27
为了探讨颅脑损伤后癫痫的法医学鉴定要点,对 21例颅脑损伤后癫痫出现发作者进行了现病史、既往史调查,并结合临床脑电图( EEG)及 X线片、 CT片、 MRI片等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现外伤后癫痫常继发于严重的颅脑损伤,多以晚期发作为主,其发作性质决定于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头皮 EEG和 24小时动态 EEG证实有异常癫痫样波存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定性分析。结果提示:外伤性癫痫法医学鉴定必须以掌握外伤史及既往史为基础,结合 EEG、 CT、 MRI等检查方可作出正确鉴定。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中摩托车司乘人员致伤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ou DH  Chen YJ  Chen JG  Mao MY  Liu NG  Zhang JH 《法医学杂志》2007,23(2):134-136,139
通过对3例摩托车交通事故中司乘人员的损伤特征及车辆痕迹的检验结果比对,分析事故过程中摩托车司乘人员的运动过程及致伤方式,发现因其位置、姿势和应激状态不同,摩托车驾驶位乘员与后座乘员在碰撞、运动过程中损伤形成不同,其人体成伤机制、部位及程度与车辆相关部位的损害痕迹可以相互佐证,对于推断摩托车司乘人员的行为方式(谁是摩托车驾驶员)具有重要价值。进一步总结此类事故鉴定的共同特点,可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交通肇事眼损伤鉴定及其VEP检查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X  Liu X  Wang Y 《法医学杂志》2000,16(2):96-98
对 30例交通肇事眼损伤鉴定及其VEP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交通肇事眼损伤鉴定的特征 ;结果表明 :与普通伤害案件相比 ,(1)交通肇事眼损伤鉴定时合并颅脑损伤 (83% )及多颅神经损伤 (53% )的比例较高 ;导致复视及眼球运动受限 (30 % )的情况较多 ;视神经损伤 (2 0 % )及眶壁骨折 (2 0 % )的发生率较高 ;鉴定时应注重这些方面的检查。 (2 )交通肇事眼损伤鉴定当事人主诉双眼视力下降 (53% )的比例较高 ,雾视法进行伪盲试验受到限制 ,VEP检查显得更为主要。VEP检查是确证视神经损伤的良好方法 ,不同程度的视功能障碍其VEP表现为波形熄灭、波形离散、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不等。另一方面 ,交通肇事后弥漫性脑组织损伤也在眼底及VEP上有一定表现。  相似文献   

13.
1110例汽车驾驶员及乘员交通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驾驶员及乘员的损伤特点,为汽车安全设计及事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2009年受理的交通伤害案件中373例汽车驾驶员及737例汽车乘员的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损伤部位的分布,多发伤的数量以及伤残等级进行比较。结果驾驶员损伤部位明显较乘员多,肢体、胸腹损伤发生率明显较乘员高,脊柱损伤的发生率明显较乘员低;驾驶员身体左侧受伤的几率较右侧高,而乘员左右损伤差异不显著;两类人员损伤所致伤残等级腹部、盆部分布显著不同,而其他部位无显著差异,但胸部、脊柱部位高等级伤残构成比乘员略多于驾驶员。结论汽车驾驶员与乘员损伤部位、数量及部分部位的损伤致残程度有差异,值得汽车安全设计及交通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二轮摩托车交通事故的现场特点和驾乘人员的损伤特征,为甄别摩托车驾乘人员提供信息。方法收集本区2005年至2014年142例二轮摩托车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资料,包括事故经过、事故类型、现场特点、车辆特点、驾乘人员情况、损伤情况及死亡原因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二轮摩托车驾乘人员在各类型事故中的损伤部位和特征、出现率及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区别,事故现场有规律性。结论通过现场与人体损伤特征的分析,可以甄别摩托车驾乘人员。  相似文献   

15.
711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711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探讨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特点。方法收集相关市区711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死者交通方式等项目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1例死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18∶1),21~60岁占70.6%,气温较低的季节发生交通事故较多,一天中高发时间段为6~8、18~20及23~1时,死者中以非机动车驾乘者和步行者居多,分别占41.4%和29.1%;肇事车辆主要为货车和轿车,分别占38.2%和25.1%;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导致死亡的占损伤致死亡的比例最高(54.7%),联合损伤致死的其次(30.9%)。结论本文数据来源地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案例的特点,与沿海其他较发达城市的相关调查数据相符,需综合治理以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车祸致胸、腰椎损伤程度与伤残程度的关系,总结伤残评定经验,探寻其规律性。方法选择胸、腰椎损伤的鉴定447例,重新审查诊断,分析治疗措施,评价胸腰部活动度丧失程度及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分析损伤程度与后遗障碍之间的关系,综合评定伤残。结果胸、腰椎损伤类型及数量并不决定其胸、腰部活动障碍程度及神经损伤后遗症严重程度;椎体损伤的部位与胸腰部活动度障碍关系密切;神经损伤主要集中在T1至L2段脊柱损伤;椎体损伤医院误诊率较高。结论伤残评定应分析损伤与后遗症严重程度的因果关系,以损伤所致后遗症为评残依据,重点关注脊柱功能的丧失程度。  相似文献   

17.
Wang YJ  Sun DM  Zheng ZP  Zhang XT  Hu SX 《法医学杂志》2011,27(5):361-364
目的 研究有争议的脑外伤后各种精神伤残案例,分析其在初次鉴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7-2011年上海市司法鉴定中心脑外伤后致精神障碍重新鉴定案件,分别对初次鉴定和重新鉴定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鉴定时机不当,初次鉴定时鉴定人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调查不全面、不客观,鉴定人对标准的理解有...  相似文献   

18.
256例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的流行病学、损伤及伤残评定特点。方法 对256例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6~18岁儿童,交通事故每天10~12时和16~18时最多,车辆类型以小汽车和货车多见,肇事方式多见于机动车与行人相撞,伤者的交通方式以步行多见,损伤部位以头部和四肢多见,损伤类型以骨折、挫伤、创多见,但内脏损伤相对较轻,下肢骨折远多于上肢。损伤程度多评定为轻伤,伤残程度以Ⅸ、Ⅹ级轻度伤残为主(33.2%)。结论 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应适当放宽标准,伤残评定标准应增加儿童和少年的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Fan LH  Xia WT  Shen JJ  Chen X  Zhao ZQ  Hou XY 《法医学杂志》2008,24(5):344-348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的特征,为制定和修改伤残鉴定标准和相关法规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2005年经法医评定构成伤残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残部位以肢体最多(53.3%),其次为头部(23.3%),脊柱(9.7%),胸部(5.8%)和腹部(4.4%)。2005年上海市交通事故年累积致残率为414.8/10万,男性(505.7/10万)高于女性(318.7/10万),以35~59岁的致残率最高(538.2/10万),60岁以上致残率呈现下降趋势(30.2/10万)。伤残者中交通方式以非机动车最多,其次为行人。结论2005年上海市道路交通伤致残率青壮年(35~59岁)最高,对社会经济和劳动力损失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