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官德")居于核心地位,它代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是形象,是示范,体现先进性;公民道德("民德")则是基础,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广泛性.只有真正做到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官德”是社会道德的核心 ,是有效行政的基础 ,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内在屏障。加强“官德”建设 ,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实施“以德治国”的关键。加强“官德”建设 ,当务之急 ,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体系 ,激活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实现领导干部“有德可依 ,有德必依 ,失德必纠” ,并以此推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礼尚往来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个传统,比如常见的红包,最初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礼尚往来的人情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原本无可厚非。但近些年,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元化,红包代表亲情和友情的象征意义逐渐蜕变,以此谋求利益的功能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4.
解析"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安泰 《理论学刊》2005,2(5):70-71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过程或状态.和谐社会是"将来时"而不是"现在时",是我们党现在要着力构建的在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首要的任务是消灭贫困;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必须消灭和解决不公平现象;和谐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必须按法律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和谐社会是德性的社会,必须消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谐社会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之异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06,46(1):67-70
为防止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误读,需要辨明“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与“物本”、“神本”相对立,都凸显人的主体性,都以人为目的。二者的区别点在于:“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抽象的人,而“以人为本”强调的人是具体现实的人;“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权,“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民的利益;“人本主义”只是以人为目的,而“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目的又作为手段。  相似文献   

6.
"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理论体系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判断标准上是一以贯之的."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发展和提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党建工作而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党的建设方面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宣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大力实施了"民心上程".  相似文献   

8.
口号指供口头传颂的简短句子,是时代精神、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凝练和概括,起了一种宣传动员鼓励民心的作用,虽只是几个或数个字节的简单组合,但由于其本身的简短、精练、朗朗上口、易传播等特点一直被人们予以重视和运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这表现得尤为突出,其重要和影响性甚至走到了历史极限,一群简单的字符让历史在那里留下了深深印迹.口号是一根线,穿在了"文化大革命"的始末.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的务虚与务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务虚是务实的前提,务实是务虚的归宿.务虚是由物质到精神,务实是由精神到物质;两者虽着眼点不同,但异曲同工.其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虚带实,以实促虚,相辅相成.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既务虚又务实,只有两者合理结合,才能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刘志华 《理论学刊》2006,1(3):116-117
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宗白华主张“艺术化人生”,要求采取“唯美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人生,其实现方式是“观察”和“同情”,前者是消极地远距离静观人生,后者是积极地投身于人生实践。二者是研究宗白华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如今在报刊上我们时常发现有些人使用的不是“以人为本” ,而是“以民为本” ,还有的将这两个概念混用 ,说明有些人对“以人为本”实质的理解是似是而非的 ,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 ,“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不能混为一谈 ,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  相似文献   

12.
"私法优位"还是"公法优位"在我国法学界的讨论还在进行,笔者认为如果把"私法优住"用"人本"的思想进行解读,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私法的优位性.因为,在市民与国家的关系中,私法是调整平等的市民社会的法;公法是调整非平等关系的政治国家的法,以民(人)为本决定了是"私法优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李世清 《党史博采》2006,(11):36-37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材,这是一个伤痛的话题,这是一个不愿提起的话题,但是现实一直在重复着这个话题,于是这就成了一个不能不说的话题.旧题重提,一来引起读者的注意;二来抛砖引玉,为了早日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略尽薄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能把保守任何一件东西都看成为"保守主义","保守主义"不是保守现状的主义,"保守"才是回到过去或保守现状的人。"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自由的传统。对自由的态度是区分"保守"与"保守主义"的最根本的分野。这就进一步说明"保守"与"保守主义"有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广州的"三反"、"五反"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反”、“五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反腐败运动,也是一次移风易俗、树立廉洁朴素、厉行节约、爱护国家财产等新的社会道德风尚的社会改革运动。1951年10月23日,为了支援正在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加强抗美援朝的工作,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中国人民今天的中心任务。会议向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发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下,增产节约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6.
陈鲁民 《唯实》2002,(11):80-80
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禽兽行事 ,无论交配还是杀戮 ,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不知隐蔽遮丑 ;而人多是讲面子的 ,如果要干些不太光彩的事 ,一般都在背后无人时 ,即所谓“风高月黑夜” ,这便是“几希”之一。有鉴于此 ,古人特别看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 ,说是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 ,更须谨慎从事 ,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慎独”很难 ,真正能做到者不多 ,所以尤显其难能可贵。还有一种修养是“慎黑” ,人在黑暗中 ,不见庐山真面目 ,行善无人赏识 ,作恶也难受惩罚 ,此时此刻 ,也须谨慎安分 ,自觉遵纪守法。战国时 ,有一次楚庄…  相似文献   

17.
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冬雪 《探索》2007,(1):120-123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对概念的厘清是理论最基础性的工作。“道德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原理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概念,但学术界对这几个概念之区别尚不清晰。本文对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旨在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加明确各自研究的领域,并在研究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概念,以便于国内国际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陈兵本是新都区军屯镇郭家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在村党支部的推荐下,他进入了香贝儿食品公司上班,公司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他很快取得了会计师资格证书.如今已是企业会计,拿着每月4000元高薪的陈兵心中满是感激:"我是托了‘村企联建'的福,才能有这样的好机遇."……  相似文献   

19.
人才一直是个褒义词,而奴才则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起初不过是封建官场上下人的一种谦词,只是到了近代才嬗变为贬损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对“检查”一词的解释是:“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督促完善,为决策提供依据。然而,一些领导和部门在检查工作时浮在面上,把“检查”变成“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注重听汇报,拿来材料看”的“简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检查者弄虚作假、好作表面文章;另一方面是检查者本身敷衍了事,乐于当“看客、游客、说客”。这样一来,检查者闭目塞听,对要检查的工作自然是看不到真实情况,而被检查者工作做得好不好也不要紧,只要会装点门面、搞好形象工程应付检查就了事,就能得到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