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植夫同志是福建闽候人,昔年曾留学日本,在日本帝国大学学习植物、水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回国后一直在国民党中工作,但他看清了国民党蒋介石的腐败与无能,抗战一开始就毅然决然抛弃了国民党蒋介石,随军长叶挺同志,到共产党所领导的新四军这方面来了。在新四军中,他初任叶挺同志的秘书。一九三八年四月,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同志由延安来到当时新四军的集中地安徽岩寺,开始着手建立新四军政治部所属各部。袁国平同志了解到新四军中日文日语最好、最了解日本情况、又有工作经验的是林植夫同志以后,就把林  相似文献   

2.
<正>林植夫,福州人,1891年出生于官宦人家。其父亲林韶荣曾在四川省荣昌县当知县,伯父林韶年曾在云南担任巡抚。林植夫9岁时随父到四川念书,15岁时伯父送他东渡日本留学。他先在日本成城中学、第五高等学校读书,后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林部攻读林业正科。其间,他经林觉民介绍,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并认识在日本留学的同盟  相似文献   

3.
1942年6月,上饶集中营从上饶转移到闽北后,先后设营于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下梅,建阳县的徐市和回瑶.后又迁到崇安县的老鼠排。这期间,著名的爱国人士、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长林植夫就被囚禁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参加新四军组建敌工部1937年8月,国共双方达成共识,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8年元月,周子昆率中共中央派往新四军的干部30余人抵达江西南昌,新四军军部在江西南昌成立。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林植夫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前往江西南昌参加新四军,初任叶挺秘书,协助叶挺做了许多新四军组建等早期工作。  相似文献   

5.
胡绳先生于2000年11月5日在上海的华东医院去世。胡绳先生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等要职,不仅是中国历史学界、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界的重镇泰斗,因此先生的学术活动范围相当广泛。由于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知道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由启功先生书写的,但少有人知道,这八个字还是启功先生总结提炼的。他用70年的“学”和“行”践行着这八个大字,向世人诠释着做学育人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知道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由启功先生书写的,但少有人知道,这八个字还是启功先生总结提炼的。他用70年的学和行践行着这八个大字,向世人诠释着做学育人的真谛。终身从教30多年前,我在西城区福绥境房管所工作,那时  相似文献   

8.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日奋斗。”这是父亲茅以升晚年用寥寥五六十字,对他人生经验的总结。父亲在91岁高龄时,又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注解——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回忆煤油灯     
<正>我的老家在渝东紧靠长江北边的一个小山村里。儿时,家里隔三差五地停电,有时一晚上能停两三次。记得最长一次停电竟长达十几天,待灯泡再次亮起的时候,全村人就像过大年一样高兴。因为老停电,而蜡烛又较贵,煤油灯就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找一个用过的墨水瓶,灌  相似文献   

10.
回忆五四     
冰心 《党建》2009,(6):53-53
一九一九年,我是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的一年生。 在五四的头几天,我已经告假住在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陪着我的二弟为杰——他得了猩红热后,耳部动了手术。五四那一天的下午,我家的女工来给我送换洗的衣服,告诉我说街上有好几百个学生,打着白旗游行,嘴里喊着口号,路旁看的人挤得水泄不通。黄昏时候又有一个亲戚来了,兴奋地告诉说北京的大学生们为了阻止北洋军阀政府签订出卖青岛的条约,聚集起游行的队伍,在街上高呼口号撒传单,  相似文献   

11.
留苏回忆     
1950年冬,我们20个在青年团工作岗位上的同志,奉派赴苏联列宁共青团中央团校学习,从各地汇集来到北京,作出国前的准备。 我们是在解放后经党中央批准第一批派去苏联学习的,团中央很重视对我们这些人的组织工作。当时由团中央秘书长荣高棠同志亲  相似文献   

12.
回忆蔡和森     
我同蔡和森的一次终生难忘的相遇,是发生在送我们去苏联的轮船上,我乘坐的是底舱,舱里架着三层板铺,灯光暗淡,阴暗潮湿,很不舒服,大家都没有情绪。我走上甲板,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竟遇见了  相似文献   

13.
尹北海 《湘潮》2011,(9):41-43
1955年1月,我从安江农校毕业后分配在湘潭地区农业部门工作,至今已55年,其中在职工作42年,在农村办点26年,前后共办点11个,足迹遍及长沙、浏阳、湘阴、攸县、醴陵、湘潭等县。回忆科学种田的往事,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4.
回忆母亲     
<正>母亲去世,已有5个年头了。当年的悲痛险些失去了我的一只眼睛,就连现在每每想到母亲,我心里还像压着块石头一样沉重。在我印象中,母亲没有过上一天享福的日子,生在四川农村的贫家,因吃不饱肚子离开了家乡,嫁到了偏远的兵团农场的贫家。母亲只有一米四几的个子,但很能干,有着做事不服输的性格。小时常听母亲说生我的时候差点生在地里,当年家属工是编成"五七"排参加劳动,干的是和男人一样的体力活,母亲劳动时感到肚子痛时才赶紧往家赶,一面叫人去喊连  相似文献   

15.
感悟回忆     
岁月如流,许多匆匆过去的时光,还未来得及品味就已悄悄流过。当新一年的春天已驻足你身旁,你可曾静下心来细想,许多看是不经意的小事,都  相似文献   

16.
回忆宋庆龄     
李云 《党的文献》2003,(3):89-95
我在 1 93 6年 5月被党派到宋庆龄那里工作 ,对外名义为秘书。解放后接受宋庆龄的邀请 ,经组织调动 ,由她亲自委任 ,我担任了中国福利会第一任秘书长。我和宋庆龄相处多年 ,经历、感受的事情很多 ,这里回忆的仅仅是一鳞半爪。党派我到宋庆龄处工作1 93 6年 4月 ,中共中央派冯雪峰到上海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恢复同坚持在上海工作的中央特科的联系。冯雪峰一到上海 ,就来看徐强 (我的丈夫 )。他向我们传达了中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 ,徐强向他汇报了工作情况。冯雪峰决定停止警报工作 ,由徐强全面负责情报工作 ,并要我们另找房子 ,换个环境。接…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回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40周年。1971年3月5日,我即将年满18周岁,这一天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我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在部队机关党员大会上,郑重地向党旗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那个年代入党没有预备期,所以,从那一刻起,我就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了,  相似文献   

18.
马兴元同志已经离开了我们一段时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常出现在我的面前。马兴元同志是山西省昔阳县静阳村人,是我的老乡,也是我的老领导。他居住的村庄,离我住的村庄相距只有四五十华里的路程。我从县城回家,要经过他  相似文献   

19.
朱积垒同志是福建平和县九峰公社上坪村人,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他本人是学生。幼年在平和县小学、中学读书。以后,到厦门集美师范继续念书。他当时同地下党领导人罗明同志一起,搞过革命的学生运动。朱积垒同志表现很好。据罗明同志讲,是他介绍朱积垒同志入党的。  相似文献   

20.
布票的回忆     
这次装修房子,在整理书籍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张布票。这是一张一市尺的布票,颜色有些发黄。灯光下我久久地凝视着这张有幸留下来的布票,心里顿时涌上一股酸涩的滋味,不觉想起了那已经逝去了的艰难岁月。小时候,我穿衣穿鞋特别损加之我比同龄孩子长得高,穿衣比人家多要一尺布,这自然就成了母亲的一块。C病。因为那时买布得凭布票,按人口分配的布票,是远远不够一家人花费的。我是家里的长子,长子的衣着是家庭的“面子”工程。母亲就用这有限的布票,优先解决我的穿衣问题。那时候,布票要到每年的年底才发放。先是由公社发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