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6年2月1日http://www.iacenter.org网站发表了题为《把非洲推向前台的世界社会论坛》一文。文章作者约翰·卡塔里诺托系世界工人党成员、美国《工人世界》杂志主编以及总部设在纽约的“国际行动中心”的发言人。该文对2006年1月19日—23日在马里首都巴马科举行的2006年度“多中心世界社会论坛”的非洲分会及会前发表的《巴马科倡议》进行了报道。该倡议提出,在万隆会议50周年之际发布这个倡议,是为了再一次表达南方人民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反对,并呼吁重建南方阵营以制止帝国主义和美国军事霸权。该报道主要内容及《巴马科倡议》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反体系运动的代表:世界社会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1日http://WWW.zmag.org网站刊登了美国著名左翼思想家、世界体系理论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题为《日益壮大的世界社会论坛》的文章,介绍了新一轮反体系运动的代表——世界社会论坛的形成历史、主要特点、争议的主要问题以及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取得的进展,并认为该论坛所代表的运动将不断壮大。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4年1月16日一21日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WSF)在印度孟买举行,来自世界130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0万名代表出席。世界社会论坛的宗旨是反对新自由主义以及反对资 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它的口号是“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Another wodd 15 Possible)。 它力求为世界的社会运动和组织讨论替代方案、交流经验和加强联系提供一个开放的空 间。多年来,国际经济机构和跨国公司作出了很多对世界人民产生灾难性影响的决定, 而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民主控制。世界社会论坛的发起和壮大,将极大地改变这一形 一势。本刊曾跟踪介绍了前几届论坛的情况,这次编发的几篇文章除介绍和评论这次论坛 的基本情况外,还首次介绍了世界社会论坛的纲领。我们将继续关注以世界社会论坛为 中心的全球反新自由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无处不在"的印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印度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并列成为论坛的第一议题.印度经济也确实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2003-2004财年印度GDP为692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0经济大国;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度名列第50位,仅次于中国;其购买力平价达到27780亿美元,位列美、日、中之后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委内瑞拉正转向社会主义--查韦斯在世界社会论坛的演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http://www·zmag·org网站2005年4月2日发表了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在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上的演讲。作为拉美地区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代表性人物,查韦斯在演说中严厉抨击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对拉美各国的奴役和剥削,阐明了委内瑞拉在新自由主义、美帝国主义方面所施行的各种改革举措及其取得的成就,并首次指出:委内瑞拉将转向社会主义,并努力推进拉美反新自由主义国家的联合。该演讲的主要内容如下。来自巴西、拉美、加勒比国家的人们,来自北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人们,你们都怀着“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4日http://www.yachana.org网站发表了题为《多中心的世界社会论坛:加拉加斯2006》一文。文章作者马克·贝克是美国密苏里州立杜鲁门大学的教授,从事拉美历史与文化研究。该文对2006年1月24—29日在委内瑞拉举办的第六届世界社会论坛之加拉加斯分会的盛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这次会议除了讲“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还提出这另一个世界就是社会主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10日非洲社会论坛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在本次论坛上非洲的活动家们指出, 奉行新自由主义的西方和非洲上层阶级永远没有动力真正地发展非洲, 他们号召向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说不, 并将社会论坛从辩论“场所”转变成“行动”的发起地, 并相信“另一个非洲是可能的”。2005年1月21日http: //www zmag org网站刊载的南非夸祖卢-纳塔尔大学的两位学者阿曼达·亚历山大和曼迪萨·姆巴利的《非洲社会论坛》一文, 对这次社会论坛的情况、主题和缺陷作了介绍。文章主要内容如下。2004年12月10—14日, 在赞比亚卢萨卡举行的…  相似文献   

8.
印度共产党(马)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 10月 3 1日 -12月 7日在加尔各答举行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 ,2 0 0 0年 10月 2 0 -2 3日在提鲁瓦南塔普拉姆举行的印共 (马 )特别会议上修订 )一、前言印度共产党继承了印度人民追求进步、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传统。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鼓舞 ,一小批决心反对帝国主义的战士于 192 0年创立了印度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党就把民族独立和基本的社会转变确立为自己的目标。党誓言为消灭阶级剥削和社会压迫 ,为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党忠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事业 ,坚持不懈地支持全世界反对帝国主义秩序的民族解…  相似文献   

9.
2004年3—4月号美刊《国际社会主义评论》发表了大卫·怀特豪斯题为《世界社会论坛首次在亚洲举行:世界左翼齐聚孟买》的文章,介绍了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的主要议题、风格、争论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26日至31日,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World Social Forum,简称WSF)在其创始地--巴西南部的阿雷格里港举行.本届社会论坛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来自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非政府组织(NGO)代表、左翼人士、志愿者和巴西民众共约15.5万人以各种形式参加了本届论坛,会议期间共举行了大约2500场各种活动.应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之邀,笔者作为该基金会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本届世界社会论坛.  相似文献   

11.
在狂欢中抗议——感受2003年世界社会论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月23-28日,第三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阿雷格里港举行。论坛坚持了一贯 的左派立场,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倡导一种更合理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我们组织了 以下4篇文章,探讨世界社会论坛体现的变革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杨雪冬的文章 从切身感受出发介绍了本届论坛的情况。埃米尔·萨德尔、汤姆·默茨和沃勒斯坦的 文章从理论上对上一届世界社会论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世界社会论坛与左派政治、 草根全球主义和反体系运动的关系,为我们理解本届论坛提供了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12.
1月31日-2月5日,第二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南方重镇阿雷格里港举行.受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指派,笔者一行三人参加了大会,所见所闻,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9月 2 8日— 1 0月 2日 ,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 在巴黎召开。世界各地近千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求是》杂志社、上海《社会科学报》等单位的 2 2位中国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并分别在“中国社会论坛”、“中国改革论坛 (包括经济改革论坛和政治改革论坛 )”和“哲学”组作了发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帝国主义战争、社会战争”。大会共举行了四次全体会议 ,议题分别为 :“帝国主义战争 ,社会战争”、“帝国与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印战略合作:双方共赢,世界受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月13日-15日,印度总理辛格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第一次访问中国,亦是印度总理时隔5年后的首度访华.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5日与其会见时所言:"这次访问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内容充实,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将于2004年9月29日——10月2日在巴黎召开。 大会的议题是:新帝国主义。 国际马克思大会主席雅克·比岱号召世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8日法国"马克思园地"网站http://www.u-paris10.fr/Actuel Marx刊登了法国学者杰拉尔德·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合写的《20-21世纪之交的美帝国主义经济学》的文章,认为新自由主义使美国资本从全球获得大量资本收益,世界资本于是大量流入美国,产生财富效应,使美国上层的资本收益很大。但是由此导致的高消费削弱了美国的实体经济,世界资本对美国信任度下降,有流出美国的趋势,美国因此不得不从新自由主义走向更多诉诸掠夺和控制的新帝国主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24日-29日,第六届世界社会论坛亚洲分会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举行,这是世界社会论坛第二次在亚洲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约30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代表们围绕反全球化、裁军与和平、教育、妇女问题及贫困群体权利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该文认为,应该将几届世界社会论坛积聚的社会力量团结起来,开启一个全球性的公正运动。下面对本届论坛概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工人委员会2004年出版的工会信息手册国际版,发表了该组织国际关系书记处撰写的题为《在全球化中促进民主化,构建跨国工会运动》的长篇研究文章。其中《国际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世界社会论坛关系》一节,探讨了国际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以及世界社会论坛在民主替代新自由主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15—17日, 第三届欧洲社会论坛在伦敦举行, 来自近70个国家的数万左翼人士参加了论坛。论坛结束时发表了一份倡议书, 提出了欧洲社会论坛运动2005年的计划和纲领。以下是德共主席施特尔参加论坛的侧记和论坛倡议书的节译, 原文见2004年10月29日的德共报纸《我们的时代》。亦可参见欧洲社会论坛网站http: //www fse esf org。在伦敦举行的这届欧洲社会论坛吸引了3万多人参加 (其中主要是年轻人), 共举办了400多场讨论活动及研讨会, 特别是闭幕当天7万多人参加的轰动一时的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游行充分证明了该论坛的政治生命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12日“第三世界旅行者”网站(http://WWW.thirdworldtraveler.com/)发表了美国著名政论家威廉·布卢姆(williamBlum)的《美帝国:1992年至今》一文[选自他的新著《扼杀希望》(Killing Hope)]。该文指出,冷战结束时,世界人民希望和平从此降临,但是美国为了维持和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却变本加厉地加强军事实力,企图用武力统治全球,日益显现出其帝国主义的本来面目。美帝国主义是世界现在不得不认真面对和思考的现实的巨大威胁和挑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