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拔官吏的优与劣,是历代政治上清廉与腐败的重要标志.科举制度前的五种主要选拔官吏方法都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科举制度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6朝1300年历史.历代只要严格按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就能促进民众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民众人才,提升官员素质,化解社会矛盾.反之,不用或乱用科举制度,吏制矛盾丛生,引起朝灭人亡.我们应学习借鉴科举制度,建立公务员考评法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我国科举制度的由来,提出评价人才选拔制度的若干标准,并运用这些标准对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分析.最后以史为鉴,从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中引伸出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应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其意义足以同四大发明相媲美。科举制度的产生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创举。中国的科举制度 ,对东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西方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渊源。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它的精华在于选才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准则。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选官制度 ,其源于汉魏、肇基于隋、确立于唐。科举制度衰亡的主要原因是考试内容单调、形式僵化、监督机制不健全、舞弊成风、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等。我们要吸收科举制度中合理的部分 ,总结其衰亡的经验教训 ,提高应试者的素质 ,改革考试内容 ,完善考试形式 ,强化中央政府对全国性考试的有效控制 ,促进考试手段法律化与制度化 ,建立民主化的考试监督机制 ,加强考试部门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旗杆夹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其来源于科举制度,是宗族、个人名誉的象征。广州陈家祠旗杆夹因历史原因受到破坏。2004年陈家祠旗杆夹重见天日。陈家祠旗杆夹是陈氏宗族繁荣的历史见证,是科举制度历史的活档案,是宗祠文化繁盛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隋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场重大改革,素质教育则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场深刻改革,本文旨在对二者进行比较论述,阐明科举制度与素质教育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应试教育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即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体制。相对于封建世袭制来说,科举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是一大进步,但经过上千年的因循守旧,强化应试以后,学校逐渐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教学内容日趋形式化、教条化,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这种制  相似文献   

8.
监察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廉政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监察制度自秦汉确立直到唐宋科举制度确立以前的漫长时间里,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而只是在宋代科举制度全面法制化制度化以后,才使得监察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完善。可以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的密切配合,监察制度根本无法发挥其廉政功能。何以科举制度对监察制度的运做会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二者的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学界很少有人论及。本文拟对二者的关系作一初步分析,相…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拔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儒家与法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逐步融合的独特产物.这一制度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制度的特征,彰显出公平、公正、秩序等法律价值内涵.科举制度也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科举制度的政治录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政治录用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延续的必要条件。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政治官员的方式,在中国封建社会建立起了一个从政治录用到政治角色养成的行政录用机制,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上下沟通、互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带来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研究科举制度,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我们的行政录用制度的建设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