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要求之一。从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和任务出发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就是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国际文化名城。一、建设现代国际文化名城 ,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 ,迫…  相似文献   

2.
朱光华  陈弘 《求知》2001,(9):7-9
(一)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一次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世纪我党的立党之本,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文化內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先进文化的特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从而揭示建设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內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浅议先进文化对于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进文化总是立于时代前列 ,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先进文化因其先进性构成社会政治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力 ,具体、历史地推动着社会政治发展。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坚实的政治领导保证和不竭的精神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其中,关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精辟论述,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进一步深化,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研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之建构,必须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坚持文化的主导性 坚持文化的主导性,就是说建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首先弄清楚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文化之实质。对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今年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最近,江总书记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进一步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他还强调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最近在“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武装整个中华民族,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藉此满足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要求,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一个根本的方法。一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对关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要思想的内涵最为完整最为科学的阐述。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路第一家境外上市股份制企业,担负着创建“两个样板”的历史重任。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广深铁路特色先…  相似文献   

11.
《Strategic Comments》2016,22(9):iii-iv
China's defiance of the arbitration tribunal ruling overwhelmingly rejecting its extensive territorial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exposed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ttracting regional states into their respective strategic orbits. China's attempt to challenge America's traditional position as the regional maritime power is gaining strength.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因其复杂、可塑和重要,它的建构已成为现代国家非常重视的课题。国家形象建构是理解、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光辉历程不可或缺的维度,因为建构稳定和向好的大国形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重要的内在关切和诉求,我们对此有自觉的认识和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各方面的客观源像,建构了诸如社会主义大国、东方大国、全球性大国等形象,总体上日渐趋好,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取得很大成绩。国家形象建构和新中国建设、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良性互动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在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优化国家形象的根本路径,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近代民主的萌芽、生长,在极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孕育出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就中国近代民主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特征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民主具有社会相关性、民主从根本上讲是本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民主是多数人参与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2)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在西方强有力的枪炮之下,中国社会在外界军事力量的冲击下进入充满诟病的近代社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不断,中国新旧思想冲击加之中西方的观念不同,使得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步履沉重。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有外来殖民者的阻挠,更有中国社会自身的问题。故此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the Rise of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nce 2004 China has set up over 700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Confucius Classrooms around the world to promote its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ereby to shape its image. Despite this impressive number Confucius Institutes are surprisingly understudied,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ir actual structure, operation mode and activities. This paper uses German Confucius Institutes as a case study to bridge this gap. It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public and cultural diplomacy and culture institutes as a conceptual tool to analyze Confucius Institutes. It then turns to the case study to provide empirical data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instrument of China’s image shaping efforts. It argues that Confucius Institutes are connected to the rise of China and a unique member of the family of national culture institutes.  相似文献   

17.
刑事禁止令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况,认为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而采取的一项监管措施。禁止令制度是刑罚“严而不厉”的体现,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刑法修正案(八)》中刑事禁止令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刑罚体系的一项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魏国忠 《学理论》2010,(1):138-141
<正>1946年4月28日,是哈尔滨人民大喜的日子,因为正是从这一天起,这座闻名遐迩的英雄城市永远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