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国共和党的保守主义思想传统可追溯至美国建国初期推崇分权政府的托马斯·杰斐逊,这一传统奉行经济自由主义和社会保守主义,但并不完全排斥自由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在美国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党制度的演进促成了共和党与新保守主义的结合。新保守主义归根究底保守的是美国自由主义的传统,它在理论形态建构过程中吸收了古典自由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而形成新思想。在美国两党制发展史上,民主  相似文献   

2.
覃胜勇 《前沿》2008,(3):142-144
福山于2006年发表了《十字路口的美国:民主、实力和新保守主义遗产》一书。此后,福山对新保守主义的背叛是学界热烈讨论的话题。在对新保守主义进行全方位批判的基础上,福山提出了现实的威尔逊主义。福山认为以武力移植民主不可取,美国应依靠发展经济、促进自由市场等手段渐进地在当地培育民主。福山进一步指出在美国现实主义仍将盛行。从新保守主义铁杆支持者到抵制新保守主义是福山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
胡适方法作为态度性方法,其中蕴含着现代文明理念,与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在现代中国不同命运的比较中,可以进一步考察胡适方法中的自由主义精神和胡适自由主义中所蕴涵的方法意识,体察胡适方法的实践品质和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所提倡的开明专制论,开20世纪中国政治保守主义思潮的先河。其后,古德诺、杨度的君宪救国论,国家主义派的醒狮运动,蒋介石的训政论,中国法西斯主义的鼓噪,丁文江、蒋廷黻的新式独裁论,林同济等人的新战国策,虽各有特色,但大体沿袭了梁启超的思路。10年“文革”中盛极一时的全面专政论,貌似激进,本质上却是十足的政治保守主义。新近被鼓吹的新权威主义、新保守主义,是上述思潮在新形势下的继续与翻版。政治保守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对幻想民主政治可以一蹴而就的一种惩罚,但它自身并没有象鼓吹者所标榜的那样,给中国带来稳定、秩序和效能,相反,倒是一次又一次地造成了巨大的动荡、无序及负效能。中国政治的民主化是在不断地克服了政治保守主义的冲击之后而逐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代华琼 《人民论坛》2014,(1):202-204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争论的焦点在于新自由主义注重权利,而新保守主义注重秩序,两者各执一端,不能保持权利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文章认为权利是秩序的主体基础,秩序是实现个人权利的有效保障.坚决反对权利至上主义和秩序至上主义,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争论的焦点在于新自由主义注重权利,而新保守主义注重秩序,两者各执一端,不能保持权利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文章认为权利是秩序的主体基础,秩序是实现个人权利的有效保障。坚决反对权利至上主义和秩序至上主义,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平等     
1.平等是普世的政治原则。平等也是普世的伦理原则。平等是民主的前提,也是民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的嬗变,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伴随新世纪的到来,文化保守主义在思想与实践层面发生了新变化:读经运动风起云涌;孔祭活动不断升格;各种纪念峰会频频召开。新世纪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新变化引起了政府、学者乃至社会民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撰文指出,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走自己的路。而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民主”一词出现了60多次。不少海外媒体评价.这是中国的执政党推进民主进程的新尝试。公民意识、表达权、票决制……这些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关键词.表达了执政党对于民主政治的全新认识。在中国特色和普世价值之间。“扩大人民民主”的路线图已经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0.
"全过程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民主政治的新论述与新概括。浙江"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作为一种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形态,在覆盖面、实效性、长效性、开放性、满意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一种"以民主促民生、以民生建民主"的实践路径与地方经验。"为民办实事"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本质,充分彰显出全过程民主的基本原则,牢牢抓住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突破口,锤炼与提升了地方民主治理能力。浙江实践对于全过程民主及其地方实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新转向,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开展了大量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学者所探讨的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制度层面的协商民主并非同一对象。本文回顾了西方协商民主与中国协商民主概念提出的过程,认为中西方协商民主在概念内涵、兴起的实践基础、理论地位、协商的制度与形式以及参与主体的平等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在价值追求与实践功能等方面也有契合之处。针对中国协商民主的现状,提出了推动中国协商民主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30年、参与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5年,所积累的毕节经验使得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在“历史”“现实”相续中展现新生机,在“理论”“实践”相促中展示新模式,在“价值”“实证”相印中展示新魅力,探索出了一条以推行民主单元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金敏 《观察与思考》2004,(10):54-55
<正> 1970年代以来,右翼保守主义势力在美国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而近年来国内舆论界所关注的主要是新保守主义思潮。但细究起来,实际上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保守主义团体纷繁芜杂,相互之间有重叠也有分歧,远非新保守主义所能涵盖。右翼基督教派1970年代之前,美国基督教福音派运动一直对选举政治敬而远之。但随着其新近采取的社会保守主义转向的拓展,共和党中的战略家们开始与新保守主义者、右翼意识形态主义者合流,促使基督  相似文献   

14.
王松 《重庆行政》2007,(3):77-79
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客观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民主理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民主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之后,人们对民主的关注也从价值层面转向技术层面的研究,对民主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目前来说,民主技术是一个新话语,对民主技术的研究也涉及多学科、多方向和多个视角,如何从政治发展的视域来界定民主技术的论域,是我们当前政治民主技术研究的前提,也有利于促进政治民主技术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目标。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中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民主实践和民主理论的重要发展,是民主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认真梳理和总结世界民主理论的发展变化,厘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和基本内涵,无论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还是繁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重要基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发展,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范畴、目标模式及实践方略,在赋予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以新内涵的同时,与之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研究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备受关注,参与式民主实践全面兴起。目前西方的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辩护、批评研究、参与式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的关系,参与式民主实践的考察等方面。深入研究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视域对中国民主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保守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要政治思潮之一,起源于伯克的《法国革命反思录》,并伴随着20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为更具时代特色的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关注社会形态,强调国家权威,维护西方文明,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在美国、英国、日本发展成为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进入21世纪,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高举新保守主义旗帜,谋求国家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肖克 《长江论坛》2009,(1):53-58
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样,保守主义也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思潮。保守主义的核心内涵在于:基督教原罪观念对人类的约束;人类不变的本性;道德律令的客观存在;权威与精英的必要;对私有财产的捍卫。这些政治哲学要素使保守主义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并对政治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里根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主导政治思潮就是新保守主义,这对美国的内政外交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