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定位的政治与法律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得到稳定与顺利的发展;偏离、抛弃和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台湾当局以“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定位两岸关系,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使两岸关系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困境。只要坚持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国干涉,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等基本立场,两岸间就找到了共同追求的政治目标,找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根  相似文献   

2.
宋淑玉 《前线》2009,(4):13-14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宣示两岸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科学判断标志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阶段的开始。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意涵,揭示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民族复兴的辨证关系。更重要的是,讲话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全面展望与规划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九七后的港台关系,在性质上已迥异于九七以前。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在处理同台湾的关系时,有同大陆其他地区相同或相通的一面,且称之为“共同性”。不过,由于香港是一个由港人高度自治且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其他地区,所以港台关系又有别于两岸关系的一般情况,而具有“特殊性”。北京和台北都注意到了这种特殊性,并且都小心翼翼地把相关决策的基础建立在对这种特殊性的认定之上。故北京不是把港台关系简单地定位为“两岸关系的一部分”,而是将其定位为“两岸关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台北也把香港称作“有…  相似文献   

4.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经过两岸同胞长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强劲的动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再次呼吁,两岸同胞团结起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背景:6月17日,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大会并致辞。贾庆林在致辞中说。“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过去四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应当承担的共同责任。两岸民间交流越红火,两岸关系的前景就越光明;两岸民间交流越深入,两岸关系的道路就越广阔。  相似文献   

6.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广播公司采访时,公然提出“两国论”,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新当选的陈水扁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也曾说“台湾从来就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两岸关系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在此之前的2月1日,美国众  相似文献   

7.
1993年4月举行的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开创了海峡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平等协商的机制,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今年适逢汪辜会谈十周年,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形势下,回顾并阐述汪辜会谈的历史性成果,对于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理解祖国大陆方面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分歧、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主张,对于我们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重开对话与谈判,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一汪辜会谈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8.
国际社会的“麻烦制造者”李登辉,1999年7月9日在接受德国一家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公然宣称,自“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乱团体,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个中国的内部关系。”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也随声附和,说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的会谈”,“台独”分子吕秀莲则用所谓“远亲近邻”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当局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由来已久,绝不是偶然的。近几…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广播电台采访时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台湾当局有关方面和海基会负责人也发表言论说,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会谈”。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更加彻底和清楚地暴露了他蓄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真面目,引起了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谴责。自1998年李登辉继任台湾“总统”至今10余年来,李登辉逐渐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时发表“两个中国”、“一中一…  相似文献   

10.
《求是》1999,(15)
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一家外国电台的采访时,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赤裸裸的分裂言论,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彻底否定和严重挑衅,是李登辉道历史潮流而动,在分裂国家、阻挠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的极为危险的一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登辉上台伊始,就一直图谋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从“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论,到鼓吹“中华民国在台湾”,再到主张把中国分成“七块”,直至现在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彻底撕下了他的最后一点伪装,充分暴露了他分裂…  相似文献   

11.
2015年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3·20大选”后的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危机,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实力上升,主导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能力和条件增强。但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危机导致台湾政治不稳定,同时对两岸关系带来挑战。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不在台湾当局手中,没有美国的支持,“台独”也不可能实现。因此,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仍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民进党政权并没有真正放弃“台独”选项,两岸关系能否从危机变成转机,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是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日本情结"在包括电影在内的台湾文化作品、台湾的政坛、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等领域都有许多不同的表现,而形成这种"日本情结"的原因复杂多样。此外,这种"日本情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表现在"日本情结"产生的复杂根源决定了台湾社会亲日的长久性;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使得两岸在行为上出现了不一致性;"日本情结"加大了外部影响两岸关系的空间;由于"日本情结"的影响所产生的两岸认同的偏差导致两岸未来在统一道路上的整合更加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洪梦 《世纪风采》2010,(7):31-3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走势如下: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1995年,李登辉以私人名义访美,在国际上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关系跌至冰点;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应新形势,大陆方面采取主动,推动第二次汪辜会谈;  相似文献   

15.
胡杉 《新湘评论》2004,(11):45-47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主张日益强烈。特别是今年连任后,他不是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以造福台湾民众.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台独”,并把两岸关系工具化.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权力和政治需要。其实,陈水扁从上台以来,就一直未放弃“台独”妄想,一旦他认为有机可乘.便就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他的“台独”阴谋.两岸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丰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继续引领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标志着中国在国家统一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仅会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基础,而且由于香港在两岸间的重要地位及其自身的变化必然牵动两岸关系的某些变化,使两岸关系面临新的调整。无论双方今后在这方面的政策走向及前景如何,都将对世纪之交的两岸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政策规范所谓香港涉台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九七”后的港台关系问题。台湾与香港之间各方面的密切联系与交往是在两岸未统一而香港…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位外籍华人曾为力促两岸关系解冻进行了一次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旅。他们以特殊的身份带着大陆送给时任台湾"总统"蒋经国的一盘录像带,秘密来到台湾,并当面将录像带交给蒋经国。在会面中,两位神秘的信使亲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18日,在台湾执政了几十年的国民党丧失政权,一贯主张“台独”、代表民进党的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台湾当局将把台湾引向何方?新领导人有没有诚意改善并发展两岸关系?台湾政局的变化牵动着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引起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善意和解”缺乏诚意“就职”演说包藏祸心台湾新领导人和他所代表的民进党一贯主张“台独”,早在1991年就将所谓“台湾独立建国”写入党纲。但在选举期间,面对岛内大多数民众反对“台独”并要求和平、稳定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强烈呼声,这位领导人改称要走“新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20.
祖文 《党建文汇》2008,(6):18-18
5月21日,香港《文汇报》刊登大陆台湾问题专家的分析文章,专家认为,马英九的就职演说在两岸关系上的阐述比较理性和正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